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一名軍醫,救死扶傷是他最樸素的初心,為了幫助更多人,他下海創業,立志振興中國生物材料產業。十余年間,他將一家虧損企業打造成市值百億的上市公司。他就是市十五屆人大代表、上海昊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昊海生科”)執行董事兼總經理吳劍英。身兼多重身份的吳劍英立足本職工作全力促進生物醫藥行業發展的同時,關心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深入基層一線傾聽群眾呼聲。
為政府決策提供有力參考
任職期間,吳劍英積極參加各項履職活動,豐富的履職實踐讓他對這座城市的發展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和更深入的思考。為此,他先后提交了《關于修訂〈上海市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條例〉的議案》《關于進一步推進我市家政服務業立法的議案》《關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立法的議案》,為推動文化保護、家政服務行業規范和知識產權保護積極建言獻策。
2022年3月,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吳劍英第一時間投入到社區抗疫一線的工作中,并收集整理群眾關心的問題和意見建議,與其他人大代表共同討論,于4月下旬先后形成了三件建議提交市人大常委會,為政府決策提供有力參考。圍繞三區劃分后如何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吳劍英建議采取加強“數字哨兵”場所管理、建立健全專業化配送隊伍、充分調動企事業單位防控力量等舉措。
帶頭示范,促進行業發展
深耕生物醫藥領域多年,吳劍英帶領企業打破了中高端到高端人工晶狀體產品的進口壟斷,一躍成為全球第七大人工晶狀體生產商,為許多患者帶來了光明和希望。
當選市人大代表以后,吳劍英意識到自己身為企業經營者,有責任也有義務為促進行業發展貢獻力量。2019年10月,昊海生科在科創板掛牌上市,成為首家“H+科創板”生物醫藥企業,也是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首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
公司上市后,吳劍英在多個行業協會任職,并多次牽頭舉辦或參與行業研討會,積極帶領行業內其他企業走上資本化道路。此外,吳劍英還參與組織制定或起草生物醫藥相關行業和產業標準,以期更好發揮市人大代表的模范帶頭作用。
“疫情形勢再嚴峻,企業經營也一定要堅持下去,這是每位員工賴以生存的希望。”面對今年疫情的沖擊,吳劍英沒有退縮,而是想盡一切辦法維持企業生產經營,努力將損失和影響降到最低。疫情期間,吳劍英多次通過線上會議部署各項工作,與代理商和客戶保持聯絡。他帶領企業積極開展復工復產,打通物流運輸的堵點難點,保障了全國患者的臨床用藥需求,做到了疫情不停藥品外運不停。
深入群眾,心系民生民情
五年來,吳劍英深入基層一線,傾聽民聲了解民情,幫助解決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一次走訪中,得知松江區新浜鎮香塘村的大米品質好口感佳,吳劍英便組織公司每年定期向松江區種糧大戶和香塘村采購數萬斤大米供公司餐廳使用,并發放給員工作為福利,為松江的優質農產品拓寬銷路,助力打響松江大米品牌。
疫情期間,吳劍英所在樓棟出現了陽性病例,小區實行封控管理,許多居民難免產生焦慮不滿等負面情緒。吳劍英主動亮出黨員和人大代表身份,在小區擔任抗疫志愿者,除了在微信群中積極轉發來自居委會的官方通知,他還利用專業的醫學知識,耐心向居民們科普防疫知識,幫助大家克服恐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