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銳 盧伯春
(南通大學嗇園校區,江蘇 南通 226001)
健身氣功是以增進身心健康為目的,以自身形體活動、呼吸吐納、心理調節相結合為主要運動形式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的組成部分〔1〕。有別于醫療氣功的治療和康復功能,健身氣功的目的是預防疾病和維持健康,所以也可以稱為“預防保健”氣功或“保健滋養”氣功〔2〕。健身氣功主要通過“調身”“調息”“調心”三調合一的鍛煉方式達到促進人體身心健康的目的〔3〕,已得到《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政策的支持。民間流傳的健身氣功種類繁多,本文主要以國家體育總局頒布的9種健身氣功,即八段錦、易筋經、六字訣、五禽戲、大舞、導引養生功十二法、馬王堆導引術、十二段錦、太極養生杖為研究對象,將健身氣功對人體身心健康的影響歸納整理綜述如下。
氣功的來源歷史悠久,早在5 000年前,先人就已懂得了運用呼吸吐納的方法來調和陰陽〔4〕?!秴问洗呵铩分刑峒暗摹敖罟巧s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就是通過“舞”這種肢體活動來實現健身需要,這是氣功最早的形成狀態。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健身氣功在促進人體身心健康、增強社會適應力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其健身、修身等功效已被現代醫學所證明〔5〕。除國家體育總局創編的9大功法外,民間還流傳著多種自編功法。健身氣功作為我國民族傳統養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得到了大眾的廣泛認可,其在醫學、哲學、歷史學、民族傳統體育學等方面的價值也已得到充分肯定。由于其運動強度低、柔和舒展、動作成套等特點,適用于各類人群,尤其對于動作遲緩、不適宜進行劇烈運動的老年人來說,健身氣功是更為安全、便捷的選擇。國內外已針對健身氣功對人體各個系統、器官及其相關疾病的作用進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國家體育總局等相關政府部門十分重視健身氣功的科學規范發展,對其理論技術、基層設施與宣傳效果等相關工作給予了一定的規劃與扶持,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指導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進一步擴大了健身氣功練習群眾的傳播范圍,增強了人們對健身氣功的信任,為其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由于推廣時間較晚、資源分配不均等原因,健身氣功距離實現全面普及還存在著較大的空間〔6〕。
2.1健身氣功對人體生理健康的調節
2.1.1改善內分泌,促進代謝 健身氣功對人體內分泌系統的調節主要體現在對血糖的控制和改善。多項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長期、規律練習八段錦可以有效改善其糖、脂代謝,降低血糖、血脂水平〔7~9〕。六字訣〔10〕、易筋經〔11〕、太極養生杖〔12〕等也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謝水平。糖尿病提倡綜合治療方式,運動治療是其中一大基本治療原則,是糖尿病治療“五駕馬車”之一。健身氣功強度適中,持續練習可以促進機體新陳代謝,增加肌肉組織對葡萄糖的攝取和利用率,改善機體糖耐量和胰島素敏感性,促使糖化血紅蛋白分解,起到降低糖化血紅蛋白和空腹血糖的作用。同時健身氣功的練習講究“神形合一”,專注的意念活動可以促進糖的分解與消耗〔8〕。八段錦第6式“兩手攀足固腎腰”能夠拉伸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活躍頭部的血液循環,疏通帶脈,刺激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促進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抑制糖原分解,增加骨骼肌和脂肪細胞膜上葡萄糖轉運載體的數量,進而降低血糖,有效輔助治療糖尿病〔8,9〕。
