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林霞 南昌理工學院
盡管目前許多室內設計師在將色彩元素融入建筑室內設計的過程中,但部分設計師的習慣于墨守成規,并未對前人提供的色彩元素設計進行改善,便將其應用于建筑室內設計中。這種情況導致色彩元素雖然較早地在建筑室內設計中得到應用,但長此以往難以得到突破和創新。隨著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的審美標準不斷提升,缺乏創新的色彩元素已經難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當代室內設計師在應用色彩元素時,需要綜合考量建筑的環境、功能、裝飾及創新等需求,使色彩元素能夠無縫銜接,進而在滿足人們審美的同時,體現室內設計師的色彩元素創新理念。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中,色彩元素占據十分重要的文化地位。例如在中國推崇備至的五行,其代表就是赤、青、黃、黑、白5 種顏色。這5 種顏色所蘊含的文化含義也各不相同,而將帶有文化內涵的色彩元素融入建筑室內設計中,能夠使建筑室內設計暈染文化涵養[1]。其中,赤色為紅色,將其應用于建筑室內設計中,能夠為建筑增添火紅的生機。青色由藍色和綠色2 種顏色組成,藍色寓意著沉著、冷靜、克制,綠色寓意著生命、和平。將青色作為建筑室內設計的主色調,能夠體現室內設計師的沉穩和克制。此外,黃色代表富貴,白色代表友愛,黑色代表冷酷。
正是這些色彩元素背后所蘊含的文化價值,使得色彩元素在融入建筑室內設計過程中,為設計注入了一抹文化元素。例如在參觀故宮時,放眼望去是一片火紅的宮墻及金色的瓦頂,象征著皇室的威嚴。而在參觀書畫展時,建筑室內設計則多以黑白色調為主,因為黑白色調不會喧賓奪主,反而能夠將展品進行突出。在建筑室內設計中,色彩元素運用的主要途徑,共包括以下3 個方面。
(1)主體色彩。在建筑室內設計過程中,使用面積最大、最多的內容就是主體色彩。通常情況下,主體色彩能夠占到建筑使用面積的60%以上。其作用在于凸顯色彩主基調,讓人一眼看出建筑室內設計的具體風格[2]。例如常見的冷色調風格、暖色調風格就是其中的2 種。因此在建筑室內設計中,主體色彩起到為建筑風格定調的關鍵作用。
(2)陪襯色彩。陪襯色彩通常隨主體色彩變化而變化,因而陪襯色彩的選擇具有較強的約束性。而唯有陪襯色彩和主體色彩保持一致,才能確保建筑室內設計色彩元素應用的完整性。
(3)點綴色彩。點綴色彩在建筑使用面積中通常不會超過10%,其作用在于和主體色彩形成對比,從而達到突出主體色彩的目的。另外,點綴色彩的應用目的,還在于體現建筑室內設計的整體性,進而使建筑室內設計中的色彩元素更加和諧、舒適。
在建筑室內設計中融入色彩元素,既能夠為建筑室內場景增添藝術美感,又會對建筑使用者的身心產生一定的影響。研究調查顯示,人們感知環境的方式主要通過視覺、嗅覺、聽覺等方式進行,其中視覺感知占80%以上。由此可見,良好的色彩元素應用能夠讓建筑使用者在身體、心理等方面,感受到舒適和妥帖,同時能給予建筑使用者一份安全感、歸屬感。將色彩元素融入建筑室內設計中,其作用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3 方面。
(1)色彩元素可以對建筑室內空間的呈現起到調節作用。室內設計師在開展建筑室內設計之前,通常會根據室內空間結構設計使用不同的色彩元素。通過不同色彩元素之間的搭配,增強室內設計的空間感。
色彩元素之所以能夠對建筑室內設計的空間感進行調節,究其原因在于明度高、彩度強的色彩會產生前進感,而明度低、彩度弱的色彩會產生后退感。室內設計師通過對2 種色彩元素交替使用,就能在不改變室內結構的同時,豐富建筑室內設計的空間感。
(2)色彩元素能夠與居住者個性相迎合。不同的居住者有不同的性格,為了使建筑更貼合居住者的性格,室內設計師會根據居住者的性格特征,營造與之個性相符的色彩氛圍。人類的感官和色彩元素緊密相連,不同的色彩元素甚至會對人類的身心起到潛移默化地影響。
