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清水混凝土作為種新型的環保建材,其本身具有較多優點,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城市公共設施建設中。清水混凝土在施工的過程中,有很多需要把控的要點。對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選擇原則、配合比設計原則等進行闡述,分析清水混凝土在軌道交通施工中的技術要點,介紹關鍵部位質量控制措施,以期提高軌道交通工程清水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關鍵詞:軌道交通施工;清水混凝土施工;技術要點
0" "引言
清水混凝土使用一次成型的現澆工藝,混凝土澆筑之后的表面,即為建筑物的裝飾界面,不需要抹灰再進行其他裝飾,風格自然樸素,廣泛應用于城市公共設施建設中。普通混凝土抹灰裝飾的時間過長,會出現鼓包、裂縫等問題,后期的維護難度較大,維護成本高,而應用清水混凝土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不僅節省了成本和時間,而且還有很好的環保性。
1" "清水混凝土原材料選擇原則
1.1" " 水泥的選擇
質量穩定性好的水泥是首選,所選水泥的堿含量以及C3A含量應該盡量低,水泥的強度系數要高,用水量要少,且材料色澤要保持均勻一致。水泥的強度等級應該不低于43.5R。
1.2" " 骨料的選擇
骨料的選擇原則連續性好,所含碎石顏色要均勻一致,骨料的強度要高,含泥量應小于1.2%,針片顆粒的含量應該控制在15%以下。對于細骨料,除了要保證顏色均一之外,含泥量應控制在3.2%以下,有害物質應控制在1.5%以下。無論是精骨料還是細骨料,其堿活性都應符合相關標準。
1.3" " 外加劑的選擇
要求外加劑的減水效果明顯,能夠滿足清水混凝土的各項施工要求。如果在寒冷的冬季展開清水混凝土施工,需要首對外加劑進行試驗,從而保證所選外加劑能夠滿足施工要求。
1.4" " 磨細礦物摻合料的選擇
在清水混凝土中添加一些礦物摻合料,是當今清水混凝土的一個發展趨勢。在添加礦物摻合料時,粉煤炭的含量不能超過總添加量的30%。優選密度為2.5~3.0g/cm3左右的礦粉,礦粉的直徑控制在0.15~0.25mm之間。
2" "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原則
我國頒布的《混凝土》和《混凝土的性能》中明確規定,清水混凝土的性能包括“填充性”“流動性”以及“耐久性”,根據這三點性能,本文將從耐久性、抗凍性、抗碳化等幾方面著手,全面探析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原則。
2.1" " 耐久性原則
為提高清水混凝土的耐久性,應該從混凝土的抗侵蝕性以及抗滲透性等方面著手,適當添加一些磨細摻合料,降低混凝土的導電性,從而顯著提高清水混凝土的抗氯離子性,達到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目的。
2.2" " 抗凍性原則
清水混凝土質量優劣的重要評價標準在于抗凍性,尤其在冬季,抗凍性差的清水混凝土有可能引發工程質量問題。可以添加一些外加劑,適度減緩水膠比,從而提高清水混凝土的抗凍性。
2.3" " 抗碳化原則
清水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與其密實度緊密相關,為切實增強其抗碳化能力,需要有效把控好石、砂的級配。為了將砂率控制在合理范疇中,可以在其中增添摻和料,進而確定配合比,以此強化清水混凝土的結構密度。
3" "清水混凝土在軌道交通施工中的技術要點
3.1" " 表面質量的要求
