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2月,王憶卿當選為市十五屆人大代表,成為全市唯一一位集“市區鎮三級人大代表”于一身的鄉鎮人大主席。回首5年的履職歷程,王憶卿承載著眾多選民的重托和期望一路前行,一幅幅一幀幀為民奔波的畫面歷歷在目,一句句一聲聲為民代言的訴求縈繞耳邊。
把“建議”變成“民心工程”
聆聽一線最真實和最迫切的聲音后,王憶卿總會將這些聲音認真梳理分析、取舍提煉、總結歸納,再以釘釘子精神抓建議督辦,最終促成一件件“建議”變為一樁樁“民心工程”。
在5年履職期間,王憶卿共提交了25件建議,其中9件為“解決采納件”,5件為“正在解決件”,7件為“計劃解決件”,4件為“留作參考件”,讓困擾閔行和浦江群眾多年的“老大難”問題得到了實質性突破。
S32浦星公路匝道工程建設項目從2016年啟動可行性研究及規劃調整已有6年時間,此工程作為提升上海乃至整個長三角交通一體化水平、促進城區和城市間融合發展的重大項目,每一次的進展都牽動著王憶卿的心。在取得項目專項規劃批復,具備立項條件后,她在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提交了《關于加快S32浦星公路匝道工程建設的建議》,反復論證S32浦星公路匝道工程區位優勢的重要性、緩解交通壓力的必要性、滿足區域發展的需求性及提升地區功能的迫切性。市區鎮三級部門通力合作,在方案設計上因地制宜不斷優化,集中人力、物力、財力,力爭2022年底讓項目“落地生根”。
讓文字從“紙面”躍向“現實”
讓承載著智慧與力量的文字從“紙面”躍向“現實”,是王憶卿對“代表建議重千鈞”的最好表現。對于人民的意見建議,她從不做旁觀者,更不當局外人。
許多政府工作既是改革發展的重點,也是亟需推進的難點。在王憶卿看來,代表監督既有助于市、區人大了解基層真實情況,及時調整政策、修訂法規;又有助于鎮級人大發揚根植于群眾的優勢,及時借助市、區人大代表的力量向上反映民意,為科學、民主決策提供基礎。
作為鄉鎮人大主席,每年王憶卿會采取年初分解責任、每月跟蹤進度、每季度現場督辦、年末集中審議等方式,把監督政府的各項工作貫穿始終。每場督查會前,尊重代表主體地位,提供“菜單式”服務,動員鎮域內三級人大代表根據自身專業、特長和意愿,自主報名參與,通過代表的評議為黨委、政府提供決策的參考依據。同時,為適應信息社會發展新要求,她還積極構建浦江預算聯網監督體系,讓預算監督“線上”與“線下”相融合、“議事”與“議財”相結合。
作為基層人大主席,王憶卿以身作則發揮“頭雁作用”,積極參與市人大常委會組織的各類視察、調研活動。會議期間,她運用自身多部門的任職經驗和多領域的專業知識,認真審議市政府工作報告和“兩院”報告,為政府部門形成決策提供參考。閉會期間,她在參加相關座談會,及時了解市級政策方針的同時,及時傳遞來自閔行和浦江的呼聲。
“志在為民,貴在務實。”王憶卿守住本真、回歸本色,以實際行動詮釋作為代表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