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正值廣播電視技術迭代之際,廣播電視IP化正如火如荼,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進一步推進,隨之而來的就是大規模設備更新升級換代,意味著廣播電視臺購買設備的需求很高。
專業公關和營銷公司Bubble Agency新調查發現,廣電和傳媒技術購買決定受尋找誠信和開放的廠家推動。該調查顯示,買方會優先選擇他們可信任的廠家的滿足當前要求的產品,而當對廠家有信心、項目風險較低時,他們還愿意多掏錢。
在調查中,17%買方認為有清晰的產品開發路線圖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只有10%廠家認為這是最重要的因素。這差距很大,而如果產品、銷售和營銷團隊緊密合作,廠家的市場溝通可以幫助縮小這一差距。
盡管優先考慮誠信且能夠履行承諾的廠家的產品,調查受訪者分享了多個潛在供貨商夸大產品性能和交付能力的例子。不管這是有意的,還是由于對自己的產品缺乏了解,這些廠商都陷入困境——導致了不可挽回的信任危機。
產品功能和公司資質對買方來說是同等重要的,廠商的市場溝通人員應一樣重視它們。買方認為光說是不夠的,他們還希望看到廠商能夠說到做到的證據,而參考顧客的電話調查等因素在決策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雖然社會責任因素(如減少碳排放等),在決策考慮因素中排在較低位置,但它們仍然是購買過程的重要部分。
其它調查結果還包括:技術決策者越來越希望將自助概念驗證作為其購買過程的一部分,青睞擁有簡單直觀產品的軟件即服務(SaaS)廠商;后疫情時代,面對面商談重回議程,最重要的是,買方希望直接與產品經理、工程師和開發人員密切接觸;協同工作和共同開發項目的重要性正在上升,這要求買賣雙方之間有強烈的文化認同。
可以看到,對于廠商來說,產品技術先進可靠且面向未來設計固然重要,另一方面要以誠信為本,不能夸大其詞,兌現承諾,有優質的售后服務,買賣雙方建立互信,才可以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中帶來巨大的聲譽和經濟利益,實現雙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