在進行軌道交通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要把表面平整度的誤差控制在3mm以內。保證氣泡大小均勻一致,表面裂縫寬度應該小于0.15mm,以確保清水混凝土平整均勻。確保不會爆發漏漿、脹模等問題,無錯臺和冷縫形成。按照軌道交通施工對裝飾的要求,把縫條和禪縫預留好,使其形成有規則的分格縫。
3.2" " 測量放線
清水混凝土一次性澆筑成型,其結構是無法更改的,測量放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該工序貫穿整個施工過程。測量放線的正確與否,直接關涉到主體結構能否滿足具體的設計標準。
3.3" " 模板的選用
清水混凝土施工中,模板設計是為了對混凝土進行定型,對施工效果進行保護。要科學選擇模板,保證其質地堅硬、光滑平整,沒有裂紋。根據設計的內容進行加工,用滿焊的方式對焊縫進行打磨,保證界面平整。在環向方向上,不能出現拼縫。對于豎向拼縫,要進行嚴格把控,避免出現漏漿等問題。如果利用的是鋼模板,連接時必須要螺栓和錐形限位釘進行固定,以確保混凝土側面有足夠承受力。
3.4" " 對脫模劑的選用
如果脫模劑選擇的不好,或者涂刷的不均勻,就會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污染。最好要將脫模劑與光亮劑兩者結合起來應用,這樣既能使脫模的過程更為簡便,又能防止粘黏情況的出現。
3.5" " 清水混凝土澆筑
要根據實際的工程情況,對下料的過程進行分層,并保證充分振搗。分層的厚度最好控制在40cm左右。在下料完成之后,要注意振搗的頻率和時間,手法要保持快插慢拔,避免振搗不均或是振搗過度。
在澆筑梁、板時,要遵循“先梁后板”的原則,將梁劃分為三層進行澆筑,并對第一層的下料速度進行控制。在施工過程中,有時候由于混凝土本身問題出現氣泡或孔眼,此時要把表面的砂子等清除掉,再利用同種水泥展開修補。待水泥硬化后,要用細砂紙展開打磨,然后使用清水進行沖洗,保證外觀的平整光滑,其澆筑流程如圖1所示。
3.6" " 清水混凝土的養護
清水混凝土施工項目結束之后,養護是必不可少的,這是確保施工質量的重要一步。一般混凝土強度大于3MPa時,才能展開拆模工作。拆模之后,要及時養護,以有效避免混凝土后續出現各類問題。
3.7" " 混凝土成品保護
要禁止施工器具對清水混凝土進行撞擊,同時防污染也是不容忽視的。清水混凝土墻面的保護一般采用薄膜覆蓋法。對于碰撞發生的高頻地方,擇需要采用薄模板予以保護。
3.8" " 清水混凝土表面修復
要根據具體情況,采取適宜的方式對清水混凝土表面予以修復。需格外注意的是,用于修補的清水混凝土的顏色,要保持與墻面的一致性與協調性,并確保修補后墻面光滑平整。修補之后,養護工作必須及時跟進。
3.9" " 明縫分塊處理
在清水混凝土施工中,一般會采用明線對清水混凝土展開分塊處理。這樣一方面能夠產生良好的裝飾效果,另一方面能夠提升施工的總體質量。對明縫進行分塊時,要充分考量建筑物的特點,保證明縫與建筑物的彼此協調統一,與此同時明縫與建筑物的樓層施工縫要彼此契合。一般會根據具體建筑物的施工標準,選用質量上乘的明縫條進行鑲嵌。在鑲嵌處理之前,先進行抹油處理,以避免出現明縫條與清水混凝土黏合的情況。
4" "關鍵部位質量控制
4.1" " 明縫施工質量控制
綜合考慮項目施工縫設計情況和施工經驗,確定明縫分塊尺寸。通常情況下,明縫寬20mm,深10mm,多在結構物的中部設置豎向明縫。明縫施工應達到線條順直、平整、光滑的效果。可優選質量好、性能穩定及安拆方便等優勢塑料條,作為明縫嵌條。塑料嵌條應先進行加工處理,剪切條口,將其加工成利于安拆的斜角企口狀。可涂抹適當的脫模劑或黃油,以便于明縫嵌條脫離。
4.2" " 禪縫施工質量控制
為充分發揮禪縫的美觀性,根據構筑物的具體形式選擇適當的模板顯得尤為重要。設計人員應全面分析施工項目設計方案,考慮到不同材料的裝飾效果,不僅僅要保證建筑物的禪縫圈接平整順滑,無漏漿、錯臺等缺陷,還要確保模板的利用率,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4.2.1" "避免模板拼縫處漏漿的措施
