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陰云籠罩中華大地。盛世夢醒,百姓悲鳴。鴉片的罪惡侵襲民族的尊嚴,炮火的無情殘害百姓的生命。但是,在黑暗中,還有那天空中的啟明星,指引著中華民族的未來!林則徐虎門銷煙,喚醒了中華民族的英魂;關天培勇抗英軍,燃起了中華兒女的血性。他們頑強抵抗西方的侵略,維護民族的尊嚴!

1 18世紀末,清道光年間,英帝國勾結腐敗的清朝官吏,將大量鴉片運到中國來。一艘艘煙船經過珠江口的虎門,駛進內地。

2 1838年冬,道光皇帝特命湖廣總督林則徐為欽差大臣,赴廣東查禁鴉片。他主張嚴禁鴉片,堅決抵抗西方侵略,維護中國主權和民族利益。

3 1839年6月3日,是林則徐奉旨銷煙的日子。天剛破曉,虎門海岸上便擺滿了盛放鴉片的煙箱,一箱挨一箱。人們打開木箱,將煙土倒進池子里和石灰混在一起來銷毀鴉片。此舉大快人心,但也惹怒了英軍。1840年6月英國在美、法兩國支持下發動侵華戰爭,史稱“鴉片戰爭”。

4 林則徐在廣東一邊禁煙,一邊積極備戰。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全力支持并協助林則徐禁煙、銷煙。在敵人即將進攻之時,他大義凜然地站在炮壘高地,面容堅毅,虎視前方,顯示出中國人民反抗侵略的意志。

5 戰斗開始了,在炮壘外,英軍爬上山崗,咆哮著沖了過來。將士們毫不示弱,個個奮不顧身,與攻入炮臺的英軍廝殺。

6 英軍氣焰囂張,炮壘硝煙彌漫,將士們堅守著最后一門火炮,頑強戰斗,毫不畏懼。

7 清軍的英勇之舉鼓舞了百姓,1841年5月30日清晨,廣州城郊三元里等地的數千民眾高舉著抗英大旗,手拿著各式武器,加入了抗英的隊伍。

8 “鄉親們,殺洋鬼子啊!”人們呼喊著口號,如排山倒海般沖向英軍隊伍,嚇得英兵如喪家之犬,四下竄逃。民眾的義舉譜寫了一曲軍民共同抗擊侵略者的壯歌。鴉片戰爭,英國用堅船利炮打開了清朝閉關鎖國的大門,但打不散的是中國人民英勇反抗侵略的堅強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