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寒,劉乘光,徐巧茜,鄭景輝
目前心血管疾病死亡占我國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1],近年心血管急重癥的發病率和病死率呈顯著上升趨勢且日益年輕化,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功能、結構出現異常是導致心血管急重癥發病的主要因素之一[2],早期對患者進行病情判斷并及時治療,可明顯改善患者預后,因此,盡早評估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及時診斷治療是改善預后的關鍵,但現有的篩查手段敏感度和特異度已備受質疑[3-5]。隨著基因組學的迅速發展,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吸引了學者們的目光。人類的microRNA幾乎參與所有病理和生物過程,在人體細胞的生長發育、增殖分化、維持體內平衡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6-7],且microRNA具有穩定的組織和細胞特異性,這為冠狀動脈病變的早期預測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血清microRNA-133(miR-133)是研究者們著重關注的對象,血清miR-133具有調節抑制心肌肥大、抑制心肌纖維化、抗心肌凋亡、調控血管內皮細胞等作用[8-9],且與心血管疾病進展過程存在一定的相關性[10],但不同研究對于兩者相關性強弱的結果差異較大,且缺乏相關的系統回顧和總結,因此本研究對目前所能收集到的所有關于血清miR-133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相關性的臨床研究文獻進行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以求為臨床提供高級別的循證醫學證據,報道如下。
1.1 文獻檢索策略 使用計算機檢索中國知網、萬方醫學網數據庫、維普數據庫、中國生物醫學數據庫及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EGO數據庫。檢索研究文獻時間限制為數據庫建庫到2022年8月,以“microRNA-133”“miRNA-133”“miR-133”“冠狀動脈”“冠脈”為中文檢索詞。以“miR-133”“miRNA-133”“microRNA-133”“Coronary Vessels”“Coronary Arteries”“Coronary Veins”等為英文檢索詞。其中PubMed數據庫的檢索策略為(("mir-133"[Title/Abstract]) OR ("miRNA-133"[Title/Abstract]) OR ("microRNA-133"[Title/Abstract])) AND ("Coronary Vessels"[Mesh])。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研究的類型為觀察性研究;(2)研究對象明確為冠心病診斷(性別、年齡、國籍等均不限);(3)必要數據未缺失。排除標準:(1)重復發表文章;(2)文獻類型為綜述、Meta分析、學位論文;(3)研究設計與本研究不符。
1.3 資料提取與文獻質量評價 利用Excel 2007提取文獻主要數據,由2名研究者獨立進行提取,內容包括:研究作者、發表年份、地區、RNA編碼、主要研究對象、樣本例數、年齡、評價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工具、相關系數。如遇到意見分歧,則通過討論或由第3名研究者分析后決定。納入的研究采用紐卡斯爾-渥太華量表(NOS量表)進行質量評價[11],評價量表涉及干預對象的選擇、可比性和結果測量三方面,滿分為9分。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RevMan 5.4.1軟件進行Meta分析,χ2檢驗進行異質性檢驗,當異質性檢驗結果提示P>0.1,I2<50%時,選擇固定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當異質性檢驗結果提示P<0.1,I2≥50%時,選擇隨機效應模型進行Meta分析。最后運用STATA 15. 1軟件進行Egger's檢驗進一步判斷納入文獻是否存在發表偏倚,若Egger's 檢驗提示P>0.05,則說明原始文獻不存在發表偏移。為保證本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將納入文獻中不同相關系數均換算為Summaryr值來綜合評價血清miR-133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之間的相關關系及相關程度[12]。Summaryr絕對值的取值范圍在0~0.2表示相關性極弱,0.2~0.4表示相關性弱,0.4~0.6表示中等程度相關,0.6~0.8表示強相關,0.8~1.0表示極強相關。
2.1 納入文獻基本特征及質量評分 共檢索出526篇文獻,根據文獻納入與排除標準閱讀文獻后,本研究最終納入11篇文獻,其中包括中文文獻9篇,英文文獻2篇,合計共有1 605例受試者。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及NOS量表評價得分見表1。