大模板應在加工場完成預制拼裝,為避免模板拼縫處漏漿,應在禪縫上敷設橡膠密封條或海綿條,并在模板切邊位置涂刷封邊漆。在敷設橡膠密封條或海綿條前,應對模板拼接處實施打膠,敷設后再用木條壓實。加工人員在對模板進行加工時,可使得模板邊框適當下凹,1~2mm,進而達到保護面板和提升拼縫效果雙重目標。
4.2.2" "避免禪縫圈接不平順的措施
在開展模板加工作業前,應對模板進行檢查,確保模板截面尺寸、厚度等與施工要求一致。然后由加工場統一進行預制加工。預拼時,應先對準模板截面的對角線,理順禪縫,并在加工模板背面彈出2道中心控制線,以提升模板拼裝精度。在開展混凝土澆筑作業和密實振搗時,施工人員要密切關注清水混凝土模板情況,做好保護,防止振搗設備碰撞模板。
4.3" " 裝飾金屬片的施工
鋁合金金屬片是一種具有良好裝飾效果的材料,在清水混凝土表面鑲嵌鋁合金金屬片,能夠有效提升構筑物的美觀性。為了充分發揮鋁合金金屬片的裝飾效果,應根據明縫、禪縫的分塊選擇金屬片的類型和尺寸。盡可能選擇大小、厚度都與混凝土結構相協調的金屬片, 以免影響混凝土的保護層厚度。
在確定金屬片的具體規格后,應根據金屬片的大小和厚度在模板上測量放樣,彈出設計先,并設計槽模。同時要按照金屬片的尺寸設計安裝槽,在清水混凝土表面上預留安裝槽,并采用環氧樹脂將金屬片粘貼在安裝槽內,如需要還可采用鉚釘對金屬片進行加固。
4.4" " 模板對拉螺栓的施工
對拉螺栓主要用于拉結墻體內、外側模板,是模板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拉螺栓的布置方案,會影響模板的整體性能和受力情況。為此在布置對拉螺栓時,應該注意排列形式、排布位置,并查驗封堵頭的直徑。必須保證對拉螺栓外露直徑、布設間距都保持一致。封堵材料選用補償收縮水泥砂漿,根據清水混凝土裝飾面的顏色制備砂漿,控制外加劑和各類摻合料的用量,制備出來的砂漿應與裝飾面基本一致。
對拉螺栓施工流程具體如下:一是清孔。清理對拉螺栓孔內的雜質,灑水潤濕孔壁。二是灌漿。制備補償收縮水泥砂漿,將其作為封堵材料,沿著墻壁內側向對拉螺栓孔內灌注砂漿,并采用平頭鋼筋振搗密實砂漿,再灌注補償收縮砂漿,直至溢出。三是驗收。取出封堵頭,檢查封堵頭是否與孔眼齊平,顏色是否基本一致。四是養護。及時進行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得低于7h。
5" "施工注意事項
5.1" " 正常施工的注意事項
在開展清水混凝土施工時,應加強同一視覺范圍內的混凝土的剛度和強度控制,盡量使同一視覺范圍內混凝土裝飾面性能一致,提升裝飾面協調性。重視模板質量管理工作,采用性能穩定、質量達標的多層覆膜板。嚴格執行施工規范,確保表面無明顯裂縫。
5.2" " 冬期施工注意事項
根據設計要求選擇施工材料,可優先選擇含堿量較低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在冬季施工可以適當添加防凍劑,加強清水混凝土裝飾面色差控制,保證前后澆筑的混凝土顏色基本一致。適當延長混凝土攪拌時間,檢查混凝土的出機溫度和到達施工現場的溫度,混凝土入模溫度應保持10℃以上。
參考文獻
[1] 劉曉茹.淺談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術[J].城市建筑,2013"(2):80-81.
[2] 王品義.淺談混凝土施工技術在道路橋梁工程施工中的應用[J].科技致富向導,2012(14):327-328.
[3] 謝文利.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術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