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和快速廣泛的普及,使得高職院校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越來越依賴網絡。網格化管理是指將管理對象,細分為一個個相互連接的單元,并通過網格化組織、調度和監督這些單元,從而實現更高效的管理方式。網格化管理下,高職院校能夠形成一個有機的網絡安全體系,保護學生的個人信息和隱私安全。文章針對通過網格化管理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網絡安全素養的策略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應觀點,僅供參考。
【關鍵詞】 高職院校;網格化管理;網絡安全素養
一、網格化管理在高校學生網絡安全素養提升中的必要性
第一,網格化管理可以提供一個全面的網絡安全教育平臺,以確保高校學生獲得必要的網絡安全知識。通過建立網絡安全教育網格,學生可以學習如何避免常見的網絡攻擊和欺詐行為,學習如何設置強密碼并保護個人隱私。這些知識將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應對各類網絡威脅,從而減少成為網絡犯罪受害者的可能性。
第二,網格化管理還可以提供及時響應和支持,以幫助高校學生解決網絡安全問題。通過建立網絡安全監測和響應網格,高校可以及時發現和處理網絡攻擊事件,防止進一步的數據泄露或損失。學生可以利用這個平臺尋求幫助和支持,解決其在網絡安全方面遇到的問題。這種快速響應和支持機制將增強學生對網絡安全的信心,并提高他們的應對能力。
第三,網格化管理還可以促進高校之間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加強網絡安全的整體防護能力。通過建立跨校的網絡安全網格,高校可以共享各自的安全經驗和最佳實踐,以便更好地應對不斷變化的網絡威脅。這種合作將為高校提供一個更加全面和有力的網絡安全保障體系,有效防范惡意攻擊和數據泄露。
二、高職院校學生網絡素養存在的問題
(一)高職院校學生使用網絡知識和技能的素養較差
第一,缺乏對網絡安全的意識。許多學生在上網時并沒有足夠重視自己的隱私和信息安全,往往對于網絡欺詐和黑客攻擊的威脅缺乏足夠認識。第二,對網絡工具的熟悉程度不夠。雖然大多數學生都能熟練地使用基本的社交媒體平臺和搜索引擎,但當涉及更高級的網絡工具時了解相對較少。第三,缺乏對網絡倫理的認識。網絡倫理是指人們在網絡環境中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和價值觀。目前許多高職院校學生對于網絡倫理的認識還不夠清晰,可能會在網絡上發布不恰當的內容,或者違反版權條款。這種行為不僅有可能對自己造成負面影響,也可能損害其他用戶的利益。
(二)缺乏對網絡信息進行理解、分析和評價的辯證思維能力
第一,缺乏辨別虛假信息的能力。由于缺乏批判性思維和信息辨別能力,許多高職學生容易被網絡上的虛假信息所誤導。隨著社交媒體的普及,虛假信息的傳播變得更加迅速和廣泛。學生往往只憑直覺或者表面的信息來判斷真假,而忽略了對信息來源、內容可信度和背后意圖的深入分析。因此,他們容易受到謠言、偏見和誤導的影響。第二,對網絡信息的深度理解有限。許多學生對于復雜的學術和專業領域的網絡信息理解有限,無法準確評估其可靠性和價值。網絡上涌現出大量的新聞、論文、博客等各種形式的信息,其中既有優質可靠的資料,也夾雜著低質量甚至是錯誤的內容。然而,學生缺乏分析和批判性思維的技能,往往只關注信息表面,無法理解其中的深層含義和背后的邏輯。
(三)網絡溝通交往中的法理與倫理道德修養存在問題
第一是缺乏網絡禮儀和尊重他人的意識。許多高職學生在網絡上表達時,缺乏禮貌和尊重他人的態度,容易引發爭端和沖突。這是因為其可能沒有受到良好的教育,缺乏對網絡環境下社交規范的了解。第二,不懂得維護自己和他人的權益。由于缺乏法律和倫理意識,許多學生在網絡交往中容易侵犯他人隱私或遭受侵害。這可能是因為其沒有意識到在網絡上也需要遵守法律和道德準則,以及保護自己和他人的權益的重要性。網絡空間雖然虛擬,但其中的行為和言論也會對現實生活產生影響。
三、高職院校學生網絡素養問題的成因
(一)社會大環境的影響
第一,網絡技術的快速更新換代,導致許多高職院校學生無法跟上最新的技術發展,從而缺乏對網絡應用的全面了解。第二,虛假信息的泛濫,使學生在使用網絡時容易受到誤導,甚至迷失方向。第三,網絡社交平臺的興起,使學生過度沉迷于虛擬世界中,缺乏實際的社交能力和與他人良好溝通的能力。
(二)學校教育的不足
