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蘋果;含海藻酸水溶肥;產量;果實品質;養分吸收;土壤養分
中圖分類號:S661.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9980(2023)02-0242-10
目前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蘋果生產和消費國,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9 年蘋果種植面積為197.81 萬hm2,產量達4 242.54 萬t[1],已成為主產區農民經濟增收的支柱產業。近年來,由于盲目追求高產而引發的不合理施肥現象普遍存在,嚴重制約著蘋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據調查,我國蘋果園單位面積投入純氮用量是發達國家的2.45~3.27 倍[2],而化肥施用過量,不僅造成肥料浪費、利用率降低、土壤板結等問題,還引起果樹養分失調,導致果實品質下降,直接影響經濟和生態效益[3-4]。因此,為提高園區產量,改善果實品質,在肥料中添加增效物質是實現園區減肥增效的重要途徑。
海藻酸是以海洋藻類為原料經過一定工藝提取的多糖,為植物提供主要的能量代謝,具有強化細胞壁、提高作物生長速率、增強植物抗逆的功能[5]。同時,海藻酸本身有一定黏性,能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土壤通氣性,增加微生物群落多樣性、活化土壤養分、提高肥料利用率[6]。在草莓[7]、西瓜[8]、梨[9]、葡萄[10-11]和桃[12]上的研究結果表明,海藻肥能夠提高坐果率,增加果實單果質量和產量,提高果實品質和養分吸收,改善葡萄色澤和風味,提高桃和葡萄香氣物質種類和相對含量,降低氮磷鉀養分的投入,在農業生產中具有重要意義和巨大的潛在應用價值。但關于含海藻酸水溶肥在蘋果生產上減肥提質的應用效果鮮有報道,是否可以連續2 a(年)減少氮磷鉀用量還不清楚。
筆者在本研究中以含海藻酸水溶肥為試驗材料,選用新紅星蘋果為試材,分別以常規施肥和傳統水溶肥為對照,初步研究含海藻酸水溶肥對蘋果長勢、果實品質、養分吸收和根域土壤養分等方面的影響,探討含海藻酸水溶肥在蘋果上化肥減施增效的潛力,以期為推進當地蘋果產業綠色高效發展提供理論依據與技術支撐。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材料
于2017 年和2018 年在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鹽店莊蘋果園進行。該地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4 ℃,濕度68%,降雨量656.3 mm,日照時數1 928.5 h,無霜期220 d。土壤為砂壤土,基本性狀:有機質含量(w,后同)4.9 g?kg-1,全氮含量4.26 mg?g-1,有效磷含量75.79 mg?kg-1,速效鉀含量293.87 mg?kg-1,pH 7.50。
供試材料:品種為蘋果新紅星,樹齡8 年,株行距為2 m×4 m。
供試肥料:常規施肥的氮、磷、鉀分別采用尿素(含N 46%)、普通過磷酸鈣(含P2O5 12%)和氯化鉀(含K2O 62%)。傳統水溶肥中,所用氮肥為尿素(N含量46.0%)和硝酸鉀(N 含量13.5% ,K2O 含量46%),磷肥和鉀肥為KH2PO4(P2O5含量52%,K2O含量34%),其中鉀肥不足用硝酸鉀補充。含海藻酸水溶肥中海藻酸為3%,其為海藻提取物(海藻提取物含量為60%,海藻酸含量為6.5%)與傳統水溶肥原料氮磷鉀復配而成。同一施肥時期,兩種水溶肥氮磷鉀用量和配比一致(表1)。
1.2 試驗設計
設置5 個處理,3 次重復,單株小區,隨機排列。處理分別為:常規施肥、傳統水溶肥、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25%的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50%的含海藻酸水溶肥,為了方便描述將其分別簡化為NPK(C)、NPK(F)、NPK(HF)、3/4NPK(HF)和1/2NPK(HF),減施25%和50%是氮磷鉀純養分施入量減施25%和50%。分別于萌芽期(30%)、第一次膨大期(30%)、第二次膨大期(20%)和采果前期(20%)4 個時期施入,其他田間管理措施與當地傳統管理保持一致。具體試驗處理及氮磷鉀施用量見表1。
1.3 施肥方法
常規施肥采用開溝施肥,水溶肥處理均采用簡易裝置的水肥一體化施肥技術,即每次施肥前均在樹冠周圍滴入一定體積的水,再將肥料溶于一定體積的純水中,攪拌均勻,使其完全溶解,然后以相同流速緩慢滴入根冠四周土壤,最后再滴入一定體積的水,全程模擬水肥一體化施肥過程。
1.4 測定指標與方法
