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作為贛南革命老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軍,江西贛州交通控股集團把改革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招,敢啃“硬骨頭”、勇涉“深水區”,以改革創新全面激發企業發展內生動力,為集團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截至2022年12月底,集團多項主要經濟指標達到歷史最佳水平,總資產達377億元。
把牢企業發展“方向盤”黨建引領持續強化
強化政治功能把好正確方向。集團黨委始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制定并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嚴格落實黨委理論中心組制度,創新實施“學習日”巡聽制度,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并獲中央第六指導組“黨史學習教育好、黨建引領好、班子成員帶頭好”的高度評價。扎實推進基層黨建“三化”建設和黨建質量過硬行動,集團連續2年成為市屬國企“三化”建設示范點,在市屬國企領域實現“四個率先”,即率先實現基層黨組織全覆蓋、率先在下屬法人單位全面推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率先推動各級黨組織制定議事規則和議事清單、率先推行下屬法人單位班子成員黨建工作與績效薪酬直接掛鉤,在年度考核中連續3年被市委評為“優秀班子”,集團各級黨組織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深化品牌創建推動融合賦能。創建“大道先鋒”黨建品牌,提煉推廣“一支部一特色”,打造黨員教育基地和“初心講堂”宣講平臺,構建“項目建設—運營—養護—多元發展”鏈條式黨建示范點,推動全領域創建7個黨員責任區、19個黨員示范班組、117人黨員示范崗,廣泛開展“模范黨員”選樹學、“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實踐活動。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有力彰顯,收獲了“江西省青年文明號”“江西省贛鄱先鋒”“江西省抗疫先進個人”等榮譽。
北延高速公路項目辦黨支部組織黨員掛點施工標段,優質高效完成建設任務,于2020年12月25日建成通車,獲省交通廳、市政府嘉獎表揚。信雄高速項目辦黨支部突破常規抓好前期籌備工作,成為江西省投資項目“容缺審批+承諾制”辦理模式后的首個“容缺審批”項目。該項目預計2023年11月建成通車,成為贛南革命老區“融灣”新通道。疫情發生以來,廣大黨員干部主動請纓下沉社區參與疫情防控,每天近700人奮戰在高速公路抗“疫”第一線,充分展示了集團黨員干部勇于擔當的精神狀態和良好的精神風貌。
練好企業治理“基本功”管控效能持續提升
增強黨在公司治理中的領導作用。堅持“兩個一以貫之”,全面梳理修訂公司章程、“兩會一層”議事規則等制度和黨組織工作規則,進一步厘清黨組織、董事會、經理層等治理主體權責界面,明確黨組織在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的權責和工作方式,建立細化“三重一大”事項決策權責清單、黨組前置研究討論清單,并指導各級單位建立健全“三重一大”決策制度及事項清單,推動治理制度體系更加成熟定型,在公司治理中持續強根鑄魂。
提升治理主體規范化運行水平。推動董事會建設和規范運行,應建范圍內12家子企業全部規范建立董事會,9家符合要求的企業全部實現外部董事占多數,11家企業按要求建立了董事會對經理層授權機制,分級分類明確董事會成員數量及構成,持續鍛造公司治理決策主體。建立健全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工作機制,經理層全部簽訂崗位聘任協議,以年度和任期經營業績責任書為依據,強化對經理層的考核激勵,完善內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優化工資總額調控機制,持續增強經理層經營活力,讓經理層謀經營、抓落實、強管理作用得到更好發揮。
