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歷史內容繁多,時空跨度大,學生普遍反映學時容易記時難。然而只要展開想像的思緒,運用特別的方法,就能在輕松、快樂的情境下記憶知識。記憶有法,法無定法,能有收效,是為好法。筆者現將教學過程中的幾點心得整理出來,以求對歷史學習有所助長。
一、單字組詞記憶法
許多歷史知識記憶時容易發生混淆或者記不牢固,這種情形如果我們各提取它的一個字再組成一個詞或一句話,就會發現很有意思,并且有利于加強記憶。例如:唐朝時越窯的青瓷和邢窯的白瓷最負盛名。把后者分別提取一個單字“邢”和“白”,然后組成“百姓”這個詞(諧音)?!鞍傩铡?“白邢”就是邢窯生產白瓷。又如,19世紀晚期和19世紀早期德意志大文學家歌德和席勒。歌德的主要著作《浮士德》??梢杂谩叭隆眱蓚€字幫助記憶,德意志──歌德──《浮士德》。同時,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使歌德和席勒結下了誠摯的友情,根據他們的遺囑,這兩位先后離世的大文豪最終合葬在一起,成為世界文壇的佳話。這真勝過一部“愛情”故事,而席勒的代表作是《陰謀與愛情》。
又如:馬可尼發明無線電報,莫爾斯發明有線電報,可組成“無馬有莫”加強記憶效果。
二、編小故事、笑話記憶法
某些相關聯的歷史知識內容雜且散,不易聯系到一塊兒,如果我們能編成一個小故事或一個小笑話來幫助記憶,事情就變得簡單、容易多了。據研究,一個人給其他人講述歷史事件,記憶效果比一個人自己記憶要高幾倍,而且信號儲存時間長久。
比如,兩漢農業的新成就可以編一故事。黃河(兩漢治理黃河)岸邊一個農夫,用牛拉著一輛“耬車”(播種工具),車上裝著北方種植的小麥,農夫要到集市上用小麥換取南方生產的水稻。趕集回來后,他又忙著到溫室栽培蔬菜去了(西漢人們已經利用溫室栽培蔬菜)。
再如: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殖民擴張:西班牙主要占領了除巴西以外的中南美洲以及亞洲的菲律賓,而巴西被葡萄牙占領??梢跃幮υ?,把“巴西”想像成一個美麗的姑娘,“巴西姑娘”愛吃葡萄,而把葡萄牙看作是盛產葡萄的地方,用“巴西嫁到葡萄牙”這句話幫助記憶,就可以輕松地記住這一知識點。
三、順口溜記憶法
如果把某些歷史知識編成順口溜,讀起來瑯瑯上口,就會在短時間內記住它并保持長久不忘。
四、諧音記憶法
以“核心字”為基礎,對歷史材料進行重組,形成合轍押韻、朗朗上口的歌訣,五代十國的“十國”:吳閩吳越前后蜀,南唐南漢南平楚,再加上北方的“北漢”。1978─1999年工業建設部分重要工程有安太堡露天煤礦、大秦鐵路、上海寶山鋼鐵公司、大亞灣核電站、京九鐵路、葛洲壩水利工程:安太堡大、寶鋼大、京九鐵路葛洲壩。
五、對比記憶法
對比記憶法是在初中歷史總復習階段最常用的一種方法,通過歷史知識的對比,使同學們對這些知識點由朦朧逐漸變得清晰。
比如,我們在復習英法資產階級革命時,了解了英法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根本原因都是由于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時我們對比它們的不同點:
資產階級革命爆發前掌握政權 英國:斯圖亞特封建王朝 法國:波旁王朝
資產階級革命爆發的導火線 英國:蘇格蘭人民起義 法國:三級會議的召開
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 英國:長期關閉的議會重新開會 法國: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獄
資產階級革命被處死的國王 英國:查理一世 法國:路易十六
資產階級革命中頒布的重要文獻 英國:《權利法案》 法國:《人權宣言》
六、奇特聯想法
聯想越奇特,記憶越深刻,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二戰的六個中立國:瑞士、瑞典、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土耳其。我們把它想象成:兩對雙胞胎“瑞士、瑞典”與“西班牙、葡萄牙”都“愛”“土耳其”姑娘。兩漢時期中國與朝鮮保持著頻繁的貿易往來,中國輸出到朝鮮的有:鐵制生產工具、銅鏡、漆器。我們把它想象成:中國“特工”帶去一面“銅鏡”,朝鮮人覺得好“稀奇”。
七、濃縮記憶法
認真分析歷史事物,從中歸納提煉出連續或對仗的“核心詞”,作為記憶的載體,有事半功倍之效。十年建設時期成就:①一個“十年”:1956──1966;②兩個鋼鐵基地:武漢、包頭,兩條代表性鐵路: 蘭新鐵路、包頭鐵路。③三個油田:大慶、勝利、大港;④四個英雄模范人物:王進喜、雷鋒、焦裕綠、向秀麗;⑤1965年石油全部自給;建成大中型項目五百多個。⑥工農業總產值增長近60%。⑦農村用電增長了70倍。⑧新建鐵路八千多公里?!短旖驐l約》主要內容有5點,可總結為“三外一賠一開”。一五計劃經濟建設的重大成就可總結為“一橋二鐵三公四廠”。
八、觸點聯想記憶法
抓住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在時間、地點或是名稱等方面的某一相同或相似點,聯系起來進行記憶的方法。
例如:南京在中國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南京就是一個觸發點,可以從不同角度對發生在南京的歷史事件進行歸納。
九、連線記憶法
按歷史在不同時期的發展線索進行縱向串聯或按同一時期的同類事件進行橫向串聯,有利于學生鞏固歷史某礎知識,把握歷史發展的全貌和實質。
十、對比記憶法
如把中國古代歷次農民起義所提出的口號相比較,認識到農民斗爭的水平在不斷提高;對《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內容作比較,認識到中國社會是如何一步步地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運用以上種種記憶方法,不但可以使學生獲得良好的記憶效果,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