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欣宇
( 杭州電視臺影視頻道,浙江 杭州 310000)
宋韻文化是中華文化的寶藏,對后世中國乃至周邊國家與地區均有著深遠的影響。近年來,宋韻文化作為浙江的重要文化標識受到了高度重視,文化工作會議提出“宋韻文化傳世工程”,更是將宋韻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數字化時代,宋韻文化作為一種文化資源,為文化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時代內涵,而新媒體技術的誕生更是成為宋韻文化創新發展與傳承的核心動力[1]。新媒體背景下,對宋韻文化進行探索與發展能夠領略宋人藝文之風雅,充實心靈世界,為新時代的韻味杭州注入歷史智慧。
“韻”字有“風味”“趣味”之意,側重于物質感受,如斗茶、插花、焚香等,因此對宋韻文化的品味可從生活美學層面著手。“韻”字也可解讀為“氣韻”、“神韻”,側重于藝術感受,如琴棋書畫,宋人的風雅文藝需要從藝術審美層面進行探究。宋韻文化涵蓋了宋朝歷史脈絡、風土人情、民俗習慣、文學藝術、社會運行、發明創造等多個方面,其核心內容可以總結為生活與藝術[2]。宋代生活美學與藝術風雅使得宋韻文化獨樹一幟,成為中華文化璀璨的瑰寶。宋韻文化與宋文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宋文化包羅萬象、良莠并存,而宋韻文化則是宋文化的優秀部分,其所呈現的內在精神與時代內涵延續至今,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宋韻文化集中體現了物質之韻、匠心之韻、秩序之韻、智慧之韻、審美之韻等,形態豐富多樣、根脈深遠、蔚然成風,兼具文化創造價值與歷史意義,是兩宋文化的精髓,呈現出時代獨特風尚,在中國古代歷史中屹立不倒。
宋韻文化精神實質傳承是宋韻文化發展的主要方向,基于紛繁、多元的斑斕韻致,宋韻文化中呈現出的時代特質與民族精神至今影響著每一代人,在當今仍有著較高的傳承價值。
中華民族是崇尚和諧的民族,自古以來便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與“四海一家”的民族精神。祖國的統一與完整是中國歷史主流趨勢,同時也是每個中國兒女共同利益的根本保障。宋朝時即便在宋、遼、夏、金多政權分庭抗禮下,各政權也堅持華夏認同的政治前提,以華夏正統地位自居[3]。在華夏正統語境下各政權展開內聚運動。作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發展的關鍵時期,遼宋夏金體現出了明顯大一統趨勢,奠定了多民族國家走向成熟的政治、文化及民族基礎。在今天各民族依然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共同維護中華民族統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兩宋時期,社會經濟發展及文化政策相對寬松,與其他歷史朝代相比,宋朝帝王對文人有著較高的重視,不僅善待文人,而且在治國方面還出現文治取向,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與文化的繁榮。除帝王的重視外,宋朝的多元包容還與如下因素有關:唐末五代,以血緣為紐帶的舊式宗族組織崩潰后,宋皇朝恐驕兵悍將顛覆政權,因此對武備進行壓制,并與士階層建立合作[4-5]。北宋王朝成立后,面對內憂(朝內結黨營私)外患(北方強敵入侵),無暇顧及文化事業,思想、學術、藝術、文學等處于相對自由的發展環境中,文化政策寬松,迎來了發展契機。多元文化并存、包容的政策環境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文人士大夫能夠進行更好的文化創新,對于宋韻文化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動作用。經濟、文化全球化的到來,使得中西文化交流與聯系更加密切,應以開放的心態面對中西文化的融合,引入文明的元素,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作為宋代文化的核心,宋代儒學對于兩宋思想塑造、社會文明發展起到重要的引領作用,對學術的社會功能給予了高度重視,學者受到了關注,其在社會改造中的參與為宋韻文化的積極發展奠定了基礎[6]。