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涵
(赤峰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國際間貿易往來密切,在“互聯網+”的影響下,跨境電商不斷發展壯大,逐漸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主體形式。跨境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導致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大,因此,高校肩負著為社會輸送專業人才的重大任務。目前,高校商務英語的教學模式相對落后,大學生普遍缺乏實際的英語溝通交流能力,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有待提高。因此高校需要加快電子商務英語的教學改革,著力培養能夠滿足我國跨境電子商務業務運營發展需求的高端人才。
跨境電子商務是信息化時代下新興的國際化交易模式,它促使我國農產品、工業產品等商品更快地銷往世界各地,帶動相關的服務業快速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是將電子商務國際化,因此對掌握英語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對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
目前電子商務英語人才的稀缺,很大程度地限制跨境電商的發展速度。高校作為高端人才的主流培養范圍,應重視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對于商務英語的教學改革也應遵循市場規律。如商務英語教學應著重提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使學生做到所學的商務專業知識和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相結合,培養出更多跨境電商行業需求的優秀人才。
電子商務英語是既包括了基礎英語又涵蓋了商務英語,是兩者的有機融合。電子商務英語的教學內容包括基礎英語的語法、句型等基礎應用,同時增加了商務領域的英語知識和詞匯。如跨境電子商務平臺運營、電子商務平臺信息發布、電子商務付款與糾紛的處理,還包括如何建立電子商務的業務關系、商務談判以及如何撰寫商務信函等相關的英語文書。因此,電子商務英語是基礎英語及專業性的電子商務知識相結合的一門課程,它既能打牢學生英語的基礎又能有效地拓寬學生知識面的綜合性學科。
電子商務英語教學遵循真實性原則,教師應該不斷地積累經驗,發掘真實的電子商務英語案例,并將其運用于日常教學過程中。同時教師應具有一定的電子商務英語交流的經驗,把與國外企業溝通交流過程融匯于課堂之中。電子商務英語主要的專業背景知識有電子商務基礎知識、國際貿易知識及營銷知識等,教師要想教好這門綜合類課程,就需要有跨學科學習的經歷,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傳授給學生知識和技能。
電子商務英語教學要求學生在掌握一定的基礎英語的條件下,重點培養學生英語的語言能力。學生想要學好電子商務英語,首先必須有扎實的英語基礎,例如電子商務英語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只有掌握基礎語言知識在不同場合的表述方式,才能理解英語所要表達的意思,從而增加學生對電子商務英語運用的合理性。其次,培養學生交際能力也是電子商務英語教學的重點,秉承以學生為教學中心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高水平商務交際能力。
電子商務英語的教學目標是面向高校電子商務專業和物流專業的學生進行教學,確保學生畢業步入工作崗位可以將學到的專業電子商務英語知識很好地運用到職業崗位上,突顯學生本身的崗位能力和職業能力,提高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就業水平。此外,電子商務英語教學的另一個教學目標是強調學生對企業、對工作崗位的責任心和服務意識。重點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精神追求以及健康的心理,不斷提高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的英語素養,達到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教學目標。
跨境電子商務是新興專業,高校開設的電子商務英語課程教學模式發展緩慢,通常是填鴨式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將電子商務英語與普通英語語言的教學相混淆,更注重語言知識的講解,而忽略綜合知識的學習和應用,從而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差的現象。在教學投入上,專業教材少。一本好的教材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教授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專業知識。而市面上所銷售的各類商務英語教材中,關于電子商務英語的教材鳳毛麟角,同時與教材同步配備的練習冊、參考書也較少。這種現象反映了我國商務英語教輔資料編寫還不成熟,需要必要的引導。
目前,我國高校的商務英語教師分為兩類:一類是英語專業畢業的教師,他們精通基礎的英語知識,但對于實際的商務操作沒有實踐經驗,只能紙上談兵。對于商務英語的專業知識掌握不夠系統,實操能力不足,商務英語教學的專業性較差,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他們通常注重講授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及語法,遇到專業的商務問題,比如在線詢盤、網上支付、在線物流查詢等專業知識的時,他們教授的知識面變得狹窄,不能給學生提供更多的知識資源。另一類是學習經濟貿易類的老師,這類老師有一定的商務實操經驗,但英語語言基礎較弱。這兩類是目前高校商務英語教師現狀,有待加強師資隊伍,提高教學水平。
電子商務英語的課程設置,應是一個全方位綜合性學科,而目前大多數高校的電子商務英語這門課程,沒有以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課程內容與實際企業的商務英語人才需求相脫離,缺乏專業性、綜合性的人才培養方式。電子商務英語這門課程應該是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更好地體現應用型課程的優勢,各大多數高校在實際教學中存在內容單一的問題,這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有很大的影響。
大多數高校在電子商務英語的實際教學中缺乏創新意識,比如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母語教學,從而導致學生不能自如地運用英語去學習和交流電子商務的專業知識。部分高校尤其是以應用型專業居多的高校,對新形勢下電子商務英語教學改革的全方位思考不足,不能深入地做好校企合作的銜接,電子商務英語實踐應用能力弱。