表1 納入文獻的基本特征及質量評分
2.2 Meta分析結果
2.2.1 血清miR-133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相關性:納入的11項研究采用隨機效應模型Meta分析,結果顯示,Summary Fisher'sZ=0.60(95%CI0.41~0.79)。逐一剔除各研究后Summary Fisher’sZ值未見明顯改變,提示Meta分析結果比較穩健。將Summary Fisher'sZ值運用公式換算為Summaryr值,計算得出Summaryr=0.537,說明血清miR-133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呈中等強度正相關,見表2。
2.2.2 不同亞組分析對相關系數的影響:亞組分析結果顯示,當研究的樣本量小于100時,相關系數要低于樣本量大于100例數的研究;使用不同評價工具對冠脈病變程度進行評估對Meta分析結果和相關系數影響不大;編碼miR-133a與編碼miR-133的相關系數差別不大。見表2。

表2 Meta分析結果匯總表
2.3 發表偏倚檢驗 使用STATA 15. 1軟件進行Egger's檢驗評價納入文獻的發表偏倚并繪制漏斗圖,見圖1。檢驗結果提示P=0.246,各項研究在漏斗圖中的分布大致對稱,可以認為所納入分析的文獻存在發表偏倚可能性不大。

圖1 血清microRNA-133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相關性研究的漏斗圖
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miR-133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相關系數為0.537,說明血清miR-133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呈中等強度正相關,血清miR-133表達水平越高,冠狀動脈病變程度越重。這可能是由于miR-133在血清內表達水平上升,有利于炎性因子釋放進入血液,機體產生炎性反應,誘發了血栓性靜脈炎,進一步促進了血栓形成[24-25]。提示血清miR-133有可能適合作為臨床用于輔助判斷ACS患者冠狀動脈病變嚴重性的一項生化指標,可利于預防和早期干預冠狀動脈病變[26]。本研究進行亞組分析后發現,當研究的樣本量小于100例時,相關系數要低于樣本量大于100例的研究,可能是樣本例數不足帶來的差異。使用不同評價工具對冠狀動脈病變程度進行評估對相關系數有一定的影響,本研究納入的文獻中用來評價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評價工具有Gensini評分、SYNTAX評分、冠狀動脈3D-CT成像及冠狀動脈鈣化積分4種。Gensini評分反映的是斑塊的負荷情況,SYNTAX評分則綜合考慮了冠狀動脈的優勢分型、病變所在的部位、冠狀動脈狹窄的程度及病變特征,反映的是斑塊的類型及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復雜程度,冠狀動脈3D-CT成像可直觀地判斷冠狀動脈是否有管腔發育異常、鈣化及管腔堵塞的情況,冠狀動脈鈣化積分是應用CT對冠狀動脈整體的鈣化程度進行量化評估。4種評價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工具均可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程度進行評價,臨床中可根據不同的需要選擇不同的評價方式。本研究還發現使用Gensini評分的研究得到的相關系數要明顯大于使用SYNTAX評分研究,其余2種評價工具納入文獻的數量較少,故研究結果可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這提示在以后的研究中要注意完善研究設計,謹慎選擇評價工具。miR-133a、miR-133a-3p、miR-133b都屬于miR-133的亞型,本研究顯示,miR-133a水平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相關性較其他更強,故相較于其他亞型,miR-133a可能更適合用于對冠狀動脈病變程度的預測。
本研究的局限性:(1)本研究納入的文獻均采用了Pearson相關系數進行分析,方法學單一;(2)納入文獻量較少,結果可能存在一定偏差;(3)雖然進行了廣泛的檢索,仍不能排除潛在發表偏倚。
綜上所述,血清miR-133與冠狀動脈病變程度呈中等程度正相關,血清miR-133表達水平越高,冠狀動脈病變程度越重。血清miR-133水平有可能作為臨床輔助判斷冠心病患者冠狀動脈病變嚴重性的一項生化指標,作為預防和早期治療冠心病的生物標志物之一。但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一種由多種基因、多種因素共同參與的疾病,因此miR在臨床預測冠心病方面的應用仍需不斷地研究與探索。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聲明無利益沖突
作者貢獻聲明
陳楚寒:提出研究方向,設計研究方案,分析數據,撰寫論文;劉乘光:設計研究方案,資料收集整理,分析數據;徐巧茜:資料收集整理,分析數據;鄭景輝:設計研究方案,分析數據,論文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