當前,我國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促進共同富裕,大力發揮文化工作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作用與價值,在村鎮開展文化禮堂建設,城市注重社區文化創建,不僅能夠豐富民眾的精神世界,而且能夠實現文化空間再度創造。思想文化的創新應順應時代發展,與民間社會發展相符,通過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科技等多個方面建立全方位思想體系,發揮社會建設及文化創新的作用,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必經之路。
浙江在宋韻文化形成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以浙江杭州為例,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經濟富裕,這些都為宋韻文化的形成注入了豐富的養料。南宋在杭州建都,在皇權籠罩下,南宋生活風尚不同凡響,同時也為文學藝術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審美趣味得到發展,至今浙江人們生活仍能夠看到南宋的遺風流韻。杭州與宋韻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兩宋開放融合、創新發展的環境形成了杭州獨特的城市文化,其文化交融則為杭州注入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社會生活習俗[7]。宋韻文化已經成為浙江文化的標識,情感有依托,文化資源有跡可循,對宋韻文化傳承發展也是豐富浙江傳統文化底蘊的必然選擇。
作為互聯網信息時代的產物,數字技術推動了全球范圍內信息傳輸技術的變革,諸如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體平臺應運而生,其被作為第五媒體,呈現出快捷性、便利性、實時性等特點,且能夠實時互動,形成了新的產業群,與此同時新媒體經濟這一概念也進入大眾的視野,其主要特點如下:
第一,作為一種整合經濟模式,新媒體不僅實現了內容的數字化,而且傳播媒介也得到了進一步升級,打破了傳統媒體的形態壁壘及時間、空間限制,實現了文字、視頻、圖片等的有機整合,可跨行業進行合作,并逐漸形成規模化效應[8]。
第二,新媒體傳播方式呈現出扁平化的特點,信息傳播速度快,能夠直接從信息發布者傳送到接收者,且傳播主體既可以作為信息的傳播者也可以作為接收者,網絡社群價值不斷增長,稀缺資源實現了利益最大化。
第三,降低了產業運營成本。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新媒體開發成本及硬件成本均降低,尤其是手機移動終端的普及更使得受眾在信息發布方面享受同等的權利,每個人都可以是一個自媒體,發表自己的所感、所聞。在這一背景下,文化產品得到了豐富與發展,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結構。
當前,浙江杭州積極踐行“八八戰略”,致力于杭州宋韻文化窗口的打造,力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文明建設先行者,而文化建設在共同富裕、社會發展征程中發揮著決定性作用。宋韻文化集中體現了浙江優秀的傳統文化精神內涵與時代精髓,為推動宋韻文化發展,各地紛紛創辦了宋韻文化藝術節目,為宋韻文化增添了持久的、深沉的動力。
如杭州舉辦宋韻文化節,以“桂香入杭城,綺夢回千年”為主題,節目上以錢塘江畔作為啟幕,在觀眾面前展現了絢麗多彩、詩意盎然的畫卷,呈現出古今交融、具有濃郁國風色彩的文化盛典。
浙江衛視創辦的《妙墨中國心》,以書法中的五大書體為切入口,錨定筆鋒之下的妙墨故事,在內容表達方面有妙筆、有墨韻。節目在設計上展現出強交互屬性,通過“妙墨賞習屋”、解墨人、尋墨人等設計,尋找書法藝術與當下連結、與年輕人溝通的方式[9]。節目還舉辦了“書寫中國心”的網上征集活動,并推出了周邊產品“墨咖”,走出大屏讓書法與觀眾搭建起交流通道。節目在呈現書法藝術美學精神的同時,還引入了書法作品背后的故事,如“米芾學書”,在傳播書法藝術的同時,了解宋韻文化。節目藝術價值高、觀感強、內涵豐富,為宋韻文化發展傳承注入了當代能量,使得書法藝術在熒屏上煥發出生機與活力。