2.1.2改善心功能,調節血液循環 健身氣功能夠有效調控人體的心血管功能。有研究表明,練習導引養生功十二法的高血壓患者全血黏度呈下降趨勢,血壓水平也得到改善〔13〕。五禽戲也對中老年人的血壓〔14〕、心功能〔15〕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王雪冰等〔16〕將五禽戲對成年人血脂的影響進行了一項Meta分析,發現中老年人進行五禽戲鍛煉可以使其血脂水平得到明顯改善。五禽戲練習時需結合形、神、意、氣的調節,排除機體內外環境的干擾,進入放松狀態,降低交感神經緊張性和冠狀動脈血管張力,恢復血管壁彈性,從而降低動脈血壓。其中“猿戲”能起到改善心臟泵血功能的效果,猿提時聳肩、團胸、收腋,可以使手臂內側的心經經脈通暢,猿摘動作上肢變換幅度較大,能夠按摩擠壓胸廓和心臟。多項研究結果顯示〔17,18〕,6個月的大舞鍛煉可以改善中老年女性的血常規指標,明顯提高血紅蛋白含量及其運輸氧的能力,改善血液流變性,提高心率變異性和心臟射血能力,預防和改善動脈硬化,降低動脈血壓。對于中老年男性〔19〕,大舞同樣可以改善其中性粒細胞和血紅蛋白數量,促進血液循環,提高紅細胞變形性,降低紅細胞聚集性和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流變。大舞、六字訣〔20〕、八段錦〔21〕等對中老年人的血脂水平也均有調節作用,通過刺激任督二脈使得迷走神經興奮,進而降低總膽固醇水平,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8,9,20〕。六字訣〔14,17,22〕對中老年女性心血管系統的改善機制與大舞、五禽戲類似,但改善水平相對略低。其動作要領在于動作和呼吸配合,調和氣息,升清降濁,可以增強迷走神經的興奮性,從而使心率變慢。其中長呼氣可以增加腹壓,促進靜脈回流;長吸氣增高胸內壓,對心臟起到擠壓按摩作用,從而改善心肌收縮力,提高心臟泵血功能。六字訣〔22〕和八段錦〔23〕還可以使中老年女性左右踝肱指數、脈搏波傳導速度產生積極變化,能有效預防或減輕動脈硬化,其機制尚未明確,可能與運動能改善血管內皮依賴性舒張功能、減輕血管內皮炎癥反應、控制血管內皮細胞脂代謝等有關。從經絡學說來看,持續練習八段錦可以促進心包經線上相關組織的能量代謝,增強心包經氣血運行,改善心功能〔24〕。此外,八段錦鍛煉還可以改善更年期女性功能性室性早搏患者臨床癥狀,減少早搏發作次數〔25〕。
2.1.3增強骨骼和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 健身氣功動作舒緩柔和,平衡協調,能起到抻筋拔骨、伸展肢體的效果。研究表明,八段錦鍛煉可以有效改善肩頸部疼痛、不適癥狀,增強頸椎活動度和頸部肌肉力量,降低頸椎功能障礙水平〔26~28〕。對于老年人來說,長期練習八段錦可以增強腰椎骨密度〔29〕,維持甚至提高膝關節穩定性〔30〕,增強老年衰弱患者的活動能力〔31〕,增加老年人的身體協調性,提高平衡能力〔32〕。此外,八段錦鍛煉還可以幫助伸展腰腹肌群,提高腰腹肌功能,改善腰痛〔33〕。其第1式“兩手托天理三焦”,兩臂上舉,緩慢用力抻拉,有利于頸部氣血運行,拉伸頸肩部的肌肉、韌帶等,提高頸肩關節的靈活性。第2式“左右開弓似射雕”、第5式“搖頭擺尾去心火”,雙膝下蹲,成騎馬步,以脊為軸,旋肩旋腰,對發展頸背部肌肉力量有良好的作用,有利于頸肩綜合征的預防和康復〔28〕。而第6式“兩手攀足固腎腰”增加腰腹肌練習,可能是腰椎骨密度有顯著變化的主因〔29〕。長期的八段錦鍛煉能夠伸展習練者攣縮的腰背部肌群,其中手握抓緊旋轉的動作可以充分鍛煉手部肌力,馬步站立的姿勢可以增強下肢肌力,堅持練習有疏通經絡、強筋健骨、增強體質之效〔21,33〕。