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代理退保”“以房養老”“投資理財”等方式“套路”詐騙消費者,嚴重侵害老年消費者合法權益。4月6日,銀保監會消費者權益保護局發布2023年第1期風險提示,提醒廣大老年消費者提高風險防范意識,謹防三類養老詐騙陷阱。(中國消費網)
近年來,在“銀發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養老服務領域也頻頻出現非法集資、詐騙類案件。2022年中國公安機關深入推進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國公安機關共破案3.9萬余起,打掉犯罪團伙4730余個,追贓挽損300余億元。
現實中,不少犯罪分子打著“關愛老人”的旗號,動起老年人養老錢的歪心思。有的打著“以房養老”旗號,誘騙老年人抵押房產購買所謂“理財產品”并承諾給付高額利息,獲取資金后挪作他用甚至揮霍,一旦資金鏈斷裂,老年人不僅無法收回本金、獲得收益,還將面臨房產被強制拍賣的風險;有的打著“國家扶持”“政策補貼”旗號,通過虛構投資理財項目或夸大投資收益,以“低風險、高回報”為噱頭對老年人實施詐騙,收到大額資金便卷款跑路。種種涉老養老詐騙給老年人造成經濟損失和精神痛苦,嚴重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諧。
老人不安則家庭不安,家庭不安則社會不安。一些犯罪分子打著“投資養老”“以房養老”“代辦保險”“保健產品”“養老服務”“健康養老”等旗號,設置陷阱,坑騙老年人的“血汗錢”“養老錢”,侵害老年群體利益,性質惡劣、危害性大。打掉養老詐騙犯罪團伙,嚴懲違法犯罪分子,整治規范存在詐騙苗頭隱患的機構、企業,切實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養老領域涉詐問題,是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老年群體的迫切愿望。
重拳整治涉老養老詐騙頑疾。各地公安、檢察、人民法院、市場監管、醫療衛生、住房建設等部門聯合行動,堅持常態化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力度不減,開展打擊整治養老詐騙專項行動,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厲打擊一起,用鐵腕重拳打擊各種借養老之名誘騙、坑害老人的違法行為,絕不姑息、決不容忍,斬斷伸向養老錢的“黑手”,鏟除養老詐騙的寄生土壤。依法打掉養老詐騙犯罪團伙,嚴懲違法犯罪分子,延伸治理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各種涉詐亂象,對借養老之名詐騙老人的不法分子形成高壓震懾,切實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關注、關愛、關心老年群體。各地相關部門要加大對老年人反詐普法宣傳力度, 普及法律、金融、理財、防詐等知識,增強老年群體的識騙、防騙意識和能力,促進信息技術產品的“適老化”更新,防止老年人落入網絡技術陷阱。老年人要增強理性投資理財觀念,謹記“投資有風險”,切勿受“高收益”誘惑沖動投資,千萬不要被“保本高息”“保證收益”等說辭迷惑,避免落入陷阱。家庭和子女應多關心和陪伴老人,關愛老年人,重視老人的情感需求,不讓行騙者趁虛而入。家人的陪伴、社會的關注、法治的保障,是老年人遠離“養老詐騙”守好“錢袋子”的最佳途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打擊養老詐騙犯罪事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穩定和諧, 各地各行業應標本兼治規范行業發展,促進“銀發經濟”的健康發展,維護好老年人合法權益,守護好老百姓的“養老錢”,讓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