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世偉 蘇 亭
遼寧省礦產勘查院有限責任公司(110031)
地質礦產資源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極高,為了保障我國地質礦產資源得到合理有效開發,勘探人員的工作變得尤為重要,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和合理開發一則可以大大提升地質礦產資源的利用效率,二則能夠最大化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與污染,推動國民經濟進一步發展。隨著我國地質礦產資源開發難度日漸增加,地質礦產資源的利用率也深受影響,這種形勢下更需要地質礦產勘查人員提高探礦技術的科技含量,促使地質礦產資源勘查的結果更為精準[1]。
地質礦產資源勘查中,絕對不會有兩個一樣地質、生產狀況的資源產地,勘查時必須綜合考量當地礦區情況。
地質礦產資源勘查一方面要耗費大量時間、精力、成本,但這并不意味著只要耗費巨大成本就一定能勘查到礦產資源;另一方面,地質礦產資源勘查是一項極為艱難、漫長的任務,需要屢屢試驗探索,必然會經歷無數次失敗,因此是具有不確定性的,但同時也具有高收益,一旦發現礦床,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是無可估量的。
地質礦產資源由于不同礦區水文、地質等因素的不同,所以其產出也是不均衡的[2]。
2019年我國便出臺的《中國礦產資源報告》明確表示,要加大地質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投資額度。截止到2020年,我國地質礦產資源勘查總投資額已經突破了900億元,較往年增長率達4.5%。對于尤其地質礦產資源勘查的投入成本最高,增長率達到9%。與此同時,在對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時,我國大力提倡推動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并對各項機制予以了變革和完善,促進了綠色礦山的進一步建設,極大地推動了我國地質礦產的升級。據悉,2019年,我國礦山恢復治理面積達到8.5萬公頃,治理的礦山數量突破8 000個,多數分布于內蒙、山西、陜西等地。地質礦產資源勘查中,科學技術的運用概率也有明顯提升,不但對成礦的理論有了進一步突破,還研發出了諸多找礦模型、勘查技法以及全新的地質勘查儀器設備等,促使了地質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效率越來越高。
4.1.1 挑選優質承包商
如今我國地質礦產資源勘查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供求不對等,需求量居高不下,供應量卻遠遠不夠,這對地質工作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基于此,相關部門可以通過市場競爭機制來推動地質礦產資源勘查項目的踐行。比如可以創建健全的招標機制,令所有滿足招標條件的地質礦產資源勘查企業展開公平公開的競爭,以保證項目全程的透明化,規避各類不合規現象的發生,打造和諧良好的競爭環境。同時實行一定措施來提升勘查項目效率,如以定向委托承包方式對地質礦產展開勘查,這一期間最好和承包商達成友好合作意向。還可以挑選專業水平高、綜合素養強的地質資源勘查隊合作。具體的勘查工作中,相關部門對投標方、承包方等均需展開全面審核,以保障這些機構和企業的資格和實力,防止一些水平差的勘查隊伍混入其中[3]。
4.1.2 公平合理定價
定價時一般會把預算定額作為前提,結合實際情況來給出最終的價格,而后雙方予以協商保持統一口徑。假如這一流程中出現矛盾,則可對價格進行分解,聯系預算情況予以修正,以提高定價的公平化。
4.1.3 把控好質量關
目前施工環節使用頻率最高的方法是監理人對工程展開全面監督管控,保障項目可如期完工,從而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為了完成這一目標,有關人員必然會加大對施工進度、質量管控,定期對施工狀況進行檢查,提高對施工方案的核審力度,加強對施工階段的把控力。施工完成之后,還需對工程加以全面驗收,這也是把好質量關中不可忽視的一環。必須交由專業化的驗收人員來查驗,一旦發現問題,需及時上報解決,以防問題擴大化。無論是驗收還是施工,都要應用最先進的手段和技術,不斷提高施工驗收效率。
4.2.1 提高地質礦產資源開采人員的素養和門檻
企業挑選開采人員時,要以經驗豐富、專業水平高為指標。不少礦產企業為了降低投入成本,增加最終的經濟效益,會聘請農民工來進行開采工作,農民工普遍薪酬低,專業能力差,這顯然加劇了開采的風險性。加上農民工自身知識結構窄,專業開采知識匱乏,不具備安全常識,往往會在開采中引發各種安全事故,極大地影響了開采效率,嚴重者會造成礦山坍塌及人員傷亡事故。
為了防止出現這些嚴重后果,企業必須加強對開采人員的素養、準入門檻的查驗,比如可跟高校達成合作,從中挑選聘用適合的人才。在開采人員到位后,要集中進行安全、理論知識、開采技能等方面培訓,增強員工的安全常識,提升其技能水平[4]。
4.2.2 健全地質礦產資源開發的法律法規
為了對企業、工作人員形成約束力,有關部門必須建立健全地質礦產資源開發方面的法律法規。企業可以以此為標桿和準則,確保自身操作行為合法合規,大大提升礦產資源開發的科學性。倘若缺乏相關法規,必然會被不法分子鉆空子,不法分子極有可能為了牟取私利而展開非法交易,不但會加劇市場的不穩定性、惡性競爭化,而且還會對行業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所以有關部門必須在全面了解地質礦產資源開發的前提下,針對性地進行立法,以法律方式來打擊和遏制不法行為。
4.2.3 創新研究高技術含量開采技術
地質礦產資源開發階段,如果應用高科技設備或者技術,必然會大大提高開采的精確度、效率性,而且還會令開發更為合理科學。地質礦產資源開發對于技術要求非常之高,如果技術不當,很可能對礦產造成破壞,進而對當地生態環境構成污染。采用全新開采技術可降低事故發生概率,提升開采效率。所以企業需對開采人員進行全面培訓,使其了解和學習更多先進的開采技術,并在實踐中運用這些技術,定期組織開采經驗交流會,取長補短,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不斷提高開采能力。
4.2.4 推動礦產資源開發集群化戰略
礦產資源在生產力布局、區域經濟發展中都具有不容小覷的重要價值。按照區域經濟發展理論,區域經濟發展布局必須依循下述準則:客觀導向影響著工業分布區位規律、效率優先兼顧均衡、適度傾斜等。除了實行集群化發展戰略外,還要建立長效化激勵競爭制度。自從改革開放后,東部區域礦產開采發展越發繁榮,到達一定程度后需要引入先進技術、設備和資金等,提高資源開發效率,延展和擴張產業鏈,最大化提升礦產資源價值。
要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促使資源、經濟、環境和諧良性發展,加強對礦區環境的評價、檢查,對那些不合要求的礦產開發企業進行強有力的整治,勒令其停止一切開采行為。不斷推進礦山復墾綠化工作,創建礦山生態環境修復治