學校作為培養人才的基地,在提高學生網絡素養方面也面臨一些挑戰。第一,一些高職院校缺乏對網絡教育的重視和投入,導致學生在網絡素養方面得不到有效的培養和指導。第二,一些學校對于網絡安全教育和信息倫理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忽視了培養學生正確使用網絡的觀念和意識。
(三)家庭教育的缺乏
一些家庭對于網絡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以及家長自身在網絡應用方面的知識水平有限,導致學生缺乏正確的引導和家庭支持。家長過度寬容孩子沉迷于網絡的問題,沒有給予他們正確的約束和教育,進一步加劇了學生網絡素養的缺乏。
四、通過網格化管理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安全素養的策略
(一)學校主要領導
第一,學校領導決策層在制定網絡安全防御體系結構時,需要熟悉當前的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和全國高職院校的網絡安全形勢。這是因為對于學校而言,網絡安全已經成為一項重要任務,不僅需要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更需要理解當前網絡安全形勢,以做出科學合理的決策。為了制定一個有效的網絡安全防御體系結構,學校領導決策層可以從宏觀角度出發,結合學校現狀、國家要求以及同等學校的佼佼者的經驗,制定一套適合學校自身情況的網絡安全防御方案。這樣的方案應該包括各個層面的措施,涵蓋網絡基礎設施、網絡訪問控制、數據保護等方面,以確保學校的網絡安全能夠得到全面的保障。
第二,在制定網絡安全防御體系結構的過程中,學校領導決策層應該成立專門的網絡安全領導小組。這個小組由網絡安全專家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共同制定網絡安全管理制度體系,明確責任分工,確保每個環節都能得到有效管理和監督。
第三,為了提升學校的網絡安全水平,學校領導決策層應該增加網絡安全建設經費預算。這樣可以確保學校能夠投入足夠的資源來購買先進的網絡安全設備和軟件,并進行定期的安全檢測和漏洞修復,以及持續的培訓和教育活動,提升師生對網絡安全的認知和應對能力。
(二)信息中心技術部門
第一,網絡安全管理制度是高職院校校園網絡安全的基礎,必須明確規定內部人員和師生的管理規定。對于部門領導、網絡安全管理人員和系統管理人員,必須提出明確的網絡安全職責,確保各個崗位的分工明確、責任明確。此外,還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網絡使用規范,明確規定學生在使用校園網絡過程中應該遵守的行為準則和安全措施。第二,針對學校網絡架構,信息技術中心應設計安全防護策略,提升整體網絡安全防護能力。這包括使用防火墻設備來監控和過濾進出校園網的流量,并設置入侵檢測系統來及時發現和應對網絡攻擊。此外,還可以采用虛擬專用網絡(VPN)技術,為師生提供安全的遠程訪問方式,保護其敏感信息不被竊取或篡改。第三,信息技術中心有義務對全校學生進行網絡安全培訓,以增強其網絡安全意識。定期開展培訓講座和宣傳活動,向學生普及網絡安全的基本知識和技巧。這些活動可以包括針對常見網絡威脅的解讀,如電子郵件欺詐、網絡釣魚等,教授學生如何辨別和避免這些威脅。同時,還應加強對高職學生的網絡教育,培養他們正確使用網絡并防范網絡風險的能力。
(三)系統管理人員
第一,作為業務系統管理員,應該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可能對整個學校的網絡安全產生影響。因此必須時刻保持警惕,確保自己的賬號和密碼安全,并且不隨意泄露給他人。此外,業務系統管理員還需要定期更改密碼,避免使用過于簡單的密碼,以提高賬號的安全性。同時,也應該及時更新系統和應用程序的補丁,以修復已知的漏洞,從而減少被黑客攻擊的風險。
第二,業務系統管理員應該加強對惡意軟件和網絡威脅的了解,通過閱讀相關書籍、網站和論壇來學習如何識別和應對不同類型的網絡攻擊。或者積極參加網絡安全培訓課程,學習如何使用防火墻、入侵檢測系統和反病毒軟件等工具來保護網絡安全。通過不斷學習和提升技能,業務系統管理員可以更好地應對各種安全威脅,并及時采取措施防止被黑客入侵和數據泄露。
第三,業務系統管理員還應該關注網絡安全法規和政策的發布和更新。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安全法律法規也在不斷完善,相關人員必須了解并遵守這些法規,確保自己的行為符合法規要求。同時,業務系統管理員也應該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網絡安全培訓活動,與其他系統管理員和專業人士交流經驗,共同提高網絡安全水平。
