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野一成 吳偉華

我是一個越使力去做,反而越沒有辦法順利成功的人。
我從小學就開始打棒球,在小學和中學的時候,即使沒有太多的練習,也能夠作為正式球員活躍在球場上。但是,當我進入高中之后,情況瞬間逆轉。
我進的高中球隊,每一位球員都是好手。面對這么多的高手,我變得有點焦慮。為了跟上大家的實力,我也開始“夜間練習”,如此拼命練習下,總算得以保住正式球員的位置。但是,球隊里卻有人只是抱著玩玩的心情在打球,也能夠當正式球員,在我看來,著實覺得很不可思議。
更不可思議的是,在我高中三年級的時候,有一位一年級的新生,一進球隊,馬上就搶走我原本的位置。當我知道這件事的時候,心里的感覺是:“我那么努力,但是下場卻如此,這應該已經是我的極限了吧?”在當時,我最熱愛的棒球反而變成我痛苦的來源。而因為太過激烈地練球,我受傷了,我高中的棒球生涯就這樣慘淡落幕。
年輕時,百分之百付出心力卻付諸流水的回憶,可以把它當成是“青春時代的酸甜苦辣”。但是出了社會之后,可就不一樣了。因為已經沒有必要拼死拼活,配合誰的腳步了。自己是“一百米的短跑選手”還是“馬拉松選手”,完全不同。如果馬拉松選手配合短跑選手,一開始就跑得飛快,相信一定也不會有什么好結果。
比方說,有一件事情,你如果拼命做,一個星期可以完成。你選擇怎么回復對方?是心一橫說:“一個星期完成!”或是回復對方:“這個工作請給我兩個星期完成。”然后花10天的時間提早完成它。如果是我,我會選擇后者。
自己花了百分之百的努力,對方沒有感到十分滿意,你所做的努力是沒有意義的。而且,如果你已經花費百分之百的努力,萬一遇到任何狀況需要修正時,你已經沒有余力再去應付了。但是,如果你只花費一半的精力完成,假使遇到問題,你還有一半的余裕可以處理后續事宜。
不要太努力,花一半的精力先做完,再慢慢將它修補調整到最好的程度。這樣的心態是很重要的!
林冬冬//摘自《為什么有錢人先吃最喜歡的菜》,時報文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