教學方法的良好運用對于老師傳授學生知識至關重要,好的教學方法不但能夠幫助學生很快地掌握新知識,而且能幫助學生將知識進行延伸和拓展,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國內高校商務英語的教學方法大都集中在基礎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只強調英語語法的掌握,單純的教學生如何將漢語翻譯成英語。這種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個人的實際情況,它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灌輸,缺少師生互動,導致學生只能做到書面翻譯,難以進行商務專業實際交流。
實訓對于商務英語的教學非常重要。電子商務屬于實操類專業,國家提倡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就是將書本里學到的能夠運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去。跨境電商下的商務英語,應該更注重實訓方面的交流與運用。
商務英語教學改革,首先要積極改進教學模式。由傳統型的老師一言堂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模式轉變。在教學的過程中,增加與學生的互動環節和實際的情景模擬環節,讓學生在實踐模擬的過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更扎實地掌握知識,從而得到進步和提高。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強調學生商務交際能力、英語聽力、英語表達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
教材是教學投入的根本。教材的編寫,應考慮到學生層次不同,比如專科生和本科生的不同,職業技校與專業本科的不同,有針對性、具有特點的編寫。根據本科院校的商務英語專業及其他專業需要主修商務英語課程學生英語的語言基礎比較牢固,只是相對缺乏英語語言即口語的練習的特點,所以本科生商務英語教材的編寫,在商務知識的基礎上應不斷加強英語強語言的練習,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
能力過硬、體系完善的教師隊伍,是課程改革、專業長期發展的保障,也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高低。就時代對教師的要求而言,需要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要求教師在掌握專業課程知識和教學方法的同時,擁有一定的社會跨境電商企業的工作經驗。打造具有較好相關企業工作能力的教師,光靠引進新型師資人才是不夠的,更主要的是對現有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組織教師旁聽相關交叉課程或參加專業的名師、教授的講座,以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
另外,校企合作是提高商務英語教師隊伍的必要保障,讓商務英語教師到企業中掛職鍛煉,梳理工作流程,提高實操技能,或定期到企事業單位、外貿公司、海關等與跨境電商相聯系的單位實習和實踐,熟悉其運作環節,提高技術技能水平。這樣教師更能從實際工作出發,優化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實現專業學習和社會崗位的無縫對接。
跨境電商所需要的電商英語人才,與傳統的單一類型的人才是不同的,所需要的是貿易、英語、電商的綜合性人才。要提高學生對電子商務知識、電商平臺程序、企業運營流程、企業管理方法等的了解,不僅要加強實操課程的優化進行,還要實現課程間的交叉教學,培養學生對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消費文化、貿易文化的了解。
在實現交叉學科教學的同時,對核心的專業課程則需要進行整合優化,以培養目標為導向構建更完善的、多元化的課程體系。在課程考核、評價方面,需要更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推進這一目標實現的方法除了加強實操教學,還可以在校內外更多的組織與跨境電子商務英語相關的活動、大賽。推動第二課堂的建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幫助高校更好的完善教學考核、評價機制,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師資建設階段教師水平不足的缺陷,幫助高校循序漸進地進行跨境電商英語的教學改革。
運用好的教學方法,能夠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首先,電子商務英語的教學方法的優化,要加強校企合作,將更多的電商工作實例引入到課堂教學中來,幫助學生對實際工作有更好的認識。推動校企人員合作,加強師資流動,有利于教師在實踐中間理論與實際工作有效串聯,更好地進行教學改革。其次,加強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建設理論與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具體到教學方法,可以利用小組合作學習、任務驅動等方法。教學方法的運用在尊重學生的差異的同時進行適當的情境創造,在學習中給予學生不同的引導,幫助學生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主性,強調并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開設英語角,定期組織學生與校內留學生進行交流,提高英語的口語交際能力。
綜上所述,跨境電商背景下越來越多的電子商務企業對于電子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旺盛,而電子商務英語的人才培養方式與傳統不同,具有獨特的專業性的特點,加快電子商務教學改革已經成為必然趨勢。作為肩負著培養高素質跨境電商人才的高校,必須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堅持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加強各高校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根據社會需求進行教學內容、方法等方面的革新,改進教學模式,優化課程內容,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和相關平臺的建設,以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出發,有針對性的搭建科學的培養模式,加強校企合作,努力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電子商務教學模式,培養出更能適應時代的電商英語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