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結合實際市政橋梁項目,針對現澆箱梁掛籃懸臂技術展開探討,在闡述懸臂澆筑工法的基礎上,分析掛籃懸臂支架技術實現原理,進而論述現澆箱梁掛籃懸臂技術在市政橋梁施工的實際應用工況,并列舉市政橋梁現澆箱梁掛籃懸臂施工質量控制要點,形成一套應用性較強的現澆箱梁掛籃懸臂技術實施方案,以為相關市政橋梁的現澆箱梁施工質量提升提供參考。
關鍵詞:現澆箱梁;掛籃懸臂技術;市政橋梁施工;應用控制
0" "引言
作為市政橋梁工程的重要工序,在現澆箱梁施工中合理運用掛籃懸臂技術,無需通過大型吊裝機械及支架建設,施工作業環節更加簡單,可操作性強,施工經濟性優勢突出,便于工程后續工序的實施,可顯著提升市政橋梁建設質量。
本文結合實際市政橋梁項目,針對現澆箱梁掛籃懸臂技術展開探討,在闡述懸臂澆筑工法的基礎上,分析掛籃懸臂支架技術實現原理,進而論述現澆箱梁掛籃懸臂技術在市政橋梁施工的實際應用工況,并列舉市政橋梁現澆箱梁掛籃懸臂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1" "懸臂澆筑法概述
現澆箱梁作業是市政橋梁工程中應用較普遍一道施工工序,其施工環節復雜,不同施工環節間聯系也較為緊密。懸臂澆筑法主要通過在橋梁橋墩兩端設立兩個可獨立操作作業的平臺,使平臺與橋梁橫截面拼接,達到懸臂處平衡效果,由兩端向跨中懸臂平衡位置逐段實施混凝土澆筑作業,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逐段加強預應力張拉,以促進混凝土凝固的方法[1]。
懸臂澆筑法施工涉及設備包括兩個可移動行進的掛籃,掛籃用于實施錨固張拉,并在橋梁墩身梁段的整體上方行進移動,分梁段設立支護、鋼筋綁扎、混凝土澆筑、預應力張拉等一系列操作,在一梁段完成澆筑施工后,同時移動對稱掛籃至下一梁段,實施下一梁段施工。如此往復,直到澆筑完成整體懸臂梁段。
2" "掛籃懸臂技術實現原理
掛籃懸臂施工技術主要通過借助輕便結構、靈活操作的掛籃設施,實現混凝土澆筑施工,作業過程無需借助大型起重設備,提高了操作便捷性。在橋梁混凝土實際澆筑過程中,可利用橋墩兩端設立的兩個獨立操作作業平臺,實施分段懸臂操作。操作平臺應達到施工設計剛性和強度要求,滿足工程承重要求。每完成一段懸臂澆筑作業,靈活操作懸臂掛籃,可實現懸臂掛籃移動至下一施工區段實施澆筑作業,有效保證了施工進度[2]。
掛籃懸臂技術類別較多,國內主要采用三角掛籃技術及菱形掛籃技術,通過應用掛籃懸臂技術即可有效提升橋梁的施工效率[3]。
在國內的一些大型跨徑市政橋梁工程中,常使用掛籃懸臂澆筑的方式,其具有結構簡單、操作便捷高效、無需搭建懸臂支架、無需借助過多機械的優勢。只需在0#節段塊完成掛籃拼裝,并以0#節段塊為作業起始點,通過兩個成對平衡位置的掛籃實施分段施工,通過物理力學原理配合掛籃位置移動,便可完成混凝土澆筑作業。掛籃懸臂施工作業圖如圖1所示。
3" "現澆箱梁掛籃懸臂技術在市政橋梁施工的應用
3.1" " 掛籃施工
3.1.1" "掛籃結構
先根據市政橋梁工程實際工況,確定所采用的掛籃結構形式。本文僅介紹三角掛籃結構的優勢和結構。三角掛籃具備承載穩定、承重力強、操作程序簡便等優勢,其主要包括主承重梁結構、模板結構、懸吊和底板結構、行走系統、滑梁結構、后錨結構等。三角掛籃結構如圖2所示。
3.1.2" "掛籃施工要點