1.4.1 取樣方法 2017年和2018年8月果實成熟時,隨機采集新梢中上部葉片,每株樹采集20 枚功能葉,并在樹體東、西、南、北4 個方向隨機采集15 個果實,組成混合樣帶回實驗室。一部分用于果實養分含量測定,另一部分用于果實品質分析。2018 年9 月,在離樹干2/3 樹冠投影處采集0~20 cm 和20~40 cm土壤樣品,用于土壤理化性質測定。
1.4.2 指標測定 產量和果實品質測定:實測單株果實數量和單果質量,計算產量。果實硬度采用GY-1 型硬度儀測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采用手持數字折射儀(PR-101,Atago,日本)測定;可滴定酸含量采用NaOH 滴定法測定[13]。L、a 和b 值均采用便攜式色差儀(CR-400,Konica Minolta,日本)測定,再根據以上數值計算色澤飽和度C值和色度角h°值。C=(a2+b2)1/2;h° =arctan(b /a)/6.282 3×360°(a≥0 且b≥0);h°=arctan(b /a)/6.282 3×360°+180°(a<0 且b>0)[14-15]。
養分含量測定:采用H2SO4-H2O2消煮[13],全自動間斷化學分析儀(Clever Chem 380,德國)測定葉片和果實N含量和P 含量,火焰光度計測定葉片和果實K含量。有機質采用重鉻酸鉀氧化-外加熱法,硝態氮用酚二磺酸比色法,銨態氮用2 mol·L-1 KCl 浸提-靛酚藍比色法,有效磷采用0.5 mol·L-1 NaHCO3浸提法,速效鉀采用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16]。
1.5 數據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 進行數據處理與作圖;SPSS 17.0 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與綜合得分分析,以p<0.05 作為顯著性的標準。
2 結果與分析
2.1 蘋果生長參數和產量
不同處理蘋果生長參數和產量見表2。與NPK(C)相比,連續2 a 含海藻酸水溶肥處理均增加百葉鮮質量和葉面積,且除2017 年葉面積外,1/2NPK(HF)處理均達顯著差異。同時,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3/4NPK(HF)、1/2NPK(HF))處理百葉鮮質量和葉面積均高于NPK(HF)處理,其中2018 年1/2NPK(HF)處理差異顯著,而減施處理間差異不顯著。與NPK(C)和NPK(F)處理相比,2017 年含海藻酸水溶肥處理增加蘋果單果質量,2018 年單果質量反而降低,且連續2 a 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處理單果質量均高于NPK(HF)處理,但差異不顯著。連續2 a 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處理產量與NPK(C)和NPK(F)無顯著差異(由于2018 年倒春寒,導致蘋果產量大幅減產),且3/4NPK(HF)處理產量均最高。
2.2 蘋果果實品質
不同處理蘋果果實品質見圖1。與NPK(C)相比,2017 年含海藻酸水溶肥處理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中,3/4NPK(HF)處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較NPK(C)顯著增加10.43%;而2018 年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處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其他處理,其中,1/2NPK(HF)處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低,顯著低于NPK(F)和NPK(HF)。除2018 年1/2NPK(HF)處理外,含海藻酸水溶肥處理較NPK(F)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增加了固酸比,其中,2017年3/4NPK(HF)處理固酸比最高,較NPK(F)顯著增加40.91%;同時,2017 年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處理固酸比較NPK(HF)增加,但差異不顯著;2018 年減施處理固酸比較NPK(HF)降低,且1/2NPK(HF)差異顯著。此外,2017 年1/2NPK(HF)硬度最高,且顯著高于其他處理,與NPK(F)相比,2018 年含海藻酸水溶肥處理顯著增加果實硬度,其中,3/4NPK(HF)處理硬度最高,但與NPK(HF)和1/2NPK(HF)差異不顯著。綜上所述,與NPK(C)相比,2017 年含海由此可知,與NPK(C)和NPK(F)處理相比,3/4NPK(HF)處理能增加百葉鮮質量、葉面積和產量,促進樹體生長。藻酸水溶肥減施均能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改善果實品質;到2018 年3/4NPK(HF)仍能保證果實品質,但1/2NPK(HF)顯著增加蘋果酸度,降低固酸比,不利于果實品質提升。