因此,八段錦還能夠有效提高乳腺癌根治術后患者肩關節活動度,改善其上肢功能〔34〕;增加老年糖尿病患者下肢肌肉力量,預防步態中局部負荷過大引起的足損傷,降低足潰瘍患病風險〔35〕。五禽戲鍛煉對頸、腰關節有良好的拉伸作用,可以提高脊柱的活動度〔36,37〕,同時也可以提高下肢肌力、穩定性和軀體平衡能力〔38,39〕,增加骨密度〔29〕。腰部運動貫穿在整個五禽戲習練過程中,如“虎戲”中虎撲、“鹿戲”中鹿奔、“熊戲”中熊運和熊晃及“鳥戲”中鳥伸等,這些動作對練習者腰兩側和前后肌群反復刺激,使其腰椎承受足夠的運動負荷,從而增加腰椎骨量和骨密度。習練易筋經能放松頸肩部肌肉和韌帶,改善亞健康態頸椎疲勞〔40〕,對久坐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功能和形態均有積極影響〔41〕,能有效提高骨骼肌減少癥患者的柔韌度,增強骨骼肌功能〔42〕,改善老年人的平衡能力〔43〕,提高與骨代謝相關性激素指標雌二醇、睪酮水平,維持骨密度〔29,44〕。易筋經的招式動作對練習者頭頸部、肩部、腰部的活動要求甚高,第6式“倒拽九牛尾”身體成弓步時,上身前俯后仰,力注頸腰,可增加頸腰部位的肌力,改善供血供氧。第7式“酒鬼拔馬刀”上身左右充分擰轉,可鍛煉頸腰胸腹的肌群,促進頸部肌群的力量,改善頭頸部血液循環〔40〕。同時易筋經十二式樁功能夠鍛煉下肢肌肉、韌帶,增強下肢樁力〔45〕。此外,大舞動作中開跨式的馬步、丁步開跨、抻腰式中的蹬腿動作、擺臀式、飛身式中的提膝動作等下肢肌群做功較多,也可以改善中老年人下肢肌力〔46〕,提高平衡能力〔47〕。
2.1.4改善呼吸,增強肺功能 長期規律練習八段錦可以有效改善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結核等肺部疾病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氣指標,增強其活動耐力,減輕呼吸困難癥狀,促進康復〔48~50〕,還能提高小學生的肺活量,增強其身體功能〔51〕。但也有一項針對女大學生的研究表明,八段錦和易筋經練習對肺活量狀況均沒有明顯改善〔52〕。八段錦中“兩手托天理三焦”“左右開弓似射雕”“調理脾胃須單舉”3節,通過大量上肢運動,疏通手少陽三焦經,通調水道功能,促進痰液等排泄;采用深長呼吸,能夠有效鍛煉呼吸肌,提高肺通氣功能;同時鍛煉時身心放松,有利于改善呼吸困難癥狀〔48,49〕。六字訣主要通過呼吸吐納調動臟腑的潛能,也可以有效減輕肺功能障礙患者癥狀,增強其肺功能,提高生活質量〔53~55〕。練習易筋經能夠促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康復〔45〕,其深而慢的呼吸方式可以使膈肌收縮和舒張能力提高,肺活量增大,同時配合四肢的運動,充分開合胸廓,能有效增強呼吸肌肌力,改善呼吸功能,對肺功能疾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除此之外,研究顯示五禽戲〔15〕和大舞〔19〕鍛煉也可以使中老年男性肺泡彈性得到增強,呼吸功能得到提高。
2.1.5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各種健身氣功對機體免疫力的改善機制各不相同。八段錦第4式“五勞七傷向后瞧”挺胸轉頭,可刺激胸腺,調整頸椎,增進頭部的血液循環,改善大腦對臟腑的調節能力,提高練習者的免疫力。有研究者認為,六字訣可能通過調節輔助T細胞及降低細胞毒性T細胞,發揮免疫調節作用〔55〕。但也有研究結果顯示,練習健身氣功對外周T淋巴細胞干預不顯著〔56〕。一項針對大學生的研究表明,五禽戲可以使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補體C3水平顯著升高,提高大學生免疫力〔57〕。練習易筋經可以預防中老年男性體液免疫功能低下〔58〕,使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白細胞、單核細胞數降低,平均血小板體積減少,提示易筋經練習能降低患者炎癥反應〔11〕。