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部門新政便利全球投資者配置
中國債券
11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布《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資金管理規定》。規定統一規范了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中國債券市場涉及的資金賬戶、資金收付和匯兌、統計監測等管理規則,完善了即期結售匯管理,并允許境外機構投資者通過結算代理人以外的第三方金融機構辦理。規定優化了外匯風險管理政策,擴大境外機構投資者外匯套保渠道,并取消柜臺交易的對手方數量限制。
“金融16條”支持房地產企業
發債融資
11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下發《關于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指出要保持房地產企業債券融資基本穩定,支持優質房地產企業發行債券融資,推動專業信用增進機構為財務總體健康、面臨短期困難的房地產企業債券發行提供增信支持,鼓勵債券發行人與持有人提前溝通,做好債券兌付資金安排。按期兌付確有困難的,通過協商做出合理展期、置換等安排,主動化解風險。支持債券發行人在境內外市場回購債券。
鼓勵中長期資金加大科創債投資
11月11日,國資委和證監會發布《關于支持中央企業發行科技創新公司債券的通知》。通知提出健全科技創新金融服務支持機制、發揮中央企業創新引領支撐作用、增強促進實體經濟創新發展合力等方面內容。其中,該通知明確表示鼓勵商業銀行、社保基金等中長期資金加大科技創新公司債券投資,引導降低融資成本。
地方債發行
首次參考地方債收益率曲線
11月15日,廣東省兩筆地方債發行利率試點參考地方債利率基準,成為我國首批參考財政部-中國地方債券收益率曲線發行的債券。此前,地方債一級市場發行定價一直采取以國債利率為錨,輔以最小加點指導的發行機制。地方債收益率曲線反映了市場的供需情況,參考地方債收益率曲線定價更為市場化,有助于促進地方債價格更加貼近真實定價。
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募集資金用途管理規程發布
11月25日,交易商協會發布《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募集資金用途管理規程》,規定銀行間債券市場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募集資金,應用于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要求的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應當按照發行文件的約定使用。企業變更募集資金用途的,應當及時披露擬變更后的募集資金用途。發行文件中約定了募集資金用途備案、持有人會議等特別變更程序的,應按約定履行。
首單外資銀行綠色金融債券發行
11月15日,華僑永亨銀行(中國)有限公司成功發行綠色金融債券。本期債券是外資銀行于中國境內市場發行的首單綠色金融債券,發行規模5億元人民幣,票面利率3.24%,發行期限為3年,主體及債項評級均為AAA。本期債券募集資金將專項用于支持《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21年版)規定的綠色產業項目,對于優化人民幣資產負債結構,促進銀行業務在綠色領域的穩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債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
指標體系》企業標準發布
11月14日,中央結算公司發布《中債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標體系》企業標準(Q/CCDC 00007—2022)。該指標體系依據國家現行的環保和產業政策,明晰綠色債券項目所投資的項目定義,提出綠色債券募集資金所投綠色項目應披露的環境效益定量及定性指標,對每個細分項目都設計不同的所需披露的必選+可選指標方案,提高綠色債券環境效益信息披露的可計量性、可核查性和可檢驗性,便于發行人及認證機構進行信息披露,以及投資者參考。
編輯:杜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