(四)普通學生
為了確保校園網的安全性,高職院校學生應該積極參與網絡安全培訓,提升對網絡安全的認知和意識。在日常使用校園網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一些安全措施,避免成為網絡安全的受害者。第一,要謹慎連接陌生WiFi網絡,因為這些網絡很可能存在風險,會使其個人信息暴露在外;第二,要避免隨意掃描未知二維碼,這部分二維碼可能是釣魚網站或惡意軟件的陷阱,會導致其手機被入侵或信息被盜取;第三,也要謹慎打開陌生郵件,因為有些郵件可能包含病毒或惡意鏈接,點擊后會感染其電腦系統或泄露個人信息。
除了遵循這些基本規則,學生還應當規范自己的上網行為,明確網絡并不是法外之地,要學會尊重他人的隱私,并避免在網絡上散布謠言、傳播不實信息或進行網絡欺凌等惡意行為。每個學生都應該增強網絡安全防護意識和技能,以營造一個安全、健康、文明的校園網絡環境。為此,可以參加相關培訓課程或參與校內的網絡安全活動,學習如何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以及避免遭受網絡攻擊。
此外,還應該注意密碼的設置和管理,要學會使用復雜的密碼,并定期更改密碼,以增加密碼的安全性。同時,也要避免使用相同的密碼在不同的網站上,這樣一旦某個網站的密碼泄露,其他網站的賬戶也會受到威脅。
(五)計算機專業學生
作為網絡安全專業學生,除了掌握專業技術,還應重視學習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和相關行業政策。高職院校應該注重普及網絡安全課程,確保所有計算機相關專業學生都具備一定的網絡安全意識,熟悉網絡安全法律法規,并分層次掌握網絡安全技術技能。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能夠更好地應對日益復雜和多樣化的網絡威脅。此外,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網絡安全的形勢也在不斷變化。學生需要持續關注行業動態,了解最新的網絡安全威脅和防護技術。同時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專業的學生,還應該積極參與相關的實踐項目和競賽,以增強自己的攻防能力,并且了解各種網絡攻擊手段及其對策。
五、結束語
隨著信息化步伐加快,新技術不斷涌現,為教學科研提供了高效的工具。然而,在追求效率的同時,也必須重視網絡安全,因為安全是信息化發展的基石。就像家庭需要國家的強大和繁榮一樣,高職院校也應該建立適合自身情況的網絡安全管理方案,避免簡單抄襲他人做法。此外,領導層到普通師生,都應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共同構建高校網絡安全防御屏障。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在網絡空間中的安全運行,并推動信息化在教育領域的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顧郁. 高職院校浸潤式網絡素養培育機制研究——以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 成才之路,2023(13):9-12.
[2] 吳迪. 高職院校學生網絡素養教育提升路徑研究——基于遼陽職業技術學院的問卷調查[J]. 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02):95-97+113.
[3] 王蕊莉,常亞娜,王曉燕,等. 新時代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絡信息安全素養的實證研究[J]. 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2(08):93-95.
[4] 賴聯泓. “互聯網+”時代高職高專大學生網絡素養現狀與培育機制研究[J]. 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10):91-94.
基金項目:本文系四川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內江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課題“高職院校學生網絡素養教育研究”(課題編號:NJSZ-B2214)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