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我局高度重視,組織專題研究,深入分析問題和建議,要求在政策制定和工作推進中落實您的意見。”前不久,諸巨明收到了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回復,而這只是他收到的諸多回復中的一份。作為市人大代表,諸巨明積極履職,用作為律師的專業技能,建言獻策,推動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為上海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建議對已竣工項目的閑置土地出臺辦法
近年來,上海建設用地指標已到規劃上限,只能通過減量化方式來平衡。一方面受到建設用地指標限制,一些重大、優質項目無法落戶,部分企業擴大再生產提出的擴建要求得不到滿足;另一方面,一些已建成的項目因市場和歷史原因長期空關閑置,寶貴土地資源的浪費既阻礙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也讓社會公眾對政府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印象。
在調研中,諸巨明發現,有的商業地塊或工業廠房被拍賣或轉讓后,業主以資產投資為主,遲遲不招租或經營開發,而是等待資產升值,空置時間長達六七年。雖然政府與業主多次協商,為盤活項目牽線搭橋,但由于理念目標不一致,始終沒有盤活資產和土地。由于不掌握土地使用權,且財力有限,政府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一些優質資產沉睡、荒蕪。
在諸巨明看來,國土資源部雖已出臺《閑置土地處置辦法》,但該辦法僅針對已轉讓而未開發的土地,對于已竣工項目的閑置則尚無規定如何處置。他建議,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對全市閑置三年以上工業、商業資產的評估認定機制,出臺相應辦法,有關職能部門應當加大財政支持力度,支持屬地政府對閑置資產收購處置,有助于加快盤活寶貴的資產資源,服務于經濟高質量發展。
諸巨明的建議得到了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的肯定,對方表示將推進低效閑置工業用地處置,加大盤活力度,同時,也將完善低效閑置經營性用地利益分配方式,增加盤活動力。“土地資源是推動經濟發展的基本要素。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拿到地,項目竣工后卻長期空關閑置的現象時有發生,如何盤活這些土地資源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諸巨明說。
解決環衛車上路作業管理問題
成為市人大代表以來,諸巨明深知肩上的責任和重擔,除了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法律法規,主動了解國際、國內形勢,實時跟進最新社會情況以外,還努力做好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從關注身邊的“小事”做起。
上海新森林綠化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綠化養護及環衛保潔單位。近年來,電動車已作為作業的主要工具,雖然這些電動車及駕駛人取得了行業協會頒發的車牌證照及上崗證,但每當發生交通事故時,這些電動車卻得不到交管部門的認可。
“這些車輛就被認定為無牌車輛,一旦發生交通事故,無論過錯方是誰,作業人員往往會被判定為全責。”諸巨明覺得這樣處置于情于理都不合理,他建議,相關責任部門對車輛上牌及作業人員的駕駛證進行規范化管理,讓作業車輛能夠在街頭小巷、公園綠地上有行駛權利,并且享有合法的保障。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采納了該建議,表示公安交警與綠化市容兩部門正積極研究,對相關行業管理辦法進行修改,進一步完善管理機制,細化管理規定。
“深入貼近群眾是傾聽民聲的最好方式,扎實的調研是高質量建言獻策的基礎。我十分慶幸能零距離聽到群眾內心的聲音。在此后的工作中,我會持續關注,對有待解決的問題提出針對性建議,做到能夠充分反映民情、解決民憂。”諸巨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