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集團公司要想在經濟浪潮中占據有利地位,獲得更多的發展機遇,需要集團進一步改革創新,使集團財務管理工作中的財務風險控制能力得到提升。由于財務管理工作本身存在不確定性,造成財務風險的防控、解決難度較高,為了緩解和解決財務風險問題,便要加強對該問題的深入研究,采用多元方式消除集團經營與發展的隱患。鑒于此,本文圍繞集團運營的實際情況,概述了財務風險的內涵、種類、特點,闡述了集團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的流程,詳細提出了四條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的可行性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詞:集團;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措施;流程
一、財務風險的概述
(一)財務風險的內涵
財務風險是指集團在日常市場經營活動中,面對自身風險與外界風險的情況下,造成集團經營效益虧損或者與財務目標偏差。集團面對財務風險不僅會造成經營虧損,甚至會造成資金鏈斷裂,難以履行與客戶的合同,導致集團陷入財務困境。集團要想有效防范或者控制財務風險,必須采取積極主動的措施降低和化解財務風險。財務風險存在于各項經營業務活動之中,只有對其進行綜合管控,才能真正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二)財務風險的種類
1.籌資風險?;I資作為集團開展投資以及經營活動的基礎,對于集團的發展有著重要作用。集團資金主要來源于內部積累和外部融資。集團可以將內部積累投入業務經營中,但由于企業經營效益有限,需要通過外界融資或者采用負債融資等方式,獲得業務經營所需的資金。而籌資風險與集團發展以及市場環境有著一定的關系,一旦遇到效益下滑或者市場利率提升的情況,則會造成集團籌資風險。
2.投資風險。投資風險是集團在市場投資活動中所產生的資金風險,也是集團外界風險。集團投資風險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1)對內投資。對內投資風險是集團內部業務經營投資風險。(2)對外投資。該投資主要是金融投資或者對有潛力的項目進行投資。投資風險影響因素相對較多,其中主要是由于集團決策出現問題造成的風險,或者由于通貨膨脹所造成的風險。
3.經營風險。經營風險主要是指集團在發展的過程中,受到外界風險因素影響或者因經營理念以及能力問題,造成經營虧損。是集團自身的業務營運出現問題,導致經營效益未達到目標,造成經營不善。經營風險主要包含了兩方面:(1)資金回收風險。該風險主要是在業務經營活動中,資金效益難以及時回收從而產生的資金風險。(2)資產變現風險。該風險主要是集團存貨量過多,占據了集團大部分資金,貨物無法變現,甚至會增加貨物管理費用,從而產生經營風險。
4.現金流量風險?,F金流量風險涉及集團的籌資與投資等環節,主要是由于集團資金流入與資金流出時間錯配,一旦發生現金流量風險,會導致集團在發展中面臨更多問題,集團市場經營活動無法繼續,對集團的發展以及市場形象造成嚴重影響,甚至會造成集團破產。
(三)財務風險的特點
1.伴隨性。集團財務風險與市場有著重要關聯,集團在生產與經營中,所制定的經營決策、經營投資、經營行為都會受到市場風險影響,從而增加集團的財務風險,集團市場經營活動的實施壓力也會增加。
2.客觀性。財務風險在集團經營中屬于一種客觀存在,集團難以完全將財務風險消除,但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企業財務風險,或者改善財務風險。為此,集團在市場經營中應當提高財務風險防范意識,主動發現經營中所存在的財務風險類型,及時采取相應的措施將財務風險對集團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
3.破壞性。由于財務風險貫穿于集團經營發展始終,具有極強的破壞力,對集團的經營對策以及經營方式等造成極大影響,甚至對集團內部造成重大影響。
4.可預測性。財務風險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不確定性等,但集團管理者可以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及時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加強對財務風險的識別與控制。
二、集團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的流程
