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時代進步與社會發展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科學技術的迅猛提升,使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得到廣泛應用與認可,為人類日常生產生活及國民經濟發展帶來更多便利。但隨之而來的是與日俱增的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如計算機病毒感染、木馬程序侵襲、非法鏈接點擊、不明授權計算機訪問等,極易造成計算機信息數據泄露篡改,嚴重者會導致計算機網絡系統完全癱瘓。因此,如何提升計算機網絡安全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高職計算機教育教學的主要內容。虛擬技術涵蓋密鑰管理、加密解密、身份認證等多元計算機技術,從全方位、多維度切實有效保證計算機系統網絡數據信息安全、完整加密傳輸,從根本上實現抗病毒、防木馬等有害信息的侵襲,提升計算機網絡安全。它的出現與應用,能夠阻止預防院校內部信息數據免遭泄露篡改、維穩系統網絡安全,為高職院校的未來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因此,在高職院校計算機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科學合理應用虛擬技術開展教學活動,實現網絡安全教學及信息化管理,推動高職院校的長足發展。基于此,文章以高職計算機網絡安全為基本出發點,圍繞虛擬技術在其中的應用展開探究。
【關鍵詞】 虛擬技術;高職計算機;網絡安全;作用探究
現代信息技術以及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計算機、計算機技術以及計算機網絡安全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網絡系統以其獨特便利性得到廣泛應用與認可,其重要性也逐漸凸顯出來,網絡安全隨之走入大眾視野、受到普遍關注。現階段,有研究調查表明,大部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其計算機網絡系統極易遭到黑客攻擊,機密信息及核心數據存在泄露、被篡改風險,不僅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也造成數據傾軋、專利雷同、機密公開等不良社會影響,信息保密及網絡安全問題日益突出。對高職院校而言,學院及專業都配備獨立的計算機系統,各自肩負不同的教育責任,如學生信息管理系統、教師身份認證系統、院校財務系統、專業教學系統以及院校管理系統等,其中不乏院校內部機密數據,一旦遭受外來計算機病毒及木馬程序與侵害,會造成嚴重的數據泄露及篡改危險,危及計算機網絡安全及高職院校未來發展。鑒于此,高職院校技術人員應該將虛擬技術全方位滲透到計算機網絡系統中,從根本上加密信息數據、提升網絡系統安全等級;教師也可以利用虛擬技術進行計算機教學,以提升學生專業能力及綜合素養,助力學生學習與發展。由此,通過對虛擬技術的合理應用,全面提升計算機系統網絡安全,提高高職院校教學及管理質量效率,進而推動高職院校的高質量發展。
一、虛擬技術內涵
在專業術語中,虛擬技術也稱VPN技術,在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領域中,虛擬技術主要是指依托信息加密、數據解密、隧道技術等切實有效強化信息數據傳輸存儲安全、保證數據信息免遭病毒及木馬程序侵擾的信息技術。它以其特殊性能對計算機網絡安全提供有效保障,所需網絡流量少,可基于局域網或數據流量對計算機網絡開展直接管理,加之虛擬技術運營成本小、操作難度低,使其被廣泛應用到各大信息平臺,進而切實滿足平臺的網絡安全及數據安全實際需求。截至目前,我國在虛擬技術的隧道技術模塊已取得顯著成就,能夠有效預防并解決信息傳輸及存儲過程中的泄露竊取風險、網絡運行環境的不穩定、卡頓等問題,切實提高整體計算機系統的網絡安全及運行質量。但由于我國虛擬技術及計算機系統發展創新相較于發達國家起步較晚,在網絡安全及信息安全等方面落后于發達國家,仍需科研人員在不斷摸索與探究過程中積極創新研發虛擬技術及計算機技術,以提升計算機系統網絡安全,助力我國計算機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二、虛擬技術價值
(一)確保數據傳輸完整
