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 展
巴陵石化把重溫紅色歷史、傳承奮斗精神,作為鍛造優秀組織的動力。
經過50多年的發展與建設,一代代巴陵石化人秉承紅色基因、傳承石油精神、弘揚石化傳統,凝煉形成了“艱苦奮斗、開拓創新”“團結、務實、嚴細、盡責”“本色做人、出色做事”等企業文化,成為激勵全體干部員工奮發進取、勇攀高峰、不斷超越的強大精神動力。
“這種精神打磨了優質的產品,培養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干部員工隊伍,鍛造了優秀的組織。”中國石化巴陵石化公司執行董事、黨委書記鄔智勇表示。
近年來,巴陵石化先后涌現出6位全國勞模、10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6位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等一大批先進人物;獲得了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等一大批榮譽稱號。


●攝影/彭●展
紅色基因,紅色血脈。金秋時節,400多名巴陵石化離退休職工代表分批參觀中國石化第二批紅色教育基地、岳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巴陵石化公司展廳暨“2348”文化展示中心,流連忘返,感慨良多。
1968年畢業于清華大學、今年79歲的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李玉貴久久駐足“綠色產品”展臺前,端詳著琳瑯滿目的新產品。當看到自己曾參與研發的熱塑橡膠迭代創新,“走出去”發展步伐穩健,他倍感欣慰。時光倒流,回到半個多世紀前的1969年9月7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親自批轉了中央軍委關于建設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348工程(巴陵石化公司前身)的報告。從那時起,湘北大地,洞庭湖畔,一座起初為部隊提供軍服軍需物資的“三線”企業誕生了。
傳承軍工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建設,巴陵石化已成為一家大型石油化工、煤化工聯合企業和世界最大的熱塑橡膠生產基地。正在建設的年產60萬噸己內酰胺產業鏈搬遷與升級轉型發展新裝置明年建成投產后,公司將成為世界最大的己內酰胺和國內重要的環氧樹脂生產基地。
創業艱難百戰多。置身展廳,一張張照片、一個個場景、一幅幅圖表、一組組數據,濃縮了巴陵石化走過的風雨歷程。
紅色宣講員、今年90高齡的鐘征遠曾參加抗美援朝戰爭,1976年從戰斗英雄董存瑞生前所在的部隊轉業至巴陵石化原岳化橡膠廠擔任黨委宣傳科科長、曾獲評原中國石化總公司勞動模范。鐘老雖然年事已高,但仍然堅持學習并撰寫文章,為傳承公司的紅色歷史和石油精神傳遞滿滿的正能量。
“站在新的起點,我們要傳承好紅色基因、傳承好奮斗精神、傳承好創業夢想。只要咬定建設世界領先化工材料企業的總目標,始終保持革命精神、頑強斗志,抓住機遇、奮發有為,就一定能創造出無愧于新時代的新業績。”鐘征遠每次做宣講報告,都聲如洪鐘,鏗鏘有力,他的聲音在展廳內久久回蕩……
紅色物件,珍貴記憶。一本編印于30多年前的 《青山不會忘記》回憶錄文集,雖然紙頁早已泛黃,作者和眾多的主人公也天各一方,但書中記錄的《滌綸改造瑣憶》《四百精英南下記》《第一行足跡》《蘭化搬大將》《工地日記摘抄》等數十個艱苦創業的故事,至今仍在巴陵石化廣為流傳。
2017年3月12日 至2020年1月19日,巴陵石化官方微信開辟《也讀》欄目,轉載了部分回憶文章共146期,還原了樸實無華而又感人至深的崢嶸歲月,引發了眾多網友的共鳴。
廿年前,一位畢業于清華大學工程化學系的高材生帶著美好的憧憬,投進了黃茅山的懷抱。他,就是李玉貴。《青山不會忘記》一文,寫的就是李玉貴致力于技術創新的故事。
上世紀80年代,李玉貴主持完成了國家“六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以煉廠氣為原料的千噸級聚丙烯技術開發”項目,榮獲198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86年中國石化總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參與熱塑橡膠SBS工業試生產開發、丁烯氧化脫氫反應器改造等工作。1986年至1987年,李玉貴獲得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湖南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1991年,獲得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待遇。
優良作風,代代傳承。為了充分發揮優良作風紅色教育基地的作用,巴陵石化特邀一批紅色宣講員到展廳“現身說法”。前來參觀的人們聽到他們講述親身經歷的故事,感受到他們表達的“憶崢嶸歲月、守無悔初心”的真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集團公司化工和材料領域高級專家梁紅文是巴陵石化的紅色宣講員之一。“我給大家講得最多的,是我們科研團隊咬定創新不放松、團結奮斗開發綠色環保新產品的故事。”梁紅文說,“我平時喜歡買鞋,并不是愛時髦,而是因為不同的鞋底都要用不同品質的熱塑橡膠。我每年要買10多雙各種高端品牌鞋來研究。鞋買回來后,首先試穿鞋的舒適度,然后琢磨鞋底的材料。有時候為了留樣品,價格不菲的一雙鞋就被我剪開。我希望做出世界上舒適感最強的鞋底材料。”
1996年,梁紅文和同事從零起步,在國內率先進行熱塑橡膠SEBS國產化研究。十年磨一劍!2006年,巴陵石化建成投產國內首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萬噸級SEBS工業化裝置。2015年,該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梁紅文作為項目第一完成人專程到北京人民大會堂領獎。
“在未來的道路上,我將以更加高昂的熱情投入綠色環保橡膠新材料新技術開發,為打造具有強大戰略支撐力、強大民生保障力、強大精神感召力的中國石化奉獻智慧和力量。” 梁紅文說。
“憶往昔,老一輩石化人特別能奉獻。我感到老一輩石化人身上,積淀了艱苦奮斗、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寶貴精神財富。”“憶往昔,老一輩石化人特別能吃苦,我記得工廠的澡堂有30個水龍頭,24小時不停歇,職工勞動后就往澡堂跑,好洗個澡換身衣服休息休息接著干、輪班倒。”“憶往昔,老一輩石化人特別能戰斗。當年,建設工地幾乎天天都有鼓舞人心的捷報、喜報,工程建設突飛猛進,也留下了很多傳奇故事……”聽了梁紅文的講述,大家紛紛報以熱烈的掌聲并抒發了心中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