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于 洋
雖然我國原油進口量連續下降,但認為中國原油進口已走在拐點處還為時尚早。
中國海關近日公布的原油進口數據顯示,雖然10月進口原油量達到4313.6萬噸,同比上漲14.1%,但綜合1-10月看,我國進口原油41353.3萬噸,同比降低了2.7%。
近兩年來,我國原油進口量的增速一直呈現下降的態勢。2018年,原油進口量同比增長了10.1%。而2019年這一數據僅有9.5%,2020年為7.3%。2021年,原油進口量同比下降了5.4%,是近20年來我國原油進口量出現首次下降。
作為全球原油進口大國,我國原油進口量的連續下降,讓國內外市場開始關注:中國的原油進口是否已走在拐點處?
在能源經濟專家敬民看來,目前中國原油進口量的連續下降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首先是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原油需求下降。”這一點體現在國家統計局10月24日發布的數據:1-9月,受疫情防控影響,經濟增速放緩,石油需求下降,中國原油吞吐量同比下降5.1%,同期GDP增速下降至3%。
同時,原油加工量不斷下降。1-7月我國原油加工量為3.8026億噸,同比減少3215萬噸,降幅7.8%。原油加工量降幅超過了原油進口量的降幅。隨著全球范圍內能源結構轉型的推進,在建及規劃的石化產業項目中,煉化一體化已成為石油化工行業的重要發展戰略之一。“受國家政策以及淘汰部分落后產能等因素影響,年內我國原油加工量需求增速緩慢。”敬民說。
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也在降低成品油的需求。2015年開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日前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均超過500萬輛,持續保持高增長態勢。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76.2萬輛和71.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7.6%和81.7%。
“我國原油產量有所回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進口原油的需求量。”長城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蔣飛為說。國家統計局11月15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我國生產原油1722萬噸,同比增長2.5%,增速比上月加快1.1個百分點,日均產量55.6萬噸。
此外,敬民認為,原油進口量的下降與今年原油儲備初步完成目標有關。“近幾年,我國一直在推進石油儲備工作,包括戰略石油儲備和商業儲備。目前,我國已經差不多完成既定目標了。”據彭博社的消息,截至今年5月,估計中國擁有的石油儲備總體庫存為9.26億桶。中國戰略石油儲備首次超過了美國。
多重因素下,今后中國原油進口是否會呈現持續降低的態勢?在業內多位專家看來,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
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優化疫情防控20條措施,指導各地更加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可以預見,這有利于進一步暢通經濟循環,促進市場需求恢復。
卓創資訊副總裁鐘健認為,作為經濟運行的引擎,石油消費的增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標志著經濟運行的活力。由于我國石油消費總量中有70%來自進口,所以我國原油進口增長程度可以成為我國經濟運行活力的一個重要參照。10月,我國進口原油量達到4313.6萬噸,同比上漲14.1%。這是今年3月以后,當月進口量較大的一個月。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國經濟正在進入快速恢復階段。
二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0.4%,三季度同比增長3.9%。隨著我國經濟總體恢復向好,我國的原油進口量呈現出了同步增長的態勢。10月,我國原油進口量比第二季度增長了近9%,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4%。
“由于我國基建投資在GDP中表現出了重要貢獻,我國石油能源的消費以及原油進口程度仍將呈現繼續增長態勢。”鐘健說。據國內多家咨詢公司的分析,原油進口配額使用較快的獨立煉廠已經計劃或已使用2023年第一批原油進口配額,且四季度煉廠開工存在上升空間,因此進口原油后續或存在上升空間。
但這并不意味著中國的原油進口會持續增加下去。受近期地緣政治事件的影響,1-10月,中國進口原油單價平均為4812.7元/噸,同比上漲53.8%,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進口原油的成本壓力。“受此影響,中國今年的原油進口總量將會出現明顯的萎縮。”敬民說,“此外,根據我國的‘雙碳’政策及能源安全需求,進一步減少原油進口將是未來幾年的基本政策。”
當國內原油產量保持在一定水平時,石油需求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原油進口。
國際能源署(IEA)10月27日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指出,俄烏沖突讓能源轉型變得更加緊迫,全球能源危機可以成為邁向更清潔、更安全能源系統的“歷史性轉折點”。IEA預計,全球化石燃料的需求從2025年左右開始進入平臺期,全球石油需求未來5年左右達到1.03億桶/天的峰值,然后“非常緩慢地”下降,直到2050年。
對中國而言,多數業內人士認為,中國近幾年的原油產量水平會維持在2億噸上下。基于此,目前對中國原油需求達峰時間有多種說法。
在中國石油發布的《世界與中國能源展望(2021年版)》中預測,中國石油和天然氣消費將分別在2030年和2040年達峰,總量分別是7.8億噸和6500億立方米。
根據信達證券的測算,中國原油需求將在2030年左右達峰,對應總需求量為1718萬桶/天。其中,汽油需求量將在5年內達峰,而后加速萎縮,2045年降至目前水平的一半以下。
但在石油行業高級經濟師朱潤民看來,全球原油需求在未來5年左右達峰可能有些過于樂觀,1.03億桶/天的峰值偏低。他認為,未來5年左右,全球石油消費可能會因全球經濟進入周期性緊縮而滑坡,但之后會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一輪寬松周期而恢復增長,峰值超過1.03億桶/天的概率很大,石油需求增長持續至2040年前后的可能性很大。

●隨著我國經濟總體恢復向好,我國的原油進口量呈現出了同步增長的態勢。●供圖/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