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玲 甘肅第四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工程師
我國建筑工程結構越來越復雜,傳統施工技術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已無法滿足實際需求。鋼結構安裝時間比較短,可以在施工現場直接安裝,整體施工周期較短。與混凝土施工相比,鋼結構施工具有更高的抗側彎強度和抗壓強度,因此在關鍵部位利用鋼結構有利于優化建筑性能。此外,鋼結構施工材料可以循環再利用,利用鋼結構建筑施工技術有利于保護環境。
建筑施工質量關系到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施工單位需要合理選擇建筑材料。而鋼結構材質具有均勻性,并具有較高的彈性和耐受力,在外力的沖擊下不易變形。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同的建筑結構需要利用不同的建筑材料,而利用不同類型的鋼結構可以優化整體建筑施工效果[1]。
自然災害會影響建筑工程,例如發生地震災害,要求建筑材料的變形和波動較小,而鋼結構在這一方面存在優勢,與其他建筑材料相比,在相同壓力的影響下,鋼結構建筑具有較好的塑性和韌性,可以保障建筑結構不發生變形問題。鋼結構在受到壓力時可以向整個建筑的其他部分傳送壓力,保障整體受力平衡,提高建筑結構的安全性。
鋼結構具有較高的密度,整體重量較輕,因此鋼結構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要求,尤其適合應用在高層建筑中[2]。
鋼結構建筑的荷載性和強度比較高,不僅可以承擔建筑水泥混凝土的重量,而且可以節省材料用量和建筑空間。此外,利用鋼結構可以減少構件橫截面積,同時可以有效擴大建筑空間。因為鋼結構較輕,可以降低整體建筑的重量,如果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可以控制建筑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提高整體建筑的穩定性。
(1)高空作業安全問題。在鋼結構安裝過程中涉及高空作業,因此需要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近年來,高空墜落引發的安全事故比較多,主要是因為施工人員沒有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安全帶以及安全繩索等[3]。
(2)構件起吊安全問題。在安裝鋼結構的過程中,安裝構件需要利用起重機起吊,而在起吊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例如可能會產生翻車問題,起吊鋼絲和鋼繩可能會斷裂。這些問題會影響吊裝過程的安全,因此在起吊過程中需要采取安全措施。
(3)支撐體系的安全問題。在安裝大跨度鋼結構的過程中,需要設置支撐系統,如果在施工過程中不能保證支撐系統的穩定性,將會影響施工安全。如果在安裝鋼結構的過程中,支撐系統發生倒塌問題,就會引發安全事故[4]。
(1)軸線精確度問題。在安裝鋼結構之前,需要準確設置軸線,否則將會出現施工誤差。因此在安裝鋼結構柱之前,需要復核施工軸線繪制結果,嚴格控制軸線誤差。如果軸線誤差較大,需要重新開展測量工作,并且再次復核。如果因為軸線測量問題引發較大的結構誤差,導致不符合整體安裝規范,不僅會耗費較多的時間和人力資源,還會增加預算負擔。