強化合規管理防范化解風險。對標世界一流企業管理,堅持“破立改”并重,制定優化6大類100余項內控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制定《集團全面風險管理辦法(試行)》,把風險防控要求貫穿于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層面、各領域,實現事前、事中、事后防控統一。健全完善了企業法律顧問制度、規范性文件和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及風險評估制度,重大決策征求法律顧問團隊意見或請法律顧問參與決策過程。強化監督與違規責任追究,下移監督“探頭”,在基層單位配備了風險防控員、紀檢監察員,推動風險防范、預防腐敗和規范管理有機結合。在工程建設招投標領域,創新實施對未達到公開招標規模的10萬元以上招采項目,參照公開招標模式進行掛網公開詢價,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有效防范了廉政風險。
做好產業布局“加減法”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聚焦主責主業,在延鏈強鏈補鏈上做加法。發揮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主力軍作用,服務“三大戰略、八大行動”,主動承擔蟠龍大橋、螺溪洲大橋等“五區一體化”項目建設共17.3億元資金籌集工作,螺溪洲大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超3億元,信雄高速項目加速推進。整體接收贛南公路勘察設計院、誠正監理公司兩家“事改企”單位,交通產業鏈進一步完善,形成投資、設計、施工、監理、養護為一體的交通領域全產業鏈條,集團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做好“交通+”文章,做實路衍經濟,深挖高速石化業務潛力,“精耕細作”兩年多來,取得營收超6.5億元、利潤超6000萬元的優異成績單;整合高速服務區、廣告傳媒等資源,實現一體化運營、集約化管理,持續放大資產資源效益。
優化資源配置,在控制管理層級上做減法。完善管控架構,探索運用經營業務重疊單位合并的短平化管理模式,將高速運營、房地產開發業務、石化加油業務、新能源充電業務等進行集中運營管理,有效消除同業競爭,提升運營效能。扎實推進優化升級工作,研究制定“1+3”實施方案,重點圍繞瘦身健體、資產盤活與注入、債務風險化解等內容,持續將改革向縱深推進,清理退出不具備優勢的非主營業務和低效無效資產,集團管理層級控制在3級以內,存量法人戶數從37家減少至29家,減少8家,法人戶數減少超20%,逐漸實現“輕裝上陣”。
調整產業結構,在多元投資布局上做乘法。聚焦國家“雙碳”目標,積極搶占清潔能源發展“新賽道”,首個光伏項目已投入試運營,與章貢區等縣區達成光伏資源合作協議,集團光伏產業大步邁進;推動供應鏈業務實現從無到有,取得開門紅;首個房地產項目—融灣·和悅府進展順利,開啟認籌預售,資產效益持續放大;主動適應市場變化,瞄準無人機通航等新興領域,多元化產業乘數效應逐步顯現。近兩年非主營業務分別實現收入7.8億元、7.6億元,連續兩年收入貢獻率超30%。
打好市場經營“組合拳”發展活力持續迸發
用競爭激勵擔當,干部隊伍活力倍增。制定競聘上崗管理辦法,集團及下屬單位一批優秀人才通過競聘走上中層管理崗位,中層干部競爭上崗率超50%,推動“有為者有位、為擔當者擔當”落到實處。實行管理人員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一批年度考核不稱職的中層管理人員退出現職,調整了工作崗位,比例超3%。截至目前,集團中層管理人員黨員占比、大學學歷占比均超80%,中級及以上職稱占比58%,干部隊伍結構更加優化。
從市場挑選人才,職工素質有效提升。全面實現新進人員市場化招聘,2020以來新招聘員工200余人,新鮮“血液”的注入,產生人才“鯰魚效應”,讓干部職工始終保持“本領恐慌”的危機感、“等不起”“坐不住”的緊迫感。同時,出臺《員工學歷(職稱、資格、技工等級)提升補助管理辦法》,“真金白銀”支持員工學歷層次、職稱資格提升,派出12名優秀管理人員到上級部門、鄉村振興點跟班學習、蹲點淬煉,累計舉辦各類業務培訓138場次,參訓人數超3200人次。
以貢獻決定薪酬,工作熱情得到激發。健全績效考核機制,實現全員績效考核,根據考核評分確定考核等次,考核結果與薪酬績效掛鉤,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同崗位員工年度收入差距達到3萬元左右,打破“干好干壞一個樣”“做多做少一個樣”的老傳統。鼓勵市場化程度較高的三家下屬單位推行項目拓展激勵、業務增量激勵,全面激發了職工干事創業的熱情。
(作者單位:江西贛州交通控股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