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杰是2018年當選的市人大代表。五年來,他扎根基層,注重調研和廣泛聯系人民群眾,積極依法有效履職,成為所在社區居民的“代言人”。
讓居民出行更加安全
位于閔行區馬橋鎮的元江路是一條銀杏大道。自從2017年嘉閔高架路全線通車后,這一路段變得異常繁忙。鎮上的元吉小區位于嘉閔高架元江路匝道口附近,小區被元江路劃分為南北兩片,位于元江路4260弄的出入口是小區居民進出的必經之地。
小區門口有一條橫跨元江路的人行橫道線,加之周圍還有上海市群益職業技術學校,每天都有不少居民、學生穿行于元江路兩側。由于這條人行橫道旁并無紅綠燈,即便該路段限速40公里,往來車輛也未因此有所“忌憚”,沿線居民對此意見很大。
作為聯系馬橋鎮的市人大代表,魯杰在聯系社區活動中了解到,元江路沿線曾經出過210起交通事故,其中包括2起人員死亡事故。觸目驚心的數據引起他的警覺。在經過實地探訪和社區走訪后,魯杰撰寫了《關于在閔行區元江路4260弄人行橫道線附近增設電子警察的建議》。
市公安局收到代表建議后,高度重視,多次溝通,及時實地勘察現場并完成電子警察的安裝。如今,只要有行人通過元江路4260弄路口,途經的車輛基本都會禮貌避讓,居民的出行安全因此得到了保障。
在履職期間,魯杰參加了馬橋鎮人大組織的代表聯系社區活動,與社區居民以及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并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和相關調研成果,先后提出《關于對上海農村村民建房工作進行專項監督的議案》《關于規劃軌交23號線向西、向北延伸的建議》《關于進一步助力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幾點建議》《關于加強入庫準高新企業培育的建議》等。
每條建議背后都是期盼和責任
魯杰來自制造業企業,長期從事支持制造業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調查研究工作。通過對中小型制造業企業,特別是閔行區內企業的走訪,他從資源積聚共享、知識產權資產化評估、小企業融資、提高企業基礎研究和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2022年上半年疫情期間,盡管封控在家,但是魯杰所在的代表工作小組沒有停止工作,把居民和企業反映的各類問題和情況源源不斷地匯總起來,經過篩選提煉,變成一份份代表建議,今年三月下旬開始到五月上旬,平均每兩天就有一件代表建議通過直送通道提交給市人大常委會。
“支持企業關注民生問題” “加快復工復產政策準備” “支持影響國內外關鍵工程的企業復工復產” “保障復工復產不能打折扣” “改進復工復市后核酸采樣”……從疫情發生之初,關注陽性人群中的畢業學生群體開始,到方艙醫院的周轉問題,最后聚焦企業復工復產中存在的瓶頸問題,每條建議的背后,都有居民和企業焦急的期盼和作為人大代表的光榮和責任。
五年的調研和履職經歷也讓魯杰充分意識到,作為人大代表,所提議案建議不能僅僅局限于個人的觀察和工作經驗,更需要通過在基層的深入調研,并與有關政府部門做好互動,從多個不同的角度解讀所看到的問題,才能提出真正有價值的代表議案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