(2)構件連接施工問題。在安裝鋼結構的過程中,構件連接方式主要有焊接連接、螺栓連接以及鉚釘連接。其中,鉚釘連接方式非常復雜,因此在鋼結構中很少利用。在焊接過程中,因為焊縫溫度比較高,會損害鋼材的機械性能,引發脆性問題。此外,在焊接部位可能會產生缺焊、漏焊以及焊接不均勻等問題,這些問題會降低結構整體性。而螺栓連接方式缺乏整體性和剛性,如果構件對于整體性要求比較高,不適合選擇螺栓連接方式[5]。
在鋼結構建筑施工前,施工單位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在施工安裝前需要根據工程實際情況,保障設計工作的科學性,同時需要根據安全規定和建設標準等選擇施工技術和施工方法等。
完成鋼結構建筑安裝工程組織設計工作后,在鋼結構建筑施工前,需要全面檢驗安裝工程的材料、人員以及施工進度計劃等[6]。
施工團隊的整體素質會影響鋼結構建筑工程的質量,因此在鋼結構建筑施工階段,需要堅持科學的施工理念,根據施工規劃配置不同的工種。在入場前,需要對整個施工團隊進行培訓。此外,在實際施工中需要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嚴格考核每一名安裝人員。
配備施工材料和人力資源后,施工方需要有效測量施工現場,保障測量內容符合施工圖紙。在測量階段如果發現二者不同,需要多次組織測量工作,計算測量平均值。如果發現施工圖紙存在問題,需要及時向設計人員匯報實際情況,組織施工單位和設計人員共同修改圖紙。在施工前需要規劃機械運輸道路,配置水利設備和電力設施等,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調試相關設備,保證在施工階段能夠快速投入使用[7]。
一些預埋件具有較大的重量,會直接影響鋼柱安裝質量,因此需要開展全面檢查。在安裝預埋件的過程中,需要精確埋設鋼結構基礎地腳螺栓,校正產生彎曲或者變形問題的地腳螺栓,及時修理出現損傷的螺牙。同時,將標高墊塊布設在柱底板加勁肋下方,焊接固定墊塊,然后再有序澆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采用分層澆筑方式,避免因為混凝土流動偏移錨栓。在混凝土移搗階段,在鋼筋上卡住振搗器,避免錨柱發生跑位問題。
在安裝前需要檢查鋼構件的設計文件和合格證,并提前取樣,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長度和尺寸等。同時,要嚴格檢查鋼柱的標高和軸線,及時修正發現的偏差。此外,在安裝鋼梁的過程中,要注意預檢鋼柱結構連接件和混凝土核心筒上的預埋件[8]。
鋼結構吊裝工作主要包括平面吊裝和豎向立體吊裝,不同的吊裝方法其吊裝順序也存在差異。在吊裝過程中,需要確定鋼結構的吊裝重心,保障吊裝過程的平衡性。工作人員需要結合繩索受力情況確定平衡點,要提前確定吊裝結構的剛度和強度等。在平面吊裝過程中,首先需要確定安裝中心核心筒的位置,隨后再吊裝和固定周圍結構。在豎向立體吊裝階段,首先需要吊裝下層框架梁,然后再有序吊裝中層和上層。在吊裝過程中,要同時開展固定和測量工作。針對特殊鋼結構需要利用多樣化的組合方式,同時需要提高連接要求。工作人員根據要求進行拼裝,再根據建筑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安裝方案,最后有序開展吊裝工作。
加固鋼結構的過程中要利用焊接方式,焊接前首先需要清理鋼結構材料表面的銹斑和油污等,以保障焊接質量。其次要根據規定檢查焊條和焊劑等材料,提前處理發生變形的鋼構件,同時需要利用加熱方法矯正鋼結構。在焊接厚鋼板前,首先需要做好預熱工作,避免在焊接過程中鋼材產生裂紋,降低焊接應力。在完成焊接工作后要開展后熱工作,全面消除殘余的應力[9]。以下是具體的焊接施工技術。
4.4.1 高強鋼焊接技術
