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煥霞
液化天然氣(LNG)作為一種比較清潔的化石能源,在車用領域主要應用于重型卡車等重型商用車。在LNG本身環保與經濟性、宏觀政策環境等因素推動下,近年來車用LNG發展比較迅速。
LNG無色、無味、無毒且無腐蝕性,其體積約為同量氣態天然氣體積的1/625,重量僅為同體積水的45%左右。與傳統車用燃油相比,LNG具有清潔環保、安全性強、續行里程長、資源獲取方便等優勢。
環保性助推車用LNG迅速發展。多年來,經濟快速發展與日益嚴重的大氣污染并存,節能減排勢在必行,在交通運輸領域,大力推廣車用LNG燃料是減排的有效途徑。
LNG燃料的經濟性是車用LNG用戶青睞的主要動因。一方面,我國LNG重卡在技術上取得長足發展,在車輛的動力性、經濟性、排放性與可靠性等各方面都有顯著進步,非常適合長途運輸車輛的使用。另一方面,在近年來高油價和物流運輸業激烈競爭背景下,降低車用燃料成本是其降低運營成本重要途徑。預計2025年國內LNG重卡的保有量有望達到150萬輛,而服務于LNG重卡的LNG加注站也發展迅速,預計2025年我國LNG加氣站保有量超過7700座。
雖然LNG重卡保有量迅速增長,但LNG加注站建設較為緩慢,LNG加注站的全國網絡并未形成。截至2019年底,全國LNG加注站不足5000個,一些LNG車輛仍然面臨加氣難的問題。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
政策環境問題。20多年來,國家層面雖然始終堅持能源多元化,積極發展新能源,但在車用新能源發展政策上缺乏連續性,上世紀末支持CNG(壓縮天然氣)加氣站,本世紀以來又先后鼓勵乙醇、甲醇、風能、太陽能、光伏等,不同能源類型不斷進入國家的扶持名單,但扶持政策難以持久。
行業秩序問題。按照國家對天然氣行業放開兩頭、管住中間的總體管控思路,LNG加注站屬于“兩頭”之一,是完全競爭的市場,但并不等于每一個參與者可以為所欲為,而必須依法合規,按照行業規范來運營,政府要加大監督執法力度,營造良好的市場秩序。比如,制定LNG加注站的建設標準、LNG的質量標準及合理定價規則,避免出現LNG質量以次充好、聯手推價漲價擾亂市場秩序、偷稅漏稅引致不公平競爭等。
規范審批問題。建設投運一座LNG加氣站要完成近30道手續,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辦理難度大、時間長,并且需為此支付不少檢測及認證等方面的費用,不少企業建站積極性嚴重受挫。此外,我國LNG資源分布的不平衡、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大,在LNG加注站的審批管理方面存在“多頭管”現象。還有的地方因對LNG加注站不了解,不輕易審批。有的LNG加注站建成后,僅辦理驗收手續、經營手續等就需要花費一兩年時間,嚴重影響投資效率。
價格波動問題。雖然2015年我國已實現天然氣市場化放開,2020年后已實現完全市場化運作,但截至目前,國家尚未形成統一的車用LNG價格機制。各加氣站公司根據氣源價格、汽柴油價格等定價,容易造成各地氣價標準不一、LNG價格急漲急跌。2021年,每噸LNG價格波動幅度很大,最高價是最低價的3.5倍,甚至出現油氣價差倒掛,很多LNG重卡司機選擇停運。
穩定供應問題。目前,國內LNG供應存在地域不平衡矛盾,部分資源依賴進口,存在短期供應緊張、能源總體供需寬松與個別品種區域性、時段性供給緊張并存的問題。根本原因在于儲庫容量不足、儲備體系不健全和LNG工廠數量不足及分布不合理。
雖然我國LNG加注站建設和運營面臨著上述困難,但由于LNG資源自身的環保優勢、續航能力優勢,LNG在交通運輸業預計會進一步擴大應用,LNG重卡規模將繼續增長,LNG加注站也會大量涌現。
能源企業在車用LNG加注站建設問題上,要在以下幾方面積極推進大量、有效的工作。
一、爭取有持續性的政策支持。在國家層面,應把車用LNG、LNG重卡發展作為交通運輸領域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持續不斷支持鼓勵。比如,給予LNG重卡車主、車輛制造企業和LNG加注站建設經營者持續的補貼政策,以調動車主、生產廠家、加注站的積極性,促進LNG重卡車輛制造技術的提升、擴大LNG重卡車輛的應用、加快LNG加注站的建設,使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二、穩定LNG供應。由于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超過40%,必須組織好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同時要在內陸遠離沿海LNG接收站的地區,依托天然氣官網等優化LNG工廠布局、加快LNG工廠建設,以縮短運輸距離,實現LNG資源的就近充足供應。
三、形成定價機制。一方面,要充分發揮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平臺作用,增加國家LNG戰略儲備和調峰設施建設,在必要時發揮調峰功能,穩定LNG價格;另一方面,要參照成品油定價機制,制定天然氣定價機制,盡量將天然氣價格限定在合理區間,避免LNG價格的劇烈波動。
四、做好加注站發展規劃。吸取加油站發展經驗教訓,在國家層面盡快出臺LNG加注站發展規劃,綜合考慮車用LNG發展趨勢、市場需求量和需求區域變化、LNG資源分布和來源渠道等因素,科學合理地制定車用LNG加注站發展規劃,做好總量控制、按需發展,避免過早過多過濫、重復建設、浪費資源。
五、規范加注站審批。行業管理方面,盡快明晰LNG加注站報建審批、經營許可審批等的主管部門和流程,加大對LNG數質量的監督執法力度,堅決抵制以次充好、哄抬價格等不法行為,營造規范有序的經營環境。
六、在加注站建設方面,要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合理布局,避免一哄而上。要利用現有閑置的加油站、CNG站場地進行LNG站建設,以降低初始投資成本,提高抵御經營期間因價格、政策波動帶來虧損的可能性;在車用LNG需求不足或場地條件受限區域鼓勵建設移動式橇裝站,降低建設成本、節約土地和設備投入;努力通過改造現有加油站實現功能轉化發展,以節約土地等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