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松嫩平原西部的鄉下,元宵節這天晚上有滾冰的習俗,村里人也稱為“滾春”。
故鄉的小村位于嫩江水系的勃勒根湖東岸,一到冬天,湖水就凍結成一望無際的冰面,這里是我們童年的歡樂場地,更是鄉親們每年元宵節晚上盛大活動的歡娛之所。
這個帶給眾人無限樂趣的娛樂項目,就是“滾春”。滾春,簡單說來就是在冰上打滾兒,討個吉利,滾掉這一年的晦氣、病氣、災氣,使身上的不祥之氣通過在冰面上一滾,讓冰雪沾去,以保佑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新春增添新氣象,萬事順利。
關于滾春還有一個美麗傳說:很久以前,松花江水神獨角龍的女兒偷偷與江邊一位捕魚的小伙子相愛并結成了夫妻。此事被獨角龍發現后,大年初一,獨角龍用獨角豁開江面,將龍女抓回,并想用瘟疫懲罰小伙子和村民。龍女就托夢給夫君,囑咐夫君正月十五晚上到冰面上去打滾兒,往左打九個滾兒,再往右打九個滾兒,就可以躲過瘟疫。于是元宵節晚上,全村老小都到冰面上去打滾兒,果真躲過了瘟疫。村民怕獨角龍再報復,以后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都到冰面上去打滾兒,以躲避災禍。傳說帶給人無限的遐想,我家鄉的滾春同樣讓人企盼和充滿溫情。
在正月十五這天晚上,村里氣氛熱烈,到處響著爆竹聲和鼓樂聲,空氣中彌漫著煙花、鞭炮的硫黃味,家家戶戶花花綠綠的春聯、掛錢、窗花被春風蕩起,呈現一派祥和、喜慶的場景。
晚飯過后村里人就忙活起來,大人們套上馬車帶上“供品”,我們小孩子穿好衣戴好帽,提上燈籠帶上花炮,有些愛玩的還穿上冰鞋,帶上冰車、冰刀、小鞭子和冰嘎等器械,都想趁滾春的機會,好好玩一玩。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仨一伙、倆一串,伴著頭上一輪金黃明月,披著皎潔的月光,大家有說有笑向村西頭的勃勒根湖出發,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滾春活動。
勃勒根湖屬于嫩江水系的一個江灣,湖面廣闊,冰清玉潔,皓月當空之下,似一面大鏡子,晶瑩剔透,光彩奪目,在元宵佳節的日子里,更增添了隆重的氣氛和情趣。
來到湖邊,孩子們停止了嬉鬧,和大人一起就地取材揀些干枯的樹枝堆在湖邊籠起篝火,熊熊的篝火燃起來,大人們在篝火旁擺上供品,我們小孩跟在大人身后虔誠跪下,面向西磕頭三叩首,精通薩滿巫術的村奶奶念念有詞:一年之計在于春,祈求湖女神保佑(勃勒根在蒙古語中就是圣女的意思),保佑鄉親們新春萬福,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身體安康……此刻晶瑩青碧的冰面之上,月華如水,湖東岸白雪皚皚銀裝素裹,一堆堆橘紅的火焰跳躍著節日的熱情,潔白的雪野越發顯得明亮和圣潔。
禱告完畢,肅靜的湖面上就開始熱鬧起來,到處是歡聲笑語,到處是追逐嬉戲。滾春也開始了。在光潔如鏡的湖面上,老人們滾、大人們滾、孩子們滾,橫七豎八地滾,“滾來滾去,有病痊愈 ”,“滾冰滾冰,一呼百應”,“滾冰滾冰,去掉百病”……人們口中振振有詞,盡情分享著滾、滾、滾的樂趣。
大家滾來滾去,難免發生小碰撞,鬧出笑話來,這反而給了人們打鬧歡笑的由頭;小孩滾著滾著腦門撞到了一起,撞哭了,大人拿出糖塊哄一哄,小孩就破涕為笑了;兩個大人撞到一起,就像比武似的在冰上嘻嘻哈哈地摔起跤來;小青年滾著滾著不小心撞到了老人,老人會用巴掌拍拍年輕人的肩膀來一句“撞到你老祖宗了,還不滾開”,引來笑聲一片……
我四叔和我四嬸最會滾了,據說當年我四嬸滾著滾著就滾到我四叔懷里了,一個大姑娘滾到一個小伙子懷里,這一下讓一群婦女發現了,大家一下子樂開了花,笑聲一陣接著一陣。村奶奶過來打圓場,笑什么笑,這是湖女神的旨意,這兩孩子要動大婚了,月圓時分姻緣滿!就這巧合的機緣,在村奶奶的撮合下,我四叔和我四嬸后來順利訂婚并結婚了。滾冰滾來新春的喜氣,滾來美好的生活,還能滾出美好的姻緣來!
我們小孩滾累了便玩起了冰上運動,有抽冰嘎的,有滑冰車的,有滑冰刀的,呼嘯著奔跑,你追我趕;還有的在岸邊堆雪人、打雪仗,個個小臉凍得像個紅蘋果,快樂的滋味隨著清越的童音回蕩在十五月夜的湖面上和雪野里。
大人滾累了,就開始采集小冰塊。聽大人們說:元宵節的晚上吃塊冰,胃口好,去火,牙不疼,也會驅邪去病。挑選一塊干凈的小冰塊,我們含在嘴里,那股冰涼的爽勁,讓人激靈一下就來了精氣神。
冰塊吃多了,吃冷了,就又在冰雪上熱身,開始滾上了。人們忘記了寒冷,忘記了回家,笑著,蹦跳著,翻滾著,這是村里一年一度的最大一場狂歡,是對過去一年辛勞的盡情釋放,讓沉寂了一個冬天的大地都震動起來,爆竹響起來,煙花躥上了天,照亮了璀璨的夜空,整個湖的冰面上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歲月如梭,光陰荏苒,童年元宵節晚上在勃勒根湖上滾春的歡樂場面,現在已是離我越來越遠的風景,但它是我童年最溫暖最快樂的記憶,至今在我心里依然久久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