高強鋼是一種合金鋼,屈服強度通常在460 MPa 以上,同時還具有較強的韌性和焊接性。以合金化程度和纖維組織作為劃分基礎,高強鋼可以劃分為低合金、中合金以及高合金3 種類型。與普通鋼材相比,高強鋼焊接技術要求更高,同時具有較大的焊接難度,在實際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員嚴格遵守工作規范。首先,在選擇焊材的過程中,需要檢測焊材性能是否滿足母材標準,同時要確保焊材韌性強度符合沖擊韌性要求。其次,在焊接高強鋼結構之前,需要做好準備工作,全面清除待焊部位和焊縫表面的雜質,避免焊接表面出現扭曲和毛刺等,同時需要保證鍍鋅層的完好性。
施工單位在焊接前需要檢查焊縫長度和寬度等,確定沒有任何偏差后即可開展焊接工作。工作人員要注意焊接方向,注意不能在拐角部位設置焊接起點,并且需要嚴格遵守焊接順序。針對長焊縫,可以采用分段退焊、跳焊以及交替焊等方式。針對雙面非對稱坡口,工作人員應首先焊接深坡口側的焊縫,然后焊接淺坡口側的焊縫。如果高強鋼焊接板的厚度在8 mm 以上,應采用多層多道焊接方式。在第一層打底焊的過程中焊接低強度焊材,利用小電流和高焊接速度完成焊接工作,以減少焊縫厚度。在第二層之后,需要焊接規定的焊絲,注意錯開每一道焊縫的接口,同時不能處于同一垂直線上。在連續施焊過程中,完成第一道焊接工作后需要及時清理焊渣,如果發現焊接問題需要立即處理,確定符合質量要求之后再繼續焊接。
4.4.2 低溫焊接技術
在低溫焊接過程中需要采取烘焙和保溫措施,一般選擇低氫焊材。在焊接過程中要注意控制熱量損失,可以搭設防護棚,也可以利用氣體保護焊措施。在預熱過程中,要保證預熱溫度高于常溫環境的焊接預熱溫度,同時要確保木材厚度超過鋼板厚度的2 倍。完成低溫焊接工作后,要避免因為快速降低溫度在焊接部位產生裂紋問題。
在鋼結構建筑中需要安裝較多的鋼梁,與鋼柱相比,鋼梁的吊裝重量更輕,因此可以采用高強螺栓連接和栓焊連接方式,以提高整體施工效率。鋼梁就位后,需要利用普通螺栓臨時固定鋼梁,校正合格后再連接高強螺栓。在安裝鋼梁的過程中,按照由外向內的順序對稱性吊裝平面鋼構件,并且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安裝立面鋼構件,有序吊裝柱、主梁、次梁等構件。
在實際吊裝階段,在安裝相鄰鋼柱之后再安裝鋼梁,連接鋼柱的鋼梁之后,可以提高整體框架的穩定性。在鋼梁吊裝之前要合理選擇吊點,利用橡膠片保護吊點。首先在安裝部位水平吊裝鋼梁,對準纜繩和安裝軸線后緩慢落鉤,將臨時螺栓安裝梁兩端,完成校正工作后再固定高強螺栓。建筑工程的核心筒結構主要包括焊機矩形鋼柱、柱間平面桁架支撐以及內外框水平支撐等,可采用分段吊裝施工方案。在安裝完鋼構件之后需要立即安裝外框鋼結構,吊裝工藝和上述操作基本一致。
鋼材質量不僅關系鋼結構建筑的質量,還關系整體施工的安全性,因此施工單位應確保鋼材質量和鋼結構制作質量等。施工單位需要合理選擇高質量的鋼材,保障選擇的鋼材符合質量要求。在制作鋼結構的過程中,需要合理選擇加工技術,以全面滿足施工要求。在焊接各個構件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焊接要求合理選擇焊接工藝。由于一些部位無法利用機器焊機方式,因此需要安排專業焊接人員焊接關鍵部位。在安裝鋼結構的過程中需要開展全面檢查工作,要求施工方及時解決發現的質量問題。
在制作建筑鋼結構的過程中,為了保障鋼結構的性能,需要做好防腐蝕處理工作。針對不同的鋼結構,需要采用不同的防腐蝕處理技術。在制作鋼結構的過程中,施工單位需要根據要求控制鋼結構的防腐層厚度,充分保障鋼結構的防腐蝕性。
鋼結構具有較高的強度,同時具有均勻的材質,有利于保障整體工程質量。因此,施工單位需要切實把握鋼結構建筑施工的技術要點,充分發揮出鋼結構建筑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