不同處理蘋果果皮色澤見表3。連續2 a 含海藻酸水溶肥處理色澤飽和度均高于NPK(C)處理,其中,2017 年含海藻酸水溶肥處理色澤飽和度顯著增加。除色澤飽和度外,連續2 a 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處理果皮亮度和色度角均低于其他處理,其中,2018 年1/2NPK(HF)處理果皮亮度和色度角最低,顯著低于其他處理。在含海藻酸水溶肥處理中,3/4NPK(HF)處理和1/2NPK(HF)處理均能降低果實色度角,增加果皮紅色覆蓋面積,由此可見,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能促進果皮著色。
2.3 葉片和果實氮磷鉀含量
不同處理葉片養分含量見圖2。與NPK(C)處理相比,連續2 a 含海藻酸水溶肥處理均能增加葉片氮含量,但差異不顯著。2017 年各施肥處理葉片磷含量無顯著差異,但2018 年含海藻酸水溶肥處理葉片磷含量顯著增加,其中,3/4NPK(HF)處理葉片磷含量最高,較NPK(C)處理和NPK(F)處理分別顯著增加29.02%和31.46%,且含海藻酸水溶肥處理間差異不顯著。同時,與NPK(C)和NPK(F)處理相比,2017 年含海藻酸水溶肥降低了葉片鉀含量,其中,3/4NPK(HF)處理葉片鉀含量最低,且顯著低于NPK(C)和NPK(F)處理;2018 年含海藻酸水溶肥處理增加了葉片鉀含量,其中3/4NPK(HF)處理葉片鉀含量最高,較NPK(F)處理顯著提高2.86%。由此說明,2017 年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不影響葉片氮磷含量,到2018 年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增加葉片磷鉀含量,且以3/4NPK(HF)處理效果最佳。
不同處理果實養分含量見圖3。連續2 a NPK(HF)處理果實氮含量高于NPK(C)和NPK(F)處理,其中2018 年NPK(HF)處理較NPK(C)處理顯著增加33.97%;2017 年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處理降低果實氮含量,到2018 年果實氮含量反而增加,其中,2017 年1/2NPK(HF)處理果實氮含量最低,顯著低于NPK(F)和NPK(HF)處理;2018 年3/4NPK(HF)處理果實氮含量最高,顯著高于其他處理。除2017年3/4NPK(HF)處理果實磷含量較NPK(C)和NPK(F)顯著降低外,其他處理果實磷含量無顯著差異。同時,2017 年3/4NPK(HF)處理果實鉀含量最高,且除NPK(F)外,顯著高于其他處理,2018 年各處理間果實鉀含量差異不顯著。
2.4 蘋果根域土壤養分含量
不同處理土壤養分含量見表4。含海藻酸水溶肥降低了土層>20~40 cm 有機質含量,其中NPK(HF)處理有機質最低,較NPK(C)顯著降低60%。與NPK(C)處理相比,含海藻酸水溶肥能增加土層0~20 cm和>20~40 cm硝態氮含量,其中NPK(HF)和1/2NPK(HF)處理土層>20~40 cm硝態氮含量增加顯著;且在含海藻酸水溶肥處理中,20~40 cm 土層3/4NPK(HF)處理硝態氮含量最低,較NPK(HF)和1/2NPK(HF)處理分別顯著降低28.31% 和32.46%。除NPK(HF)處理外,含海藻酸水溶肥處理土層0~20 cm 和>20~40 cm 銨態氮含量均高于NPK(C)和NPK(F)處理,且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處理銨態氮含量較NPK(F)處理顯著增加,但減施處理間無顯著差異。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處理土層0~20 cm有效磷和速效鉀含量均高于NPK(C)處理,其中速效鉀含量達顯著差異水平;同時,減施處理土層0~20 cm 有效磷含量與NPK(HF)處理間無顯著差異。可見,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處理均能增加土層0~20 cm 硝態氮、銨態氮、有效磷和速效鉀含量,增加了土壤有效成分。
2.5 主成分分析
對蘋果生長參數、產量、果實品質和色澤以及葉片和果實養分進行主成分分析,所得特征值、方差貢獻率、累計方差貢獻率如表5 所示。結果表明,連續2 a,前4 個主成分的累計方差貢獻率均為100%,說明分析結果基本包含了所測指標的全部信息。根據隸屬函數平均值的大小對5 個處理進行排序(表6),結果表明,連續2 a,3/4NPK(HF)處理的綜合得分均最高,分別為2.03 和1.64,綜合排名均第一,說明連續2 a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25%的綜合效果最好。
3 討論
3.1 不同處理對蘋果生長和產量的影響