針對梁段頂端實施找平操作,根據測算結果確定滑軌的布控點位,在設計區域點位將滑軌和墊枕木實施定位安裝,實施脫模處理。配合使用倒鏈滑車將底模移動到外模行走梁位置,并利用千斤頂和牽引等機械裝置的聯合作用,帶動外側模、底模架及掛籃一同移動到下道梁段施工區域,重新錨固設置在特定軌道位置,以便后續施工使用。
將外側模行走梁后吊架裝配在梁段指定位置,并進行加固處理。同時解除上一梁段后吊架固定裝置,將其移動至規定預留孔點位,并進行安裝固定處理,再解除另一吊架的固定裝置。
通過測量計算確定行走梁的安裝點位,并檢測與設計位置是否相符。然后進行底模和外摸板標高參數的調整,直至滿足設計方案要求。綁扎操作腹板和底板位置的鋼筋,按設計形狀綁扎完成后拖出內模,將端模封裝[4]。
將前支座固定裝置將主桁架前側固定支撐于滑道梁位置,前向移動掛籃過程中,通過調節控制手拉葫蘆裝置控制桁架和掛籃的后側部位,以實現保證掛籃穩定的效果。利用千斤頂裝置作業實現掛籃底籃下調,合理控制操作速度,確保底籃下放平衡穩定。下放過程中,底籃下方禁止存在人員。在吊桿位置預先作出測設標注,以此形成施工對照基準,提升施工精確度。
軌道安裝完畢,檢查其穩定性和平整效果。在桁架前支座下方安裝四氟滑板,并將其固定平穩,以最大限度降低掛籃主桁架兩端行走阻力,確保兩端掛籃行進阻力保持一致。在掛籃T型結構兩端安裝掛籃,確保掛籃行走過程中步調一致,將位置差距控制在0.2m以內范圍。四氟滑板結構如圖3所示。
3.2" " 模板施工
依據方案設計完成掛籃組裝,隨即實施預壓作業。在避免非彈性形變的同時,確定彈性形變的數值,依照測算數值留好上拱度空間,并依次確定底模板的標高等參數[5]。根據參數調整底模板位置,完畢后再完成內模和外側模的位置調整。
3.2.1" "底模施工
測算放置底模標準邊線,將其作為基準線,為安裝提供參考。依據預壓施工過程測算的彈性形變量參數,確定底模標高值。此施工通常在早上實施,以最大化降低外部環境對底模邊線設置準確性的干擾。同時測設后應進行復核測量。
3.2.2" "側模及內模施工
側模施工的關鍵是調整控制模板行走梁的吊桿。調控模板高度使其達到設計要求,嚴格控制高度偏差。側模立模時應準確測量調整側模中線位置,通過反復校驗控制側模的安裝質量,盡量降低偏差值。
內模施工工序應在腹板、底板位置預應力筋及鋼筋安裝完畢后進行。要格外重視內模結構鋼模板及內模架結構的安裝[6]。配合使用內模豎向吊帶和伸縮臂裝置將模板提至特定點位,以內模架為主體結構完成內模的拼裝操作。利用螺栓將內模拼接固定,利用拉桿完成外模同內模的連接作業。窗口間的距離按照1.5m距離裝配,以為后續的混凝土振搗提供操作環境。待下側的混凝土完成澆筑后,用特定規格的鋼制模板實施封堵操作,之后完成后續內?;炷翝仓?/p>
3.2.3" "端模施工
根據方案設計將端模裝設就位,選擇拉桿式槽鋼作為端?;A,以提升端模平穩效果。將所有端模模板安裝完畢,通過鋼絲繩等緊固材料實施加固。按照自檢、監理檢測的工序標準,完成模板安裝質量檢測。端模模板質量檢測過程中,應重點檢測模板順直度、錯臺量等參數。
3.3" " 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每個市政橋梁節段的懸澆操作均應對稱同步進行,配置雙泵車時應同時作業施工。先將腹板同底板接頭位置進行處理,完成此位置的澆筑混凝土施工后,按照底板、腹板、頂板的混凝土澆筑順序實施澆筑。每個部位的混凝土澆筑應保證連續性。
振搗作業時,應避免振搗機械破壞已安裝的模板、鋼筋、預埋件等設施[7]。振搗操作盡量選擇插入方式實施,針對鋼筋分布密度較高的振搗位置,為確保不同構件結構的完整性和穩定性,應選擇小型振搗棒分層實施振搗操作。
