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叮當:“王蘭花”熱心小組成員,五十多歲。
燕姐:“王蘭花”熱心小組成員,四十多歲。
二莽:“王蘭花”熱心小組成員,三十多歲。
丹妹:“王蘭花”熱心小組成員,二十多歲。
【幕啟:各種電話鈴聲、敲門聲混雜著響起,叮當、燕姐、二莽、丹妹從不同方向上
背景音(各種人聲)“你好,我想找王蘭花……”“這里是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裕西社區嗎?”“請問王蘭花大姐在哪兒啊?”“王蘭花熱心小組是在這兒吧?”“王蘭花奶奶在家嗎?”“勞駕,蘭花志愿服務之家怎么走呀?”“怎么才能找到王蘭花呢?”
背景音(王蘭花原聲) “黨員嘛要起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走到今天我們的隊伍也壯大了,我們就傳幫接帶,把志愿者精神傳承下去。”
背景音(各種人聲):“您就是王蘭花?”
合 對,我就是“王蘭花”!
叮當 大爺,別著急,這些東西我給您送家去!
燕姐 小朋友,我們要當文明市民,垃圾要分類!
二莽 同志,請你戴好口罩,疫情期間進入小區請掃碼!
丹妹 (接電話)您好,這里是蘭花熱心小組。什么?您看到了我們的宣傳消息,要給小英子捐款?太好了,謝謝您!
【叮當、燕姐、二莽、丹妹在舞臺上穿插
叮當 大爺,再見!
【叮當、燕姐、二莽、丹妹在舞臺不同區域
二莽 我是最“直男”的“王蘭花”,所以他們都喊我二莽,2017年9月加入“熱心小組”。
燕姐 我是燕姐,是笑起來最親切的“王蘭花”,2012年3月加入“熱心小組”。
丹妹 我是丹妹,是最有顏值的“王蘭花”,我是2020年6月加入地“熱心小組”。
叮當 我是叮當,是最快樂的“王蘭花”,我是2007年1月加入地“熱心小組”。
【叮當、燕姐、二莽、丹妹各自接電話
燕姐 (接電話)什么?馮阿姨摔著了?……我馬上來!
二莽 (接電話)梁老師,放心吧,我這就到樓上那家!
丹妹 (接電話)馬記者,您快到了我們服務中心了?那我到門口接您!
叮當 (接電話)隔壁吵起來了?沒事兒啊,什么?!吵起來了?等著!
【四人迅速穿插,從“門”內轉入另一時空表演。以下
段落中,主表演者表演時,其他三位演員不停止行為,
作為輔助表演
【片段A, 叮當敲門,推門進屋,差點被屋里扔來扔去
的東西擊中
叮當 好險……停!我說你們兩口子怎么回事啊?剛子,把鍵盤放下!娜娜,那是電熨斗,你準備直接把你老公砸到醫院里去啊?你們怎么回事啊?一個上白班,一個上夜班,每天能醒著見面的時間加在一起都不到一個小時,咋還能長期堅持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每周一對抗的愛好呀?
【英子又要沖過來,叮當攔住
叮當 (四川話大聲地)娜娜!不要以為我們是老鄉,我就不敢說你!這哪兒還像個家?簡直就是“事故現場”!(恢復寧夏話)都給我坐下!上次你們兩個當著王蘭花阿姨是咋保證的?娜娜,這是你老公,你天天人前人后說他是“豬腦袋”,你以為你只是在罵他嗎?你天天跟“豬”生活在一起很帶勁嗎?剛子,我不是在罵你,我是在舉例。什么?都有一肚子的話想說?行,我就是來聽你們說的,不過得先做一件事。什么事?災后重建!瞧瞧這里亂的,哎,小心,危險……
【片段B,燕姐敲門后進屋,看見了躺在沙發上的馮阿
姨
燕姐 馮阿姨,您沒事兒就好,可嚇死我了!要是您一個人在屋里摔一跤可怎么得了?幸虧我們這見習志愿者小劉每天下班后來給您做飯,這才及時發現。您就別逞能了,快70歲的人了,還能像當年青年突擊隊的時候一樣身輕如燕啊?我知道了,您是在說我吧?您別笑,一笑這腰又該疼了。小劉,去把護腿包和指甲刀拿來,我干什么?幫您揉揉老寒腿,順便把腳指甲剪了,省得每次都不讓我們給您“精準”實施志愿服務。您等等,我先去打盆熱水……
【片段C, 二莽敲門,蔣師傅開門
二莽 嘿,蔣師傅,……別別別,別關門,這幾天咱們見面的頻率是稍微高了一點點,4天見了7次面,那還是因為昨天晚上我來敲門您沒開,要不然咱們這會兒就是“發發發”。您是蔣師傅,不是“犟”師傅,您聽我說,樓下梁老師家的廁所都快成溫泉泡池了,要是碰到您洗澡,他上廁所一把傘都不夠用。這房子是不是您修的?沒錯,您家的廁所已經開挖過兩次了,再挖都要挖穿了,但這漏水不是沒解決嗎?梁老師已經把施工隊聯系好了,準備明天再……(對方把門關了)哎!蔣師傅,您關了門我也要說,梁老師是南方人,到我們吳忠來工作,人家買了一套房子就碰到這樣的事。(越說越大聲)蔣師傅,將心比心,要是我們在外地的親人和家人遇到這樣的情況,您說……(門忽然打開)我們是不是應該給人家留下一個好印象?蔣師傅,您一開門,我就知道您肯定選擇當一個“好人”,對吧?來來來,我先幫您再看看……
【片段D,丹妹敲門,推門進屋,里面有不少人
丹妹 馬記者這邊請,各位,這位就是今天專門來采訪的電視臺的馬記者,大家歡迎!這些都是固定參加每日服務的熱心小組成員,這位是趙大媽,這位是錢伯伯,這是孫嬸兒,這位是李大哥,這位是周叔……還有些同志已經按計劃去進行服務了。我們每天固定的志愿者大概有30多人,如果遇到臨時和突發情況還有很多兼職志愿者。我?我沒什么好說的,我從四川到寧夏上學,聽說了王蘭花王阿姨的事跡,就跑到吳忠來加入了熱心小組。以后?我也不知道,可能會在這里一直干下去,也可能會把王阿姨的“蘭花芬芳”帶回我的家鄉,或者帶到更多的地方。馬老師,要不咱們就開始吧?