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是集團正常開展運營活動的重要基礎內容之一,在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流程中,應當做好財務風險識別、財務風險評價以及財務風險防范等規范體系,避免集團遭受財務風險,造成經濟虧損。
1.財務風險識別。財務風險識別主要是指在財務風險事故發生前,集團管理人員結合市場經營活動以及內部管理情況,對集團所面臨的風險進行判斷與識別。識別方式包含財務報告分析法、調查問卷法等。財務報告分析法主要是結合集團財務報表數據信息,對各項集團核心經濟指標進行核算與管理,從而對集團的經營情況具體分析,以此了解經營問題,識別財務風險。
2.財務風險評價。財務風險評價主要是結合集團的經營理念以及經營現狀,對集團財務風險隱患進行具體分析,逐項指出財務風險的主要成因等,避免對集團經濟造成影響。另外,通過財務風險評價報告,可以制定風險防范方案,采取合適的措施規避風險。
3.財務風險防范。財務風險防范主要是以結合集團經營發展情況,通過分析市場以及集團內部管控,開展防范措施,降低財務風險隱患,避免集團造成經濟虧損,并將財務風險控制在可控范圍內。
在集團發展與管理的過程中,財務風險貫穿始終。要想有效做好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在正確認識財務風險的前提下,應當明確財務風險的特點,洞悉財務風險在市場環境下所發生的轉變,明確財務風險防范措施以及管理方法,為集團健康發展提供重要幫助。
三、集團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的措施
(一)強化對財務風險文化的建設
1.明確文化內涵。在集團財務風險管理文化建設過程中,應當明確風險管理文化內涵,其中涉及行為層面、精神層面以及制度層面,集團管理者需要對財務風險各層面內容全面了解。在精神層面,要求集團內部員工樹立良好的危機意識與管理意識,能夠考慮各項工作是否存在形成財務風險的可能性。在行為層面,則要求集團內部員工嚴格落實集團所制定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做好風險識別與上報工作,確保財務風險能夠有效被化解,從而控制風險獲取更多的額外價值。在制度層面,要求集團將風險文化融入集團業務流程,嵌入財務管理制度、內控制度等多套管理制度,從而構建完善的財務風險防范秩序,保障各項規章制度在落實時不會出現沖突,以此解決財務風險管理中所存在的問題。
2.培育風險文化。集團在財務風險文化建設中,應當做好內部宣傳工作,積極組織集團內部員工開展財務風險防范宣傳會等活動,幫助集團從業人員在工作與活動中提高對風險防范的意識。在財務風險防范工作中,集團從業人員應當通過業務開展情況,結合財務數據信息,識別集團經營中財務風險所存在的隱患,結合市場以及內部環境制定防范方案,落實風險防范工作,從而提高基層員工的財務風險意識以及財務風險防范能力。
3.奠定文化基礎。風險文化和集團管理制度有著重要關聯,集團在制定財務風險文化時,主要是財務柔性化管理,而管理制度在落實時屬于強制化管理。財務風險文化的建設可以轉變集團員工的思想意識和行為,而管理制度則是對集團員工提供相應的防范指導約束。為此,集團應當在實際工作中結合經營發展需求,完善財務風險防范流程以及相關制度,結合企業內部管理以及市場經營現狀,編制風險防范指導書,促使集團員工積極參與到風險防范工作中,并在實際工作中能夠約束自身行為,在發現財務風險隱患時,能夠自覺上報風險,從而奠定財務風險文化基礎。
(二)形成財務風險識別預警系統
為了有效控制財務風險應當加強構建財務風險識別預警系統。
1.采取多元化的風險識別手段。集團在風險識別工作開展中,可聘請專家或者完成市場調研,結合集團內部財務實際發展情況,做好財務數據信息分析工作,采取不同的方式對財務風險進行識別,并將最終的識別結果進行上報。在專家調查的過程中,主要結合風險識別經驗,結合掌握的集團財務數據信息,了解集團財務風險清單,對所面臨的財務風險隱患進行逐項排查。運用失誤樹分析法以圖解的形式,對已經發生的財務風險時間以及風險隱患進行具體分析,從而判斷財務風險類型,并對財務風險所形成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此外,積極構建與集團發展戰略和業務特點相適應的財務管理能力評價體系,促進集團財務管理能力水平得到持續提升,解決財務風險隱患,科學做好評價指標設計工作,明確財務風險類型、評價方式和分值權重。堅持導向性原則,確保采取的風險識別方法滿足制度約束要求,實現集團財務管理以及集團發展目標。完善評價工作機制,建立健全制度體系、組織體系,深化評價結果應用。財務狀況分析工作主要是對集團各階段的財務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如果集團財務信息變化較為明顯的情況下,則需要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并對風險隱患構成進行掌握。在財務風險分析識別中,主要是將復雜的風險事件進行拆分管理,對財務風險各要素關系進行全面了解,從而找出最終的風險隱患。