例如對于建筑室內設計常年使用暖色調為主的居住者,則其心態多半為積極、樂觀、向上等。而對于建筑室內設計常年使用冷色調為主的居住者,則其心態多半為冷靜、內斂、克制等。唯有在建筑室內設計中運用和居住者個性相應的色彩元素,才能提升居住者的居住體驗。
(3)色彩元素能夠對建筑室內溫度起到調和功能。由于色彩元素能夠對人類的視覺感官帶來影響,因此不同的色彩元素能夠影響居住者對于室內不同溫差的感知。
例如在我國北方及寒冷國家或地區,其建筑室內設計中的色彩元素便傾向于使用紅色、黃色等暖色調,其代表國家有俄羅斯等。而在我國南方及溫帶國家或地區,其建筑室內設計中的色彩元素便傾向于使用藍色、藍綠等,其代表國家有希臘、意大利等。由此可見,將不同的色彩元素融入建筑室內設計中,能夠對居住者的心理形成暗示,從而對溫度生成不同的感受[3]。
(1)室內設計師在將色彩元素融入建筑室內設計時,需要充分考慮建筑的地理位置、氣候環境及周邊環境的色彩因素。例如在中國的北方地區,由于全年的冬季時長較短,且光照相對匱乏,因此在為北方建筑開展室內設計時,通常以暖色調為主。而在中國的南方地區,由于全年的冬季時長較常,且光照相對充足,因此在為南方建筑開展室內設計時,通常以冷色調為主。
除了南北地區外,東西地區的建筑室內設計同樣需要遵循自然環境原則。例如在東部地區,由于全年降水十分豐富,因此在選擇色彩元素時,可以選用明度較高且不耐臟的色彩設計。而對于西部地區,由于常年氣候干燥且風沙多,因此在選擇色彩元素時,可以選用清新且耐臟的色彩設計。
(2)由于不同地區的歷史文化背景各不相同,這種地區之間的差異性會逐漸體現在不同地區的色彩元素上,進而使人們能夠通過不同地區的色彩元素,一眼看出地區的地域特征[4]。例如在德國的漢堡市,該市的城市發展和環境管理局便通過色彩元素,體現出豐富的人文內涵。漢堡市的城市發展和環境管理局無論內外部設計,均采用多色立面設計。立面主要由藍色、紅色、黃色和綠色4種顏色構成了色調組合。每個色調組合都具有5個子色調,并由彩色陶瓷貼面構成,從而形成了一棟橫跨建筑物的色域。該建筑雖然運用了多種色彩,但卻格外協調統一,代表了德國融合各種國籍、語言、宗教的個性。
室內設計師在為建筑室內設計選擇色彩元素時,需要對建筑的整體結構及建筑的功能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在為商業辦公建筑進行室內設計時,需要以實用性為基準選擇色彩元素。例如有的企業強調室內辦公的采光性,因此在開展建筑室內設計時,就需要利用光照搭配暖色調色彩元素的方式,加強建筑的采光功能。而有的企業需要在色彩元素中體現自身LOGO,則室內設計師就能以企業的LOGO 基色為根本,以主體色彩和點綴色彩的方式呈現,從而使建筑內部的企業形象更加直觀、立體。
在為住宅建筑進行室內設計時,則需要以增強舒適感、體驗感為基準,盡量采用單一的色彩元素,這樣就不會刺激到居住者的視覺,從而達到幫助居住者緩解疲勞、放松身心的功效。而在為幼兒園等功能性建筑進行室內設計時,則應該做到室內設計中不同房間的主色調相統一,以給孩子提供安全的心理暗示,如可以使用冷暖色互補,滿足孩子視覺神經發育的需要。而在此之外,則要避免使用大面積的純色,以及少用補色,同時墻壁的顏色最好不要超過2 種。唯有如此,才能為孩子健康快樂發展提供良好的色彩環境[5]。
在結合建筑裝飾開展建筑室內設計的色彩元素選擇時,室內設計師可以采用色彩的對比展現手法,以及色彩的“整體-局部-整體”展現手法,以此突出建筑物的裝飾效果。
(1)室內設計師采取色彩的對比展現手法,利用色彩之間的對比、材質之間的對比、疏密之間的對比,既能夠突出建筑室內設計的色彩表現力,又能在突出建筑物形象的同時,使室內設計更容易表現出主題。
除此之外,在對建筑室內設計中的建筑裝飾環節進行色彩元素選擇是,可以選擇屬性、肌理各不相同的材料,并基于色彩元素的色調、明度、純度等方面出發,形成對比,最終能夠呈現多種多樣的室內設計效果。而且除了對比手法外,室內設計師還可以依托光源色、對比色、主導色或鄰近色等,以調和的手法進行建筑室內設計。通過對2 種手法進行比較能夠發現,對比手法更能體現強烈的視覺效果,而調和手法則更加柔和。二者之間對比統一,室內設計師在使用時,應視建筑裝飾特點而決定[6]。
