
“人大代表的根是扎在群眾中的,在接受這份榮譽的同時,必須把責任扛在肩上!要常懷擔當之心,勤行實干之事!”市十五屆人大代表謝吉華在科創領域深耕二十余載,寫出了不平凡的華章。在成為人大代表之后,他又將科研人的認真鉆研精神用于代表履職中。5年來,他圍繞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和民生熱點陸續提出議案和建議22件。
做企業創新源頭活水的“打井人”
“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問題,需要綜合應對好融資、管理、人才瓶頸等核心環節,除強化創投機構早期資金方面支撐外,更要在創新資源服務方面給予支持。”謝吉華一直關注和思考著科技企業的發展問題。
為了幫助科技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謝吉華提交了《促進上海早期投資服務升級的意見和建議》,提出要更好發揮上海國際化金融中心優勢,包括鼓勵早期投資領域的多種類引導基金入場,借鑒成熟模式優化早期投資的增值配套服務,發揮集聚優勢調動技術轉移鏈條上不同要素主體參與等,立足在政府引導、市場主導、資源集聚、多方參與下切實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做技術要素市場的“拓荒人”
作為上海技術交易所的“掌舵人”,如何通過技術要素市場服務于經濟高質量發展,是謝吉華始終在思考的問題。
結合我國經濟結構特點和充分調研論證,針對如何發揮國有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積極作用,增強國有企業競爭力和創新力,謝吉華提出《關于依托上海技術交易所推動國有企業技術創新的意見和建議》,認為應發揮交易所的資本市場服務功能,完善國有企業技術創新投入機制,優化國有技術類無形資產市場化處置機制,打造“技術公共資源導航平臺”,提升國有企業核心技術攻關能力。
謝吉華說:“人大代表履職不僅僅是提意見建議,更要多在實踐中下功夫,只有在實踐中得到充分論證和總結的建議,才能言之達物,切實服務經濟發展。”在他的牽頭下,其所在的楊浦代表工作小組啟動并完成了“關于推動政府鼓勵成果進場交易,加快發展技術要素市場的調研”等課題研究,推動了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國性技術交易市場建設和技術要素全鏈條市場化交易樞紐平臺在上海的落地。
做傾聽群眾心聲的“知心人”
心系群眾、實干擔當是謝吉華不變的底色初心。他常深入一線社區,面對面收集和傾聽群眾意見建議,找準“牛鼻子”,解決“急、難、愁”。
謝吉華提出的《關于國帆路與寶山區淞發路貫穿的意見和建議》,談的就是苦惱了新江灣數萬名居民和灣谷科技園創客們多年的民生問題。在他的奔走與堅持下,國帆路斷頭路終于打通,實現了與寶山區淞發路的連接。灣谷科技園與軌交3號線淞發路站之間的步行距離大大縮短,涉及的淞行路等道路也同步進行了環境優化。
此外,圍繞民生建設,謝吉華還提出了關于在新江灣城淞滬路以西部隊地塊急需新增公交線路,加強無障礙能力建設、打造無障礙城市標桿,上海垃圾分類回收等一系列提到百姓心坎里的建議。
做勤勉履職的“有心人”
今年疫情防控期間,謝吉華更是充分發揮人大代表職能作用,帶領楊浦工作小組全體同志開展了一系列的志愿活動和“助企紓困”行動。
在謝吉華的領導下,涉及3萬余人的近百萬平方米園區的疫情防控工作井然有序。同時,他全力幫助周圍社區開展“網格化篩查”志愿者服務活動,并為相關企業、社區送去慰問,盡己所能,擔當付出,同奮斗在抗疫一線的千千萬志愿者一道,用實際行動守一座城,護一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