【叮當、燕姐、二莽、丹妹同時出現在舞臺前區的四個
點位
叮當 剛子、娜娜,這才像個家嘛,你看你們這結婚照多漂亮,多好!白天和晚上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一天,記住,幸福家庭的秘訣——忍,哈哈哈……
燕姐 小劉,想好了嗎?這樣的志愿服務工作能勝任嗎?好,我代表王蘭花王阿姨和熱心小組歡迎你!
二莽 梁老師、蔣師傅,這下好了吧?不是我把你們磨成皆大歡喜的一家人了,你們把我這個“直男”都磨得會以柔克剛了……
丹妹 來來來,都向馬老師說說咱們為啥要做這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大家都說說嘛……
【叮當、燕姐、二莽逐漸轉入被采訪的狀態
叮當 我說?真沒啥說的,這些筆記本上記得更全面更準確,恐怕得有幾百本了吧,真的就是一些小事,而且在王阿姨的帶領下一做就是十幾年。以前每次敲開一扇門,會面對一些難題、一些困惑、一些期待、一些不一樣的生活,現在越來越覺得,就像打開自己家的門一樣。
燕姐 我來說!王阿姨的“熱心小組”從最初的7個人發展到現在整個吳忠幾十萬人,我們自己也在被大家感動。每次敲開一扇門,聽到“歡迎!”“好想你們!”“見到你真好!”這樣的話,我都覺得是我們彼此打開了心門。
二莽 我說……說不太清楚。最早我也是“熱心小組”的受益者,我丫頭的白血病就是王阿姨去幫我籌款治得病,當時那么多人幫助我,所以我也想去幫助別人,每次敲開一扇門去幫助別人,都像是跟過去的經歷“串門”。
丹妹 我剛才都說過了呀!我只是千千萬萬被王蘭花奶奶感召的年輕人中的普通一員,能加入“熱心小組”是我的光榮,能傳遞“志愿精神”是我的驕傲。每次在敲開門的那一刻,我都會在心里按下快門,記住這幸福美好瞬間。
【歌曲《蘭花芬芳志愿者之歌》音樂起
叮當 我就是“王蘭花”。
燕姐 我就是“王蘭花”。
二莽 我就是“王蘭花”。
丹妹 我就是“王蘭花”。
合 靠近我,溫暖你,聽!是幸福在敲門……
【敲門聲起,眾人一起演唱
賞析:
諧劇的最大特色,便是“一人獨演,獨演一人”,通過和虛擬人物的隔空對話,針砭時弊,切中大眾情緒。諧劇《當幸福來敲門》是小人物對人生認識和情感體驗的藝術表達,是一個從群眾視角出發,表達對社會、生活、事業的獨特認知和體驗的節目。
在作品內容方面,全文圍繞4位志愿者在社區中的志愿服務生活為基底分別展開敘述。其中包括照顧老人、協調鄰里關系和夫妻關系等部分,每個部分都講述了一件事,通過一件事,突出一個群體,將主題進行了升華,讓觀眾感悟到傳遞志愿者服務精神的意義感,凝練出“奉獻就是幸福”的價值感,展現出曲藝“說書唱戲勸人方”的特質。
在作品內容方面,講述了“七一勛章”獲得者王蘭花用自己的執著與堅持,讓“靠近我、溫暖你”的蘭花志愿服務精神傳遍全城。全篇內容并沒有直接體現王蘭花的事跡,通過側面呈現4位“王蘭花熱心小組”成員志愿生活的點點滴滴,折射出了巨大能量,讓“貼心人”“活雷鋒”的“蘭花芬芳”浸潤著吳忠市的每一角落。
在舞臺呈現方面,每一位演員的特點都得到了充分發揮,4位演員的表演讓節奏不停變化,充分帶動了觀眾的積極性,避免了一個演員長時間表演帶給觀眾的視覺疲勞。4個故事相互獨立又有聯系,通過輕松歡快的音樂切換每幕演出,在跌宕起伏的變化中將“奉獻就是幸福”主題進行了升華。
(賞析:本刊編輯部)(責任編輯/邵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