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人大代表,他始終牢記為民服務宗旨,深入群眾調研,認真依法履職,積極發聲行動。特別是在2022年上海疫情期間,作為致公黨閔行區委主委,何曙光以身作則支援抗疫一線,從學校到社區,從集中隔離點到區疾控中心,有時送去關心慰問,有時參加志愿服務,他的身影定格在了無數這樣的場景里。
以身作則支援抗疫一線
2022年3月19日,在疫情還是多點散發的時候,何曙光就第一時間帶著還在上大學的獨子,趕赴浦江鎮永康社區參加志愿者服務,言傳身教激勵青年人投身抗疫。
期間,閔行晶城中學的部分學生因為密接,在集中隔離點觀察。這些孩子年紀小、歷事少,心智還沒成熟,在隔離中難免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了解情況后,何曙光立即帶著孩子們愛吃的點心,還有向愛心人士募集而來的心理安慰機器人,出現在集中隔離點,給孩子們帶去撫慰和快樂。
3月26日,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變化,何曙光組織向致公黨閔行區委全體黨員發出倡議信,號召全體黨員“統一思想認識,堅定必勝信念;立足本職崗位,勇于擔當作為;發揮優勢作用,積極建言獻策;遵守防控要求,做好健康防護”。作為閔行區教育部門抗疫領導小組成員,他還組織了168名教師參與疾控流調工作。在他的率先垂范下,致公黨閔行區委的黨員們主動亮明身份、積極投身抗疫,有的在一線采樣檢測,有的在社區分發抗疫物資,“大白” “小藍”的身影在閔行區各處閃耀。抗疫期間,累計百余名致公黨員在社區支援服務千余次,醫務條線的7名黨員更是在一線連續作戰100多天,凝聚了基層抗疫的磅礴力量。
募集物資響應群眾急需
疫情防控期間,何曙光積極響應黨委政府的號召和社區群眾的呼聲,廣泛發動黨員,克服種種困難,多方籌款籌物,哪里急需就往哪里送。
浦江鎮永康四居委下轄兩個大型小區,共有2000多戶近萬名居民,平均年齡較高,還有不少空巢老人、漸凍癥患者、殘疾人和軍烈屬等特殊群體,生活物資保障壓力很大。
獲悉情況后,何曙光迅速協調黨內資源,出資10萬元向安徽懷寧采購了一批有機蔬菜,捐贈給永康四居委。3萬多斤蔬菜經采摘和600公里的分揀運送后,分成2000多份大禮包,一家一戶一份,當日就“新鮮直達”永康居民手里。兩個月的靜默,何曙光馬不停蹄“奔波”在協調各種物資、響應群眾急需的路上,在他的組織協調下,致公黨閔行區委攜手各界人士共捐款捐物185萬多元,使點點微光匯聚成一道抗疫星河。
建言獻策助力復工復產
4月16日,上海發布復工復產指引,10余天的時間里,首批重點領域666家企業已有70%實現了復工復產。但是,在防疫管理、人員返崗、產業鏈上還存在哪些問題?為了摸清實際情況、了解企業需求,幫助更好完善復工復產措施,何曙光協調黨員企業家,組織召開視頻會議,專題研討復工復產建言獻策工作,并向市人大、市政協和致公黨市委報送了精準反映實際問題和有效應對策略的專題報告,為完善復工復產政策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方案,并受到上海市媒體的關注。
5月中旬,在全面復工復產加快推進的時刻,何曙光又借助人大、政協以及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平臺,提出包括將核酸檢測周期延長到72小時等建議,被市有關部門采納并受到市領導重視。這也得益于人大代表履職期間的鍛煉和培養,因為有廣泛的調研、深入的思考,在關鍵時刻方能提出有益于大局和人民的建議。
五年來,何曙光參加人大閉會期間的各項活動與調研近60次,提交聯名議案3件、建議15件;有1件建議受到閔行區委書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批示肯定,3件建議被媒體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