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學生年齡比較小,自制力差,學習時明顯受心理因素支配,上課好動,不遵守紀律,愛玩小東西,開小差等等不守紀律的現象時有發生。同時,低年級小學生在邏輯性上相對薄弱,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無法將大量數學知識完全掌握,并且諸多低年級學生在數學課堂學習中表現出吃力、缺乏興趣的問題。因此,有必要針對低年級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結合低年級數學教材特點實施教學策略,從而更好的幫助低年級學生學習數學。在此,筆者就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策略予以探討。
一、把握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特點
小學低年級是兒童數學能力發展比較敏感的時期,也是進行數學啟蒙教育的關鍵時期。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進行數學教學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價值:一是思維訓練的價值,即鍛煉學生正確的思維能力;二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即通過教會兒童基本的運算思維來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由于小學低段兒童的成長和智力發展都處于比較重要的階段,因此這一時期的數學教學也表現出以下一些特點:
(1)注重兒童思維結構的發展。數學教學,學習知識只是表象,重點是要通過知識的學習過程促進兒童思維結構的發展,這對于他們日后取得成功有重要的影響。
(2)學習方式多項操作性的方式。兒童的認知過程一般都要經歷從感性到理性、從低級到高級、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而通過操作性的學習方式,兒童才會主動探索,才能在實踐中獲得良好發展。
(3)要注重個體間的差異。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各具特點。他們不僅在思維方式上存在差異,而且在智力水平、性格特征等方面也存在不同。
(4)教學素材的選擇貼近生活。數學源于生活,最終也要運用于生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發現數學的影子,買東西結賬、食品分配等都與數學有關。教師要善于運用這些源于生活的素材,從而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二、重視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小學低年級學生在數學課堂中注意力不夠集中,數學思維有待發展。因此,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時就可以采取一些新鮮、或者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方法融入到教學中,以此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從而提升教學效果。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的思維才會處于活躍狀態,才會去自主發揮他們的探究性和創造性。興趣在活動中產生,興趣的激發和培養也離不開活動。學生通過課堂活動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與交流,不僅有助于他們理解所學的知識,而且可以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教學《認識鐘表》一課時,讓學生拿著準備好的鐘表,觀察上面有幾個針,引導讓他們說出時針、分針、秒針之間的區別,如長短,粗細程度等,這樣通過學生的自己動手操作,自己觀察,隨后老師對他們的回答給予肯定,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教學效果明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還可以采用直觀操作、多媒體演示、學習競賽、游戲、謎語導入、編學習歌謠等多種手段,充分調動學生手、口、腦等多種感官參與活動,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獲取教學活動的方法和體驗,增長數學知識。在各種活動中學數學,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情感,拓寬了學生的數學視野,培養了他們良好的思維品質和創新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三、充分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
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數學,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必將應用到生活之中。《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并將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以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如在教學“10以內的加減法”時,我們便可以在班級內為學生營造一個超市購物的環境,并讓學生對自己的物品進行明碼標價,每個人給予10元的啟動資金,讓學生分別扮演售貨員和購物員,模擬超市購物。這樣,學生在買和賣的社會實踐過程中,既體會到了數學的價值,又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了對于10以內加減法的掌握。又比如在教學《角的初步認識》這一內容時,首先我們可以讓學生對班級內存在的所有物品進行觀察,看看這些“角”都藏在哪里,然后再為學生展示一些精美的建筑圖片,讓學生感受到角的魅力。從而使學生感受到角就在我們的身邊。
四、靈活運用激勵性評價
激勵性評價是激發學生內在的需要和動機,以鼓勵學生自覺主動提高自身素質為目的的一種價值判斷活動。在數學教學中,靈活地運用激勵性評價,能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發揮學生的潛能,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健康地發展。每個人都有成就的需要,學生也不例外。數學知識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學數學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泛,這給學生帶來了相對其它學科較大的學習難度。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從提高全體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的目標出發,也十分需要對不同學習程度(尤其是暫時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給予激勵性學習評價。經驗表明,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對學生有意或無意的訓刺性學習評價,容易傷害學生數學學習的信心,給帶來難以彌補的傷害。在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激勵性學習評價十分必要,能喚起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自信心,增進師生情感,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從而提高全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對學生說:“你一定行!”“你有更好的方法嗎?”“老師把你的發現寫在黑板上。”“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類似這樣一些語言,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同學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使學生在心理上獲得自信、自強和成功的體驗,從而激勵學生更加努力學習。
總之,教師只有關注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遵循低年級數學教學規律,有效運用教學策略,才能提高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促進學生的和諧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