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平 陳慧玲
(吉林省長春大學 130000)
陳慧玲(1999-),女,河南省新鄉人,碩士研究生在讀,從事數學學科教育、應用統計研究.
基金項目:長春大學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教學改革研究校級重點課題,課題名稱:基于高職學生數學應用創新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課題編號:ZCXJZD21-01.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高職院校設立了數學課程,在進行高職數學教學過程中,所采用的方式仍然較為滯后,整體的流程基本為概念、定理、公式、例題這樣幾個方面,很顯然在這樣的流程中更加偏重于理論上的教學,并未充分的重視引導學生們進行實踐,這樣一來就很難培養學生們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對于學生們的創新創業能力發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礙,同時也不利于學生們的未來成長和發展.所以高職院校在進行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到數學這門課程本身所具備的工具性特征,并和高職院校本身的特點相結合,這樣才能夠真正符合我國當前對于創新人才的需求,這個問題需要高職院校教師去進一步地探索和思考.
如果說知識的力量是無窮的,那么創新創業能力的價值也是不可估量的.高職是學校到社會過渡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重要時期,所以在高職教學中,開展創新能力培養,有助于啟發學生創新思維,鍛煉學生創業實踐能力,為步入社會打下堅實的根基.同時,對于學生成長發展而言,創新創業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無論是到企業應聘就業,還是選擇自己創業,都需要學生具備創新力、創造力,以及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確保學生能夠在社會生存下來.
基于時代發展步伐,高職教育也應該不斷提升和優化,以社會需求為中心,不斷創新教育理念、優化育人模式,才能將教育價值最大化.從高職教育現狀來看,育人目標定位不準確、育人方式過于單一等問題仍然存在,無法實現“學以致用”的目的,也會影響高職教育的發展.因此,以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為核心,開展高職數學教學工作,在夯實學生數學基礎的同時,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推理能力,打破固定的、單一的解題思路限制,讓學生多嘗試、多創新,這樣既可以優化高職教學質量,又能提升高職育人水平,有助于高職教育全面發展.
據調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企業對人才招聘也提出了新要求,即:專業能力+創新能力+創造能力+職業素養,只有滿足這些條件的人,才能在企業應聘中脫穎而出.因此,在高職數學教學中,落實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鼓勵學生大膽提問、勇敢創新,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讓學生享受創新、實踐和挑戰的過程,進而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實踐應用能力.在這樣模式下學習,讓學生養成不畏困難、勇于實踐的心態,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這才是企業發展所需、社會建設所需的創新創業人才.
數學這門學科的特點在于邏輯嚴密,由公式、符號、概念和圖形等多種元素組成,同時這門學科也有著較強的綜合性,與其他的學科有著一定的聯系,所以學生們通過學習數學能夠有效提升自身的思維發散能力、推理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以此來打開學生們的思維禁錮,在解決問題時不再循規蹈矩,讓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和能力得到更好的發展和體現.
實際上相比于解決問題而言,發現問題具備更強的創新性和挑戰性,數學知識本身有著一定的獨特性,可能同一個問題學生們能夠給出多種解答的方法,這實際上是對學生們解決問題和發現問題能力的辨別過程,通過培養學生們的這種能力,能夠提升學生們的思維創造性.目前來看,很多高職院校當中在開展數學教學時都非常重視數學的建模實驗,注重培養學生們的知識理解和探究能力,并以此為基礎來進行創新,讓學生們享受發現和解決問題這一過程的樂趣,這對于學生們的思維發展是非常有利的.
與普通高校不同的是,高職院校在數學教學中更加重視學生實際應用能力的培養,當所學的數學知識和專業知識存在關聯,那么這種區別則體現得更加明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高職院校當中對于課程體系的設計主要是根據職業需求以及能力要素來進行的,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和學生們畢業后即將走向的職業崗位之間進行接軌,所以需要學生們通過學習數學來具備建模、量化以及軟件計算能力,這對于學生們的未來的創新創業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知識素質.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仍然以“教”知識為主,通常講課時間占據整節課的絕大部分時間,學生缺少自主思考和內化的空間,實踐運用時間嚴重不足,這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非常不利.同時,當下的高職數學課堂中,由于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重視度不足,所以教學重點仍然以理論知識為主,且過度依賴“模版化”的教學方案,忽視了學生個體能力的差異,這便導致一部分學生跟不上課堂節奏,課堂學習質量自然也不理想,實踐應用能力也得不到培養.
據調查,當前高職數學教學模式是比較單一的,與學生多元化的培養需求是不符的,長期處于這樣的課堂,會導致學生過度依賴教師,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得不到培養,并且養成學習不主動、不積極的壞習慣,影響了數學教學質量.同時,傳統教學模式下,知識內容比較單一,通常是以課本教材為主,忽視了知識領域的拓展和運用,導致學生無法將學科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不懂得如何運用所學知識,更不懂如何創新運用了.
基于高職教育要求的提高,高職教學資源配置也應該進一步優化,如教學設施、師資資源等,這樣才能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奠定基礎,有序推進高職教學工作開展.目前,從高職現有的教學資源來看,實訓基地匱乏、教師資源短缺問題尤為突出,滿足不了學生培養需求,甚至還影響了高職發展進程.
創新數學教學理念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素質教育背景下,鼓勵學生全面發展、個性化發展,強調“理論+實踐”的育人模式.高職數學教學中,創新人才培養理念關注學生的理論知識、實踐應用能力培養,重視學生學科興趣培養,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勇敢創新,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基于數學學科本身而言,數學知識的實用性強,常被應用到生活中、工作中,因而在高職數學教學中,應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中心,重構數學教學內容,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科的價值,強化學生的應用思維,鍛煉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因此,在創新創業視域下,要將數學知識與專業緊密結合,使專業、數學和職業三者高效融合,最大程度發揮數學課堂的價值,為學生創新創業服務.
現階段,高職數學課堂以校內為主,教學模式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基于這樣的教學環境,雖然能夠滿足理論知識教學,但卻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滿足不了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需求.因此,根據人才培養需求的變化,創新數學教學方法,如競賽式課程、探索式課程和創意課程,充分鍛煉學生各方面能力,為創新創業教育奠定基礎.例如,在競賽式課程中,設計一些難度不一的競賽題,既要覆蓋課堂所學知識點,又要有一些新知識,且難度等級不同積分就不同,然后將學生分為多個競賽小組,讓其自主選擇挑戰某一難度等級.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小組會積極討論商量,先結合自身數學能力,選擇難度適中的競賽題,然后再慢慢進攻難度更大的競賽題,不斷突破自身的能力局限,以達到鍛煉能力、鍛煉思維的目的.
對于數學課程進行評價不但具備了鑒定和監測的效果,同時也能夠更好的促進教師的教學功能改進以及學生們的良好發展,在對考核方式進行改革的過程中,應該遵循定性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并從基礎模塊、應用模塊和拓展模塊這幾個方面來對學生們進行考查.而考核的方法則是包括了實驗、開卷閉卷、答辯、論文報告等方式,對于考核方式進行改革的主要目標在于讓學生們具備更強的問題解決能力,同時也包括了合作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等等,這些能力對于學生們的未來發展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作為高職院校數學教師,應該將創新創業意識培養融入到教學當中,及時了解學生們的實際需求以及數學發展前沿知識,有效將數學知識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在一起,讓高職數學能夠真正的實現增值.
總而言之,以高職數學課堂為中心,落實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讓學生通過學習數學知識,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通過開設競賽課、探究課,鍛煉學生實踐應用能力、創新創造意識,推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基于創新創業視角,創新教學理念、豐富課堂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全面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