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溪縣畜牧水產事務中心(416100) 李建林
瀘溪縣作為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退捕縣,主要禁捕退捕范圍為沅江、武水河段101千米,于2020年11月底全面完成禁捕退捕任務,全縣專業捕撈漁民160戶245人全部退捕上岸。2021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暫定“十年禁漁”。
2020年以來,瀘溪縣確定“十個清零”目標,系統推進禁捕退捕:一是退捕漁民漁船、網具清零;二是涉漁“三無”船舶全部處置清零;三是退捕漁民政策兌現清零;四是退捕漁民就業清零;五是困難漁民低保清零;六是漁民信訪問題清零;七是非法捕撈清零;八是違規垂釣清零;九是野生漁獲物銷售清零;十是違規漁具銷售清零。
截至2021年底,瀘溪縣全部實現退捕漁民漁船、網具拆解清零,各項退捕政策兌現清零,符合條件、有就業意愿的漁民就業清零,符合條件的困難漁民低保清零,并一直保持了退捕漁民“零上訪”。關鍵性工作就是結對幫扶,持續做好退捕漁民跟蹤服務。一是分配退捕漁民到相關單位,規定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與退捕漁民實行結對幫扶。二是結對幫扶干部每年必須上門走訪2次以上,平時電話聯系,重點對退捕漁民政策兌現、就業創業、子女就學、住房解困、困難救助等合理要求及時進行協調解決,做到了“退得出、穩得住、不反彈”。
嚴格禁捕,就是要實現非法捕撈清零、違規垂釣清零、“三無”船舶清零。為實現這些目標,瀘溪縣實行“三網聯動”。一是織密網格化“管理網”。以鄉鎮、村為單位劃分禁捕網格,網格長、網格員與河長制的河長統一一致,明確禁捕職責。二是建設智慧漁政“監控網”。投資500余萬元,在沅江、武水重點水域及縣內溪河建設64個監控點,聯網公安局、水利局,聯通網格長、網格員手機終端,實現全流域、全天候、全覆蓋智慧監控。三是嚴格三級聯動“執法網”,做到縣鄉聯動、部門聯動、鄉鎮聯動。2021年,瀘溪縣開展聯合執法58次,行政立案查處7起,刑事立案查處6起,真正管住非法捕撈和違規垂釣。
一是嚴格實行水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凡在農貿市場經營水產品的業主,均需提供供貨證明。二是嚴格實行水產品經營主體備案管理制度。瀘溪縣市場中心和各鄉鎮對經營水產品的商家實行備案管理。三是嚴格實行水產品采購登記制。各餐飲店及超市采購水產品,必須詳細填寫供貨證明并保存3個月以上備查。四是實行明察暗訪。縣市場監管局按月對餐飲店及超市進行明察暗訪,凡發現水產品證物不符、來源不明或來源不實的,嚴格依法查處。五是嚴格電商平臺監管責任制。縣市場監管局、商務局對電商平臺宣傳、售賣“野生魚”等非法捕撈漁獲物的行為加強監管,及時查處違法違規信息,終止平臺服務。
一是嚴格實行水產養殖戶購買漁具申請審核制。需要購買漁具的養殖戶需向所在村的村委會提出申請,填寫《購買漁具申請表》,經審核同意后,方可到縣內漁具店購買所需漁具。二是嚴格實行漁具銷售實名登記制。漁具店凡銷售合規漁具,必須查驗并留存《購買漁具申請表》,無申請表一律不得售賣漁具,漁具銷售店需建立銷售臺賬。三是嚴格實行漁具銷售監管責任制。執法部門按月檢查漁具店銷售臺賬,發現違規銷售行為,及時依法查處。四是嚴格實行非法捕撈網具溯源追查制。各部門和各鄉鎮查處非法捕撈,一律溯源追查網具來源。屬漁具店違規銷售網具、自己非法捕撈或水產養殖戶外借網具的,一律移交執法部門依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