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協商民主是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實現形式。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過程中,政協民主監督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協民主監督是我國權力監督體系的一大特色,具有獨特的優勢和功能。政協民主監督內嵌于黨和國家監督體系,是高層次、有組織的監督形式,實現了主體、平臺和職能的匹配與契合。依托人民政協的制度設計和有效載體,政協民主監督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內部形成了新的監督層級格局,并具有一系列政策和機制的保障,具有較強的程序性、規范性、權威性。
充分發揮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效能,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首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人民政協是政治組織,把握好政治性,是政協民主監督的基礎。要從政治上把握好監督方向和原則,通過協商式監督,促進黨和國家重大方針政策和重要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其次,堅持協商性、建設性,追求共識性。政協民主監督的重點是從“協以成事、商以求同”的角度提出建設性建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深入了解群眾需求,切實解決廣大百姓關心關切的利益問題。協商式民主監督服務于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深入群眾、深化調查研究,找準突出問題的基礎上,提出批評性、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協助黨委和政府解決問題、改進工作,發揮其“共識性”“合作性”“建設性”的監督作用。最后,提高民主監督的質效。政協民主監督質效離不開制度機制的保障。黨的二十大報告要求,加強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設。進一步完善政協民主監督的全環節運行機制,保障政協民主監督各項工作具有規范性與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