對當前層進行振搗操作時,應適當將振搗棒插入之前層,插深應保持在5~10cm區間。實施雙層同時振搗時,要確保各層之間處于穩定狀態,如此方式操作,以提升混凝土振搗的整體效果。操作過程中,應秉承“速插緩拔”的原則,直至混凝土中無氣泡、不下沉、泛漿后,慢速拔出振搗設備,以避免因快速拔出振搗設施造成混凝土密實效果變差。
3.4" " 預應力張拉施工
預應力張拉過程中,應采用雙側張拉方式,并保證同步操作。以張拉應力作為主要控制對象,通過伸長參數實時進行調控。相較于設計值,實際伸長量誤差應低于6%,如超出6%區間應及時進行調整。實時記錄鋼絞線伸長值、張拉力值等參數,以為后續數據分析提供分析依據。依據先腹板、后頂板對稱張拉的原則實時張拉。梁體混凝土達到設計標準值時,其張拉時間應不低于7天。
3.5" " 真空壓漿及封錨施工
先利用真空泵抽出孔路中的空氣,直到其真空程度超過80%。壓漿作業利用壓漿機完成,壓漿機額定壓力值應高于0.7MPa。真空壓漿完成后,測定冗余的鋼絞線數量,并及時切割清除處理。利用不收縮水泥砂漿實施封錨操作,使其達到包裹夾片、錨桿、外部鋼絞線的效果。
4" "現澆箱梁掛籃懸臂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4.1" " 預制梁質量控制
依據工程實際情況,確定采用長線法或短線法實施預制梁施工。預制梁配套作業過程中,嚴格控制貼裝精度和高組合梁段插入精度。預制梁節段選取越長,對起重設備的起重性能要求越嚴格。節段選取越短,需處理越多的拼接縫。因此應依據起重機械的作業能力,合理確定節段選取距離。通常區段選取長度控制在5m以內。為提升區段連接表面的抗剪強度,可采用齒合狀拼接工藝。
4.2" " 撓度控制
按施工計劃,測量每個節段預應力張拉及澆筑混凝土前后不同工況下懸臂的撓度值。繪制撓度曲線,并對其進行分析,及時采取措施,降低施工過程中的撓度偏差。針對拼裝塊不同點位高程,應參照澆制塊件設置的相對高程值,完成各點參數測定。
5" "結語
掛籃懸臂施工技術因其優勢特征明顯,而被廣泛應用在市政橋梁工程中。本文結合實際市政橋梁項目,針對現澆箱梁掛籃懸臂技術展開探討。在現澆箱梁施工中合理運用掛籃懸臂技術,無需通過大型吊裝機械和支架建設,簡化了施工作業環節,具備操作性強、施工經濟性強等優勢,便于工程后續工序的實施,有效提升了市政橋梁建設質量。
參考文獻
[1] 李春躍.橋墩鋼模板在連續梁邊跨現澆段支架中的應用[J].建筑技術,2017,48(6):642-644.
[2] 余孟軍,朱躍球.盤扣支架在現澆箱梁施工中的應用[J].西部交通科技,2018(4):140-143.
[3] 劉向陽.杭紹臺高速公路3標段工程的掛籃現澆箱梁特殊季節施工要點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7(11):86-87.
[4] 卜紅旗.連續梁掛籃施工在鐵路橋梁建設中的應用分析[J].中外建筑,2018(11):142-144.
[5] 張偉.道路橋梁連續現澆箱梁施工技術分析[J].工程技術研究,2018(1):141-142.
[6] 吳士乾,王術劍.某特大橋掛籃施工中跨合龍關鍵技術研究[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20):154.
[7] 李成興.橋梁建設中箱梁掛籃懸臂技術的應用要點[J].工程技術研究,2018(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