本試驗條件下,與常規施肥相比,含海藻酸水溶肥能增加百葉鮮質量和葉面積,促進樹體的生長,這與賈文紅[17]研究結果類似,即海藻酸水溶肥能增加設施小果型西瓜的葉長,增強植株長勢。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含海藻酸水溶肥中海藻類含有大量活性物質,可以促進植物莖部維管束細胞生長,并促進其對無機養分、水分和光合產物的運輸,刺激植物體內非特異性活性因子的產生以及調節內源激素的平衡,從而促進植物生長發育[18-19]。同時,筆者在本研究中還發現,連續2 a 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25%和50%處理均能保證蘋果產量,且在第2 年呈增加趨勢,這與筆者在黃金梨[9]和葡萄[20]的研究結果類似,可能因為海藻酸活化土壤養分,增強樹體從土壤中攝取養分能力,促進葉片對磷、鉀養分吸收,進而達到增產的效果[7]。
3.2 不同處理對果實品質和色澤的影響
諸多研究表明,施用海藻類物質肥料能提高果實品質[7-12]。筆者在本研究中也得到了類似結論,即連續2 a 施用含海藻酸水溶肥能增加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高蘋果果實品質。可能因為海藻類物質提高了果樹體內酶的活性,加快果樹新陳代謝,促進果實中干物質和糖的積累,從而改善果實品質[10]。同時研究發現,與含海藻酸水溶肥相比,2017 年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25%和50%處理的果實品質指標差異不顯著,而在2018 年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50%處理顯著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導致果實品質下降,可能由于在2017 年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50%處理下,果樹生長主要依賴于果園當年土壤肥力,到2018 年該處理下果樹對外源性化肥投入的依賴性強,所以施肥量減少50%對果實品質有不利影響。此外,筆者還發現,連續2 a 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處理較常規施肥均增加了果實色澤飽和度,降低了果皮色度角,這與袁璐[21]和于會麗等[10 ,12]使用海藻肥或海藻提取物復合制劑在葡萄和桃上的研究結果一致。可能與海藻酸中富含單糖和多糖物質有關,糖類物質作為一種信號分子,激活花色苷合成的啟動因子,從而達到調控花色苷合成的目的,促進著色[22]。
3.3 不同處理對土壤和蘋果養分的影響
海藻酸是寡糖類物質,可活化土壤養分,促進作物對氮、磷、鉀養分的吸收[23-24]。筆者發現,與常規處理相比,2018 年含海藻酸水溶肥處理顯著增加了果實氮、葉片磷以及土壤0~20 cm 有效磷和速效鉀含量,分析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海藻酸能提高土壤Ca2-P 和Al-P 含量,降低土壤磷的固定,從而提高土壤中磷的有效性[25-27];另一方面,海藻酸進入土壤后降低了土壤的pH值,促進土壤中難溶性磷酸鹽的溶解,提高了土壤的供磷水平,進而促進葉片對磷元素的吸收[28-29]。同時,海藻酸能降低鉀離子與其他陽離子的比值,釋放出鉀離子,進而增加土壤速效鉀含量[30]。本研究還表明,與含海藻酸水溶肥相比,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處理在2017 年顯著降低了果實氮含量,到2018 年反而增加,可能與土壤硝態氮含量有關,即2017年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25%和50%處理土壤硝態氮含量分別為3.44 mg·kg-1和2.13 mg·kg-1,低于2018年土壤硝態氮含量,從而影響果實氮養分吸收。
4 結論
(1)連續2 a 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25%和50%均能增加百葉鮮質量和葉面積,促進植株生長發育,穩定蘋果產量。
(2)第1 年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25%和50%均能提升果實品質,促進果皮著色;到第2 年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25%仍能保證果實品質,但減施50%不利于果實品質的形成。
(3)連續2 a 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25%和50%均能增加果實鉀含量,促進果實對鉀元素的吸收。同時,含海藻酸水溶肥減施25%和50%增加了根域土壤0~20 cm 銨態氮、硝態氮、有效磷和速效鉀含量,提高了土壤有效養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