(2)室內設計師在采取色彩的“整體-局部-整體”展現手法時,要對建筑室內設計的色彩元素主基調進行整體把控。還在開展建筑室內設計時,還需要針對室內設計背景、建筑結構主體、某一處的近景和遠景分別進行劃分。即室內設計師需要事先明確建筑室內設計的主色調,然后在“整體-局部-整體”的對比過程中,找到色彩元素的微小差異,以確定局部色彩元素的色調使用,最終達到增強建筑室內設計中整體與局部明暗關系、冷暖關系的差異性變化。
另外,在對局部色彩元素的準確性進行檢查時,室內設計師要以建筑室內設計的整體色彩元素結構為基礎,從而制訂出最佳的色彩元素設計方案。室內設計師在使用色彩的“整體-局部-整體”的展現手法時,切忌顧此失彼,而需要兼顧建筑室內設計的整體和局部。唯有如此,才能使建筑室內設計中的整體、局部色彩元素和諧統一。
色彩元素由于具有調節空間感的有效作用,因此在不同空間領域中也存在不同的設計方式,且最終呈現出的效果也各不相同?;诖?,室內設計師在面對不同的建筑空間時,需要選擇合適的色彩元素。當前階段,隨著民用住宅的普及,許多戶型設計師設計了諸多戶型的民用住宅,以滿足大眾的不同需求。
例如在諸多一線城市的中心地段,通常設有許多為白領租住的公寓式住房。這些住房通常室內空間較為狹窄,而且戶型結構也較為單一。如果居住者長時間居住,不僅易對生活造成諸多不便,還易產生孤獨、焦慮等負面情緒。因此,在為公寓式租住房進行室內建筑設計師,室內設計師可以更多地采用淺色調作為室內建筑設計的色彩基色,然后在臥式等居住者休息的地塊,選擇以暖色調作為填充色,以此緩解居住者的疲勞感。由此可見,通過色彩元素之間的搭配,連十分逼仄、狹小的空間也可以通過改變視覺呈現的方式,增加室內建筑設計整體的空間感和立體感,進而為居住者帶來更加舒適的居住體驗[7]。
建筑室內設計完成后是給人居住的,因此居住者作為建筑的主體,室內設計師在將色彩元素融入建筑室內設計時,需要充分尊重居住者的需求,才能對色彩元素進行創新使用。大多數居住者在為建筑室內設計選擇色彩元素時,通常會以自身的喜好作為選擇標準。室內設計師需要第一時間了解居住者的個人意愿,并根據居住者的生活習慣,對建筑室內設計中的色彩元素進行調整,從而滿足居住者的審美需求。
室內設計師還要根據居住者使用建筑時間的長短,對色彩元素進行創新。例如對于經常外出的居住者,由于建筑使用時間較短,因此室內設計師可以根據居住者需求,使用大膽一些的色彩元素,讓居住者每天回到家中都能獲得新奇的視覺體驗。而對于居家辦公的居住者,由于其長時間呆在家中,則室內設計師對于色彩元素的運用可以相對保守,以清新、護眼、簡潔的單色調為主,同時輔以一部分陪襯色彩、點綴色彩,為居住者營造舒適的工作、生活空間。
(1)年齡方面。在為兒童開展建筑室內設計時,應該注重對粉色、芽黃色等暖色調的選擇,這樣有助于為兒童營造一個積極、健康、陽光的活動空間,有助于兒童成長。而在為中年人開展建筑室內設計時,應該通過色彩之間的搭配,使室內呈現出一種整潔感,而這種整潔感可以通過冷色調的調配來獲得。
(2)性別方面。在為女生開展建筑室內設計時,應該較多運用淺粉色、淡紅色等,進而營造一種清新的氛圍。而在為男生開展建筑室內設計時,可以多運用諸如藍色、青色等冷色調,突出簡約的格調[8]。
(3)偏好方面。受到不同的成長環境及個人愛好影響,不同的人對于色彩元素的接收程度各不相同。為了滿足不同居住者的要求,設計師需要提前和居住者取得溝通。例如,有居住者喜歡紅色,于是想要將紅色作為建筑室內設計的主色調。眾所周知,在建筑室內設計中大面積使用紅色,十分容易造成審美疲勞,同時容易讓居住者產生焦躁情緒。為了有效解決這個問題,設計師可以事先和居住者溝通,告知其大面積使用紅色的弊端,然后為其提供以紅色為主基調,再輔以其他色調的替代方案,進而解決居住者的色彩偏好問題。
色彩元素是最能體現室內設計師理念的一種外在體現,同時,也是最能體現建筑風格的一種設計元素。在此影響下,室內設計師需要通過結合建筑環境、建筑功能、建筑裝飾、建筑空間、建筑創新設計及建筑使用者等內容的方式,將色彩元素與建筑條件相融合,進而凸顯建筑室內設計的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