2.積極落實財務風險評價環節。集團在財務風險評價中可組織專家小組咨詢完成風險識別,或者利用熵值法或者模型評估法等對財務風險進行定量評價,確保財務風險評價的精確性。在使用模型評估法的過程中,集團管理人員可以結合以往的財務風險,構建財務管理指標,對其中所存在的風險隱患結果進行識別管理,以此來提高風險評價精度,根據評價結果,綜合對財務風險事件的發生率以及所造成的最終影響進行評價打分,為集團財務風險預警工作落地提供良好幫助。
(三)建立集團財務風險防控機制
面對市場發展形勢,集團應當針對財務風險,積極構建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控機制。
1.加強做好集團員工財務安全管理培訓工作。在集團發展中應當構建一流的財務管理體系,強化集團內部組織,構建完善的管理機制。另外,集團應當將建設世界一流財務管理體系列入集團發展日程中,做好統籌管理與優化工作,研究集團風險問題,做好集團各項改革發展工作的統籌結合,把握改革方向,結合集團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完善的風險防控規劃方案,明確工作目標,細化時間節點。
2.加強做好集團內部信息傳輸加密工作。由于集團在發展與管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信息,為了避免集團重要信息泄露,集團管理人員應當積極采取用戶生物認證等技術手段,及時彌補財務管理中所存在的安全漏洞,及時做好財務系統評估管理工作,通過財務風險信息及時做好數據庫管理,確定人員個人信息以及身份的情況下,才可對集團平臺系統進行訪問與調查。
(四)選擇最適宜的風險防控方法
1.融資風險防控方法。在融資風險防控方法應用過程中,可以優化融資結構、拓展融資渠道。集團在優化融資結構時,主要是控制資產負債率和帶息負債規模,將貸款以及融資規??刂圃诳沙惺艿姆秶鷥?,以此降低財務風險,避免集團在發展中出現投資失敗或者流動性問題等,可有效避免集團資金鏈斷裂。在使用拓展融資渠道時,需要集團做好股權融資或者債券融資,避免過于依賴銀行融資。集團應及時對債務期限進行調節,避免因集中償還大量債務增加集團財務負擔。
2.投資風險防控。在對投資風險防控中,集團需要針對投資項目做好預算管理以及多元化投資防范管理措施,做好項目可行性研究。集團管理者需要對投資項目信息進行全面掌握,了解項目的投資風險,結合自身發展情況,有選擇地進行投資。在投資中需要做好概預算工作,嚴格控制投資成本,避免投資失控。多元化投資則是啟動多個投資項目,對項目投資規模進行有效控制,分攤最終的投資風險。
3.強化資金管理,實現安全高效。加快推進司庫管理體系落地實施,將銀行賬戶管理、債務融資管理等重點業務納入司庫體系,強化動態管理以及統籌調度,實現對集團資金集約管理,提高資金運營效率。加強對擔保、借款等重大事項的統一管理,嚴格落實各項監管規定。
4.營運資金風險防控。主要是實施資金集中管理以及資金控制,避免集團資金過于分散,保障集團營運資金得到集約利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集團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工作的有效落實,對規避集團財務風險起到了重要作用,能夠為集團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為此,本文在具體研究中,主要對財務風險進行了相關概述,全面了解財務風險控制與防范流程,采取強化財務風險文化建設、形成財務風險識別預警系統、建立集團財務風險防控機制以及選擇最適宜的風險防控方法等措施,確保集團財務風險得到有效控制,保障財務風險防范措施達到預期效果,為促進集團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幫助。
參考文獻:
[1]陳亞蘭,但雪,葉婷婷.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及防范措施——以伊利并購澳優為例[J].江蘇商論,2023(03):121-123.
[2]蔡昌玲.集團公司財務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探討[J].質量與市場,2023(03):61-63.
[3]閆成寶.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視角下的內部控制分析[J].中國產經,2023(04):126-128.
[4]張曉霞.企業并購重組中的財務風險與防范措施研究[J].商業觀察,2023,9(03):54-57.
[5]羅述蘋,蔡花艷,楊舒雯,張姿穎.房地產企業財務風險預警與防范——以GX集團為例[J].財務管理研究,2023(01):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