計算機網絡系統的工作原理在于對數據信息進行存儲、加工、運輸、管理、加密解密以及整合應用等。數據信息作為未經加工的最原始計算機元素,可以依據結構特性分為結構化數據和非結構化數據兩大類。其中,辦公OA系統、財務系統以及各領域行業業務軟件被劃分為結構化數據,辦公文檔、圖像、HTML等被劃分為非結構化數據。由于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數據在傳輸過程中,極易受到外界計算機病毒及木馬程序的侵襲干擾,造成信息泄露、數據竊取等網絡安全問題,給社會治安及經濟發展帶來嚴重負面影響。虛擬技術的合理應用,能夠對數據信息進行二次加密打包,從根本上規避信息泄露、盜取現象的發生;此外,虛擬技術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規避數據丟幀、掉幀問題的發生,確保數據傳輸及存儲更為精確完整、安全可靠,具備實效性及可用性。對高職學校而言,虛擬技術的應用能夠保證學生管理信息、教師身份信息以及教育教學具體信息的完整精密性,為高職院校教學管理活動的開展夯實基礎,為高職院校的未來規劃提供完整的數據信息。
(二)擁有較高安全性
現階段,盡管計算機網絡安全已得到初步保證,但是黑客攻擊手段也在不斷提升,導致網絡安全問題趨向復雜及高難度方向發展。虛擬技術在計算機網絡安全問題的管理解決上自成一派,無論是個人計算機還是企業計算機系統,都能夠通過該技術提升整體系統的安全性,降低計算機病毒及其他木馬程序對數據信息造成的侵害干擾,以進一步提升計算機網絡系統的數據安全及整體安全。例如虛擬技術的身份認證能夠在根本上確認系統使用者的身份信息真實性,加密技術能夠對數據信息進行二次打包,密鑰管理能夠提升信息解密安全級,這些技術都能夠從多維度構建信息傳輸存儲安全屏障,使數據信息及整體系統具備較高安全性。
三、虛擬技術分類
(一)密鑰管理技術
眾所周知,密鑰管理技術是虛擬技術的重要支撐和基礎組成成分,在虛擬技術中占據重要主導地位,它能夠促使網絡技術管理及網絡信息安全更為便捷高級。從計算機信息數據本質上講,一切密碼技術都是依托密鑰技術開展進行的,密鑰管理技術是保證信息安全及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關鍵環節。例如高職院校計算機系統的主體數據庫是信息存儲的重要場所,也是數據傳輸的關鍵途徑,一旦計算機系統遭受病毒程序干擾,極易發生高職院校數據庫信息泄露、篡改、竊取、丟失等問題,嚴重阻礙院校的正常運行及發展。而管理技術的應用,能夠在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通過相應數據庫單元的密鑰輸入,抵抗密鑰泄露、保證授權使用、減少數據盜取篡改風險,以確保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助力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
(二)隧道技術
隧道技術作為虛擬網絡技術的關鍵成分,在計算機網絡安全中也肩負重要管理作用。其工作原理為構建公用網信息通道即“虛擬隧道”,經由計算機系統其他模塊完成數據信息的加工、合成、運輸、存儲及應用。針對隧道技術而言,數據加工、數據封裝、數據包傳輸以及解包是一套完整的信息加解密流程,這種方式使數據信息安全級更高,避免數據泄露竊取等問題的發生。
(三)身份認證技術
顧名思義,身份認證技術作為虛擬技術的重要組成成分,即為利用相關計算機技術對數據信息使用者身份信息進行二次確認的虛擬技術。它能夠鑒定辨別計算機系統操作者的身份信息,規避并杜絕非法用戶的入侵操作。從本質上講,身份認證是確保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重要分支,其主要工作原理為身份認證信息以計算機數據呈現,用戶信息辨別鑒定即為對相應數據信息的精準性進行識別,在驗證通過后,才可進行網絡信息訪問。截至目前,我國計算機網絡安全身份認證技術主體可分為三大類:其一,憑借信任物體進行身份認證,如智能卡片;其二,信息認證,如靜態密碼、問題密保以及動態口令、短信等;其三,生物特征,如指紋、臉部識別等。這些身份認證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辨認計算機系統操作者的信息身份,以確保計算機模塊訪問權限受到安全保護,提升網絡安全。
四、虛擬技術在高職計算機網絡安全中應用路徑
(一)在高職院校與用戶間的應用分析
虛擬技術在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安全保護管理過程中占據重要主導地位,相關技術人員通過對虛擬技術的密鑰管理、隧道技術以及身份認證技術的科學合理應用,能夠在最大程度上提升高職計算機系統的網絡安全級,使數據信息更為完整可靠、機密防泄,病毒感染以及資料損毀、缺失等網絡安全問題得到完美解決并規避。
