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6日,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在中亞歷史名城撒馬爾罕舉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并發表重要講話,全面、系統總結了上合組織不斷發展壯大的成功經驗,強調在當前國際環境的復雜變化當中要繼續秉持“上海精神”,不斷深化各領域多邊合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建議,明確了未來的目標和任務,體現了中方對上合組織的獨特貢獻。
特殊背景下召開的歷史性峰會
撒馬爾罕峰會是上合組織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盛會,影響深遠,備受矚目。上合組織成員國領導人簽署并發表了《撒馬爾罕宣言》,會議發表了關于維護國際糧食安全、國際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維護供應鏈安全穩定多元化等多份聲明和文件,批準成員國睦鄰友好長期合作條約未來5年實施綱要等一系列決議,為未來一個時期上合組織框架內的合作做出規劃,強調要發揮上合組織的獨特作用,為地區的發展和穩定保駕護航。
當今的世界正經歷一個動蕩變革的重大考驗,百年變局、新冠疫情、局部沖突等多種挑戰累積疊加,大國間的地緣政治博弈不斷升級,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發展赤字與和平赤字凸顯,上合組織所在地區的情況更為復雜,內外矛盾交織,各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面臨很多現實的困難,需要加強團結協作,共克時艱。在人類社會的再一次站在十字路口、面臨困難選擇,在全球化遭遇逆流、冷戰思維和集團政治回潮的特殊背景之下,上合組織作為全球和地區事務中重要建設性力量,能夠發揮的作用更加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和期待。
面對復雜的地區內外環境,本次峰會討論的議題、涉及的領域更為廣泛,上合組織也被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習近平主席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之前專程前往中亞,參加此次上合組織峰會,也體現了對這一地區性多邊機制的高度重視。
打造更加緊密的地區命運共同體
上合組織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中國作為創始成員參加的區域性國際組織,中國因此在其中扮演了非常特殊的角色,提出了很多推動上合組織組織發展的新構想。中方各項倡議中,最重要的是習近平主席在2018年6月青島峰會上提出的構建上海合作組織命運共同體的新主張,2020年疫情肆虐的情況下中國領導人又在當年的上合組織峰會上,提出要打造衛生健康共同體、安全共同體、發展共同體和人文共同體等重要主張。
構建地區國家命運共同體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首先要加強政治上和戰略上的溝通,形成發展合力;其次要不斷夯實多邊合作的物質和人文基礎,形成有力支撐;再次要建立靈活、有效的平臺和機制,形成伙伴網絡。
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是順應歷史潮流的重大舉措,是成員國共享發展成果的必由之路。撒馬爾罕峰會上,習近平主席特別指出,古絲綢之路為亞歐大陸商品物產大流通、科學技術大傳播、思想觀念大碰撞、多元文化大交融作出巨大貢獻,也為上合組織國家實現和平與發展、共建命運共同體提供了豐富的歷史啟迪。構建上合組織命運共同體是對當代國際關系的一大理念創新,同時也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各個領域同步推進,多輪驅動,彼此呼應。
推動發展戰略和地區倡議對接
上合組織現有8個成員國,伊朗也很快將成為新的正式成員,經濟體量和地理空間不斷擴大,已經成為實際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潛力最大的區域組織,成員國發展水平、資源稟賦、地理位置和文化傳統差異巨大,對自身的外交定位同樣各不相同,制定中長期戰略也是基于本國的實際情況。為避免成員國的戰略和倡議出現競爭、對沖等問題,中國領導人審時度勢,提出對接合作的全新合作模式,可以有效化解矛盾,有助于優勢互補,實現共贏。
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哈薩克斯坦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歡迎,包括上合組織的成員國,積極推動本國的發展戰略與“一帶一路”實現對接。撒馬爾罕峰會上,習近平主席明確提出,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推動倡議在本地區落地生根,助力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中方建議落實好峰會框架內通過的貿易和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維護供應鏈、科技創新、人工智能等領域合作文件,繼續加強“一帶一路”倡議同各國發展戰略和地區合作倡議對接,拓展小多邊和次區域合作,打造更多合作增長點。
中國領導人在此次峰會的講話表明,上合組織可以成為“一帶一路”框架下各國發展戰略對接的重要平臺,為成員國之間實現互聯互通消除障礙,提供保障。上合組織經貿合作的目標是實現貿易和投資的便利化,加強運輸領域合作,擴大本幣結算,已經啟動了多個部長級會晤機制,未來可以進一步促進資源要素有序流動,實現區域經濟融合發展。通過戰略與倡議的相互對接合作,可以不斷激發各國經濟增長活力。
完善地區治理體系
習近平主席近兩年在重大國際場合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為完善經濟治理和安全治理提出基本的合作原則和政策遵循。地區治理是全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上合組織框架內中國為促進共同發展、維護和平與安全提出很多具體建議,為完善地區治理體系作出貢獻。中方的建議不僅僅停留在紙面上,還通過建立示范區等方式進行引導,率先實踐,或者在雙邊層面進行落實,以雙邊促多邊,取得了良好效果。
提高治理水平,要有充足的人才保證。中方通過開展專業人員的培訓加強能力建設,一方面加深成員國的相互了解,另一方面促進成員國有關機構的相互交流。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提出,中方愿在未來5年為成員國培訓2000名執法人員,建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反恐專業人才培訓基地,強化各方執法能力建設;未來3年為本組織國家的民眾免費實施2000例白內障手術,提供5000個人力資源培訓名額。
要完善地區治理,不僅要建立成熟的規則體系和制度體系,還需要搭建非常靈活的對話與協商平臺,擴大不同主體在各個層面的交流。中方在上合組織框架內舉辦了防務論壇、民間友好論壇、婦女論壇、媒體論壇等,此次峰會又提出明年舉辦本組織發展合作部長會議、產業鏈供應鏈論壇、減貧與可持續發展論壇、友好城市論壇,建立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大數據合作中心等。通過中方與其他成員國的積極努力,上合組織越來越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號召力。
孫壯志: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