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
《鐵廠夜話》吳永勝2022年第2期
這是一篇具有強烈所指的小說,借夜話寫人生,以閑談寫世相。在作者嫻熟的敘事操作下,那個人們圍坐閑聊的尋常火堆具有了不同凡響的意義,它成為結構的焦點,敘事的黏合劑。小說由“酒”開始,百態人生逐一登場,看似平凡的故事中卻蘊含著極強的敘事張力。多角度敘事無疑是這篇小說的亮點,由此小說得以打破視角的限制,將不同時空場景進行敘事整合,“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框架式結構在這部小說中煥發出了新的光彩。
《翻越雀兒山》劉敏2022年第4期
小說以常見的流行元素即“出軌”開始,眼看就要落入俗套,但在作者精心的藝術設計之下,層層剝開敘事的外殼之后,最終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曲關于愛的贊歌。透過雀兒山上的迷霧,我們看到扶貧攻堅人的卓越品格和精神寫照,以及作者關于愛情、婚姻、背叛等人生重大主題的深刻思考。懸念的成功運用使這篇小說充滿極強的藝術吸引力,而在精巧的敘事操控下,雀兒山成為引人注目的藝術象征。它不僅僅是物理的高山,還是人面對困惑時的一座心理高山。
【散文】
《天湖》 寧肯 2022年第1期
人生有時需要一次“出神”,需要某種“執拗”,《天湖》正是記錄這種經驗的一篇散文。在眾人“沒有必要”的反對聲中,我獨自踏上到“天湖”去的旅途,朝著納木錯奔跑。這也是一次卓爾不群的精神之旅,一次生命巔峰的孤獨體驗。作者以移步換景的寫法,用精細的筆觸描繪草地、湖泊、雪山和人群,而點綴其間的具有哲思意味的閃光句子具有扣動人心的藝術力量。正是在尋常的寫景中融入的深刻思想讓這篇散文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文學品格。
《歌者》 郭昌平 2022年第5期
這是一篇十分深情的作品,抒寫了一批用生命進行歌唱的甘孜州的建設者。在娓娓道來的敘述中,作者用一種行云流水的筆調告訴讀者什么是老驥伏櫪、壯心不已。在動人的“夕陽紅”中,作者呈現了一種大氣磅礴和高潔寬廣的人生品格與詩意人生。形散神不散的結構規則下,作者以經典的古詩詞為由頭,引入這群奏出生命最強音的歌者;類似于人物小傳的寫作方式,使文章各個部分具有極強的向心力,向外舒展的外在形式也因此有著強烈的內聚力。
【詩歌】
《果園抒情詩》 冉仲景 2022年第2期
冉仲景是一位善于從日常事物提取詩意,從細微處開掘詩境的歌者,《果園抒情詩》正是這樣一組從尋常事物開掘出不尋常詩境的作品。蘋果、橘子、柿子、刺梨、石榴、山楂……在冉仲景的筆下活過來,在充滿靈性的句子的呼喚下醒來,奏出一曲果園合唱。作者用細心挑選的意象,構造出動人的意境和精致的詩歌結構,隨著詩歌內在脈絡的運行,詩意生發開來,起承轉合中盡顯獨運的匠心。比喻、擬人、對比、超常搭配等陌生化手法的運用更是凸顯了詩歌的非凡特質。
《月光消失在窗口》 張敏華 2022年第4期
這是一組表達父愛的作品,在作者溫暖而感傷的追憶中飄蕩著一位父親形象和難以排遣的思念之情。八首詩歌構成了真正的組詩,如同八枚橘瓣形成一個極具凝聚力的向心結構;八首詩歌又像八枚花瓣,各有形態,從不同側面向周圍輻射出濃厚的詩意,卻具有同一個所指,指向共同的主題。作者善于從細節提取意象,進行詩意呈現,營造意境。精心組織的敘事與抒情有機結合,形成了這組詩歌獨特的美學風格。語言簡約、洗練,仿佛隨手拈來卻內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