例如USBkey加密技術的科學合理應用,能夠從根本上保護數據信息不受侵襲盜取。該虛擬技術主要應用于高職院校計算機系統與用戶之間的加密聯系,其主要工作原理為用戶可以在高職院校內部任意區域使用校園網或局域網使用USBkey,經由路由器進入院校VPN服務器,進而建立系統認證的正確通信關系,一旦發生非法入侵、非法訪問計算機系統現象,那么整體計算機系統將會自動終止終端異常行為,屏蔽并保護重要數據信息,防止信息泄露,實現計算機網絡安全保護管理。
實踐研究表明,高職院校計算機系統使用特點為范圍廣、數據雜、開放性高,計算機系統總體數據庫涵蓋學生個人信息、教師身份信息、財務信息、教育教學管理信息以及高職院校發展規劃信息等。虛擬技術的科學合理應用,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對數據庫的數據存儲、信息傳遞進行有效保護,技術人員可以構建共享文件夾保存并存儲各類數據信息,建立高職計算機統一防火墻,以杜絕內部及機密信息泄露,為高職院校廣大師生打造安全無害網絡使用環境。
(二)在高職院校與學院間的應用分析
我國高職院校由許多二級學院構成,各學院及各專業在管理、教學上都具備獨特單一性,配備特定的計算機網絡系統,便于教學管理以及課堂教學。網絡系統能夠將學院、專業同高職院校緊密結合起來,強化各部門的數據共享、信息整合。虛擬技術的應用,能夠確保這些數據信息的完整性、精密性以及可靠性。
例如IPSecVPN技術,該虛擬技術具備極強信息保密性,能夠從根本上切實有效提升高職院校計算機系統及內部信息的網絡安全級。IPSecVPN主要適用于高職院校與學院間的網絡系統安全管理,在院校總系統同各學院專業子系統進行連接時,無需借助網管就能實現計算機系統的有效保護。高職院校包含許多二級學院目標分類,而這些目標學院共用同一區域網,IPSecVPN虛擬技術的科學合理應用,能夠剖析整合各學院各專業的不同系統特征及信息數據需求,進而設置出相應安全有效的網間連接器、協議轉換器,搭配隧道技術,結合IPSec以保證高職院校計算機主系統與子系統間的數據安全傳輸及加密存儲,保證數據安全、計算機網絡安全,提升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三)在高職院校與師生間的應用分析
教師與學生是高職院校計算機系統的使用主體,只有科學合理地應用虛擬技術進行計算機網絡安全保障,才能夠充分發揮出數據信息的可用性及實效性,提升教學質量、提高管理質量,助力學生學習與發展,推動高職院校的高質量發展。
在實踐過程中,高職院校計算機技術人員應該加強網絡系統虛擬功能的科學設置,配備專業防火墻,以密鑰、身份認證等形式登錄訪問院校整體計算機系統,有效認證用戶信息、安全進行系統訪問、獲取相關學習教學資源;除此之外,高職院校應該定期開展計算機網絡安全教育講座以及計算機網絡安全專業培訓,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師生的網絡安全意識,呼吁師生主動抵御外部病毒及木馬程序對計算機系統造成的干擾侵襲,不瀏覽非法網頁、不點擊可疑不明鏈接,制定強制性計算機網絡安全規章制度,規范約束學生上網行為,構建綠色健康網絡安全環境。現階段,現代信息技術以及科學技術為計算機網絡安全技術和虛擬技術的提升貢獻大部分力量,新型先進信息加密、信息傳輸、網絡監控技術如雨后春筍般大量涌現,高職院校管理人員應結合院校信息的實際情況,科學選用虛擬技術對機密信息進行保護,維穩計算機網絡安全,為院校師生打造安全健康信息交流環境及教育教學環境,推動高職院校的高質量發展。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系統在高職院校教育教學中擔當重要責任,計算機網絡安全在高職院校發展運行過程中占據重要主導地位。為切實有效保護數據安全、保障信息實用可靠,高職院校管理人員應科學選用先進虛擬技術,以密鑰管理、隧道技術、身份認證技術實現信息加密、數據防泄防盜、系統正常運行的網絡安全目的,構建安全健康高職院校網絡系統,提升教育教學及院校管理質量,促進高職院校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爽.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虛擬專用網絡技術的應用[J]. 科技風,2019(35):94+102.
[2] 郝笑陽. 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中虛擬專用網絡技術的運用[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9(22):197-198.
[3] 于程杰. 計算機網絡安全中虛擬網絡技術的應用[J]. 科技資訊,2019,17(2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