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勇
(中交機電工程局有限公司武漢設計院,武漢 430061)
佛山地鐵二號線一期工程為東西走向,起于佛山南莊,與廣州南站相接,線路全長32.41km。設車站17座(地下13座、高架3座、地面1座),其中換乘站10座[1]。佛山地鐵二號線是PPP和EPC模式的結合,由佛山市政府跟PPP項目公司簽訂協議,EPC 總承包商通過PPP投融資的方式介入項目,實施設計、施工、采購等實施總承包的交鑰匙工程。項目存在EPC、項目公司、地鐵建設公司、地鐵運營公司多個業主,除了常規的總體、咨詢、強審參與設計審查外,上述業主均參與審計的審查工作。
本文總結了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設計中存在的系統圖紙逾期、接口多、設計聯絡周期長等問題,然后以佛山地鐵二號線的系統設計為例對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繼而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及計劃,最后提出提高設計質量的建議。
為了保證機電專業可以同步進場,常規機電與系統專業的用戶需求書審查以及招標工作一般都是同步進行,業主制定的施工圖計劃中常規機電與系統專業也是同步完成。
但是FAS、BAS屬于下游配合專業,FAS、BAS專業在施工圖設計時常規機電的設計尚未完成,對FAS、BAS的提資尚未達到施工圖設計深度,且上游專業(主要為風、水、電專業)的提資會經常變化,往往輸入資料的最終版也與該提資專業的施工藍圖有一定的出入,這些變化基本上都會引起FAS、BAS相應的修改,最終導致FAS、BAS各項設計工作反復修改,甚至會超出業主制定的出圖計劃。
用戶需求書中設備、材料的部分參數在各級審查階段得到不同的意見,尤其是業主提出的,需要解釋和修改;在合同談判甚至設計聯絡階段,供貨商提供的產品部分參數無法響應用戶需求書的要求,造成大量溝通工作和變更程序。
PPP項目的審查流程繁雜,EPC、項目公司、地鐵公司(建設+運營)等各級單位意見很難形成統一,只能反復進行不完善的修改、提交意見和反饋意見,對最終形成設計文件(尤其是用戶需求書)造成很大阻礙和時間上的拖延。
1.3.1 設計聯絡周期長、接口多
FAS、BAS等弱電系統專業的設備招標、合同談判、設計聯絡及接口談判周期長且接口多,從招標完成到設計聯絡、接口談判完成往往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而根據工程進度,施工圖的設計來不及等到所有系統方案、接口劃分確定以后再開始,設計時間被大大壓縮,基本上只能一邊設計聯絡一邊畫圖,這也導致圖紙的反復修改。
1.3.2 修改版本錯誤
根據工程進度的緊湊性和局限性,FAS、BAS的施工圖設計往往和其他上游專業的設計同時進行,尤其是風、水、電專業,在這個階段的各專業輸入資料不穩定,往往幾天內就出現一個更新版本,造成本專業在設計過程中反復修改,往往輸入資料的最終版與該提資專業的施工藍圖有一定的出入。圖紙的反復修改很大可能導致修改疲勞而改錯版本、修改后未刪除原提資等低級錯誤的出現。
1.3.3 審查意見未修改
在施工圖設計時,設計人員對施工圖設計細則和模板圖的理解不足,未能完全按設計細則和模板圖執行,尤其是在修改圖紙的過程中,出現對復核意見、冊審意見的修改存在遺漏的情況,意見回復已修改但圖紙并未修改。
(1)規范引起的變化,佛山地鐵二號線在設計階段,《地鐵設計防火標準》GB 51298-2018開始實施(2018年12月1日實施)[2],消防新規引起風水電的設備相應的修改,導致輸入資料發生變化。
(2)建筑、裝修等土建專業的方案不穩定,倉促出圖容易造成所有機電專業的方案不穩定,給下游專業的提資不準確。若土建方案尚未穩定,機電專業就倉促出圖,一旦土建方案變化,其對機電的影響是顛覆性的。
(3)多家設計院共同完成某一項目時,若其中部分設計院的提資表格直接照抄系統模板,很容易出現多處表格和提資圖紙不對應的情況。
軌道交通的地域性比較強,每個地區業主對系統設備的使用習慣和技術需求不同,由于用戶需求書存在四處摘抄的情況,如果摘抄的版本和當地業主的習慣和需求不同,自然導致了較多審查意見。
FAS、BAS的產品設備更新換代較快,之前的用戶需求書沒有根據市場發展情況及時更新,很可能導致部分技術參數或指標不適用于目前的主流產品,供貨商產品的部分參數無法響應用戶需求書的要求。
FAS、BAS與其他專業的接口繁多,如果其他專業技術方案不穩定或對應的接口設備未招標,造成本專業的部分技術方案和接口方案不穩定,設計聯絡和接口談判也難以開展。
FAS、BAS屬于下游專業,上游專業(主要為風、水、電專業)的變化基本上都會引起FAS、BAS相應的修改。往往上游專業,比如風、水、電專業的招標、設計聯絡又受到土建工期的影響,開展施工圖設計的時間也相對滯后,又要按照計劃給下游專業倉促提資,必然造成資料的不準確和不穩定,如此一來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但是作為最下游的FAS、BAS專業又不得不根據出圖計劃出圖。接收不到穩定的資料,自然不可避免有大量反復修改的工作。
此外,設計人員對施工圖設計細則和模板圖的理解不足,未能完全按設計細則和模板圖執行,且部分設計師責任心不強,也容易出現對復核意見、冊審意見的修改存在遺漏的情況。
為避免此種情況的發生,應保證上游專業的提資以正式的工作聯系單形式提供,了解上游專業施工圖的進展情況,及時聯系和溝通獲取最新資料;對建筑、裝修等土建專業的方案不穩定的部分,根據經驗考慮包容性設計,通過預留備用模塊減少后期本專業圖紙大改的可能性;對業主應主動積極的反應和介紹情況,說服業主安排合理的出圖時間。
為避免此種現象的發生,針對PPP項目的組織結構特殊的特點,在用戶需求書階段,作為設計人員,需要主動與運營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同時,主動掌握和了解主流設備材料的相關參數及產品標準,避免四處摘抄出現技術要求與主流設備材料不相符的情況。
實時掌握上游專業的合同談判、設計聯絡、施工圖送審情況等重要時間節點,對已穩定的部分及時開展接口談判,開展施工圖設計,對尚未穩定的部分,實時與上游專業聯系和溝通。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強對設計專業技能的培訓,同時增強設計責任心,保證圖紙修改意見的反饋確認情況,從而保證出圖質量。
(1)由于FAS、BAS專業是下游專業,互提資料的工作尤其是輸入資料的審查和核對是重中之重,配合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大都來自上游專業的變化。根據這種情況,需要隨時與各上游專業、接口專業保持密切聯系,實時掌握上游專業的方案設計、設備招標、設計聯絡、施工圖送審情況等重要時間節點,主動向上游專業的設計人員協調互提資料的事情,盡量保證輸入資料的準確性、穩定性和及時性。
(2)增強設計責任心,加強與業主的建設管理人員、運營人員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需求和習慣,盡可能保證技術方案、設備選型等更符合地方的特點。
(3)多組織和設備供貨商的技術交流活動,及時掌握和了解主流系統設備的技術方案、技術參數及行業標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