馬王堆導引術練習可以有效改善中老年人的免疫功能〔59,60〕,其松緊交替的運動形式改變了機體安靜狀態下激素的分泌水平,導致淋巴管收縮,加速淋巴細胞歸巢和再循環,重新分布于全身,達到提高免疫力的效果。此外,健身氣功練習時動作緩慢柔和,呼吸深細勻長,且多配以舒緩悅耳的民族音樂,可以增強練習者的心理穩定性,保持良好的情緒狀態,促使下丘腦調動心理-神經-免疫鏈,釋放神經遞質、神經肽、激素等作用于內分泌系統,使得外周血淋巴細胞活性升高、數量增加,機體免疫力增強。
2.2健身氣功對人體心理健康的促進
2.2.1提高注意力,改善睡眠質量 健身氣功練習時要求參與者將身體置于放松狀態,專注于意念活動,有助于減少機體的能量消耗,大腦皮層神經細胞得到充分休息,使注意力充分集中〔61〕。研究表明,八段錦和易筋經均可以提高注意力,改善注意力分散狀況和增加集中注意力時間〔52〕。同時,長期練習八段錦〔62〕和五禽戲〔63〕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人群的睡眠狀況,提高睡眠質量。而易筋經〔64〕和十二段錦〔65〕練習可以改善中青年睡眠障礙人群的睡眠質量,包括縮短入睡時間,減少覺醒次數,增加深度睡眠時間,提高睡眠效率。八段錦的8個招式能刺激不同臟器,使睡眠狀況得到改善,第1式“兩手托天理三焦”和第4式“五勞七傷向后瞧”促進肝臟的疏泄功能,調節睡眠;第3式“調理脾胃須單舉”按摩調理脾胃,改善睡眠;第5式“搖頭擺尾去心火”疏通督脈,促進睡眠。
2.2.2調節情緒,促進心理健康 健身氣功作為中國傳統導引養生與保健功法,能對人體臟腑、氣血、經絡進行整體調節,具有保精養氣存神的作用;同時運動過程中的自我控制有利于心神寧靜,對提高自身心理素質、調整情緒起到積極作用。多項研究表明,9種健身氣功均可改善各類人群的心理健康狀態,降低焦慮水平,減輕抑郁情緒,提高情緒調節能力〔3,10,26,52,61,66~74〕。健身氣功要求練習者注重“調心”“調息”,即控制大腦意識活動,調整呼吸節律,使得迷走神經興奮性提高,交感神經活動減弱,起到調節呼吸、消化、循環等系統的器官功能、解除人體緊張狀態的作用,練習者的身體和精神均可以保持平靜、放松的狀態,既無大量的體力消耗,也無高度的精神壓力,達到緩解或轉移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的效果〔61,73〕。如大學生可以在練習八段錦的過程中增強自我控制能力,使全身外周交感神經活動降低,增強對負性情緒的反應抑制,促進內隱情緒調節〔75〕,情緒得到明顯改善,促進心理健康向積極的方面發展〔3〕。太極養身杖在練習過程中要求練習者以杖導引,形神合一,強調外在表現與內在活動協調統一,能有效集中注意力,排除雜念,分散自身的緊張感、焦慮感,達到調節情緒的目的,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70〕。與之相似的心理狀態調節機制還包括健身氣功中某些需要配合意識活動的動作,如易筋經中的“三盤落地勢”要求兩手下按、上托時如托千斤,“倒拽九牛尾勢”塌腰收臀如倒拽牛尾等。同時,太極養生杖的練習強調人杖合一,動作與呼吸相配合,能夠更大幅度地拉伸筋骨,按摩人體的穴位、經絡、臟腑,通過呼吸的調節與控制輔助練習達到入靜狀態,使得人體自主神經系統活動減弱,生理喚醒程度降低,從生理角度調控了情緒〔70〕。此外,健身氣功每種功法都配以優美、流暢的傳統民族音樂,為練習者營造一個優雅恬靜的氛圍,流動的音符與舒緩的動作相互交融,達到“動靜相兼”,使練習者做到意、氣、形和諧統一,也能有效改善心理狀態〔72〕。