再如虎年春晚的音舞詩畫《憶江南》,寄情于江南詩情畫意、歌頌中華大好河山,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江南地區的富春美景、山水寫意,融入了油紙傘、漁舟水渚等元素,使觀眾享受了美輪美奐、內斂大氣的視覺盛宴,同時勾起了海內外中華兒女魂牽夢繞的愛國、思鄉之情。宋韻電視節目的創辦體現出的是國家與社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關注,讓千年宋韻在新時代“流動”起來,“傳承”下去。
1.宋韻節目光影實景演出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宋韻文化與文旅業逐漸融合,二者相互滲透,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打破了傳統產業各自為陣的局限,有利于不同產業體系的延伸。如舞蹈《只此青綠》成為了今年春晚最靚麗的節目,播出后迅速刷屏。舞蹈以北宋名畫《千里江山圖》為創作背景,通過靜待、望月、垂思、獨步、險峰、臥石等情景完美演繹了宋代的繪畫藝術,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藝術熏陶。再如《大宋·東京夢華》,其采用水上實景演出的方式,在高科技支持下,再現了北宋京都的繁榮景象。杭州夜間文化盛行,多數景區夜間都有燈光秀,借助4D成像技術與建筑投影等,呈現出宋代建筑之美。利用聲光電設備進行光影實景演出,能夠使得人物與景融為一體,在觀影交錯中夢回宋代,感受現代科技與宋韻文化碰撞的火花。
2.宋韻文化的動漫藝術形式
作為新型文化傳播載體,動漫具有形象可視化的特點,為大眾喜聞樂見,在文化傳承中能夠縮小民族差異與語言、文字障礙,其夸張的視覺表現力與藝術手法能夠直擊心靈。杭州推出了“宋韻紅盟”,打造宋韻IP形象“小清”是清波街道在探索宋韻文化傳播過程中的創新嘗試,依托宋服概念,結合宋代名人形象,設計出了一系列宋服版的“小清”動漫形象,用來表達清波街道過去和現在的故事。在視覺化演繹的基礎上注入人格化的設計,讓“小清”的形象豐滿而立體。“小清”的形象種類還得到了細化,目前原創的有立繪、Q版形象、專屬造型、主題表情包等系列內容,接下來還將進一步推動IP的各種周邊開發和應用[10]。
3.宋韻文化虛擬展覽館
新媒體技術支持下,二維、三維空間將傳統藝術呈現及發展推向了一個新的高潮,通過數字化呈現虛擬展覽館,不僅能夠豐富人們的視覺體驗,而且能夠引起觀眾在觸覺、聽覺及情感等方面的共鳴。宋韻文化發展也可以借鑒3D莫高窟的表現形式,將杭州六和塔及其他建筑轉化為數字化立體形式,將建筑作為形體,注入文化靈魂,觀眾只需載上3D眼鏡,便能夠真切領略到宋代景點,不再是冰冷的蠟像與單一的建筑,而是走動的手舉長槍的將士、繁榮的宋朝街道,豐富觀眾的體驗。
4.移動媒體在宋韻文化傳播中的應用
在新媒體技術支持下,宋韻文化不單單通過電視媒體、廣播及報紙進行傳播,新媒體平臺為宋韻文化傳承發展拓寬了更多的渠道。杭州電視臺的《宋讀杭州》系列短視頻、方志館的《四時幽賞》都在新媒體平臺得到了不錯的傳播,同時,通過抖音等平臺發布南宋御街、太廟、八卦田、皋亭山等宋韻景點相關視頻,吸引了一大批游客打卡,宣傳“遇見宋韻”的文化活動,鼓勵用戶評論、參與,掀起了一股宋韻熱,對于宋韻文化傳播有著推動作用。
南宋臨安城曾成為宋代夜間經濟的一抹亮色,素有“不夜之城”的稱號,繁華程度可想而知。基于這一歷史溯源,可以對杭州夜間經濟品牌塑造進行有益的探索。南宋御街以宋韻文化作為背景,打造集旅游、購物、美食、文化為一體的步行街,充分展現宋韻文化的特點,挖掘宋韻文化的經濟潛能。在宋韻文化品牌的引領下,可以引入茶文化、插花文化及宋詞樂舞等元素,豐富現有的夜間經濟形式,將宋韻文化與現代時尚都市圈相結合,形成國際級生活地標商圈,提升宋韻文化的影響力。
宋韻文化與浙江關系緊密,是浙江歷史發展的情感寄托,是浙江獨特的文化標識,在宋韻文化發展傳承中,應緊跟時代發展潮流,對宋韻文化資源內涵進行充分挖掘,牢牢抓住新媒體技術帶來的機遇,實現媒體融合發展,讓更多人感知古今交融的文化之美,千年宋韻的當代價值才會不斷得到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