2.3健身氣功對個體社會適應能力的改善 健身氣功在促進人體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同時,也使練習者獲得了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一方面健康狀況的改善使得練習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基本勞動能力得到提升,心境隨之好轉,對社會的接納程度也得以提高;另一方面研究過程中的健身氣功集體練習是人際交往的有利時機,練習者們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不可避免與他人進行主動或被動的交流,也鍛煉了社會交往能力。以城市失獨老人〔76〕為例,練習健身氣功既可以提高其健康水平,同時組織其參與健身氣功的群體練習可以填補他們精神上的缺失,增加其社會交往,使其社會質量得到明顯提升,尤其是社會凝聚、社會包容、社會賦權3個維度。高頻率的集體活動使失獨老人在缺失子女陪伴的情況下孤獨感得以緩解,更易融入到社會中去。對于慢性疾病患者〔45,53〕,長期練習健身氣功可以鍛煉患者的活動能力,幫助其控制情緒,有利于增強患者的居家自我護理能力。另外,對于大學生〔41〕來說,練習健身氣功在改善人際關系方面也能起到十分顯著的效果。
本研究主要從健身氣功對人體身心健康的影響角度探討健身氣功給人體帶來的益處,研究對象包含國家體育總局頒布的9種健身氣功和人體的各個系統、器官,范圍較廣,未能深入探究各種健身氣功改善人體身心健康的具體機制。從現有的實驗性研究來看,大部分研究存在設計不夠嚴謹的問題,例如未進行隨機分組〔77〕或隨機方法不明確〔78,79〕、樣本量過小〔80,81〕等,從而導致偏倚的發生。如一項針對小學生體質的干預研究得出健身氣功可改善小學生肺活量的結論〔51〕,而另一項針對女大學生的研究結果則顯示健身氣功對肺活量的影響不顯著〔52〕。盡管研究者考慮到了小學生的生長規律進行了組內比較,但組間比較并不存在差異,這可能是由于樣本量較小而引起的研究結果存疑,因此研究結果的可靠性有待進一步證實。另外,各項研究中健身氣功的練習時間長短不一,這也可能是研究結果存在差異的原因,練習健身氣功的時效尚無定論,練習的時長、頻率不同是否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同的影響也需要進一步探討。
綜上,目前,國家體育總局等政府相關部門對健身氣功的推動已起到了一定的成效,其功效也得到了廣泛的證實。盡管研究成果眾多,但仍需以審視的眼光看待并對未來的研究發展作出展望。
首先,多項研究結果表明,長期、規律的健身氣功練習能夠增強體質,調節情緒,對多種疾病的康復有促進作用。然而大部分研究對健身氣功功效的機制分析較為淺顯,結果多為現象的陳述,而未能深入剖析內部機制,需進一步設計更為科學、嚴謹的人體或動物實驗研究方案,結合生理學、生物學、中醫學等方面深層次地挖掘健身氣功干預人體身心健康的內在機制。其次,研究對象以中老年人和大學生為主,可能原因一是由于老年人慢病發病率較高,健身氣功應用效果更為顯著;二是社區和校園的樣本較易獲得。健身氣功動作舒緩柔和,安全性高,適合各類人群長期練習,增加對其他人群的干預研究可以補充健身氣功的作用范圍,促進其推廣。再次,對照組通常設置為空白對照,所得出的結論不能代表健身氣功的特殊性,而傾向于體現參加體育鍛煉的益處。增加其他強度相似的鍛煉方式為對照組進行比較更能體現健身氣功不同功法改善人體健康的針對性,同時采用多中心、大樣本的隨機對照試驗可以提高研究結果的可信度。最后,健身氣功的干預研究對象較為集中,主要為慢性疾病患者,僅關注其在干預期內幾個月的狀態不足以體現健身氣功的遠期價值,需要長期跟蹤隨訪。此外,隨著健身氣功的推廣,可以擴大其研究范圍,如對于消化、泌尿、生殖等系統的影響,并應用到臨床患者的康復中去。
盡管相關政府部門對健身氣功的發展提供了規劃和扶持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大眾對于健身氣功的認知仍不全面,缺乏了解和學習的途徑,甚至存在將氣功“神化”或“妖魔化”的現象。未來需以真實、可靠的研究結果為支撐,普及健身氣功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加大健身氣功的宣傳力度,增加健身氣功在基層如校園、社區的推廣,以期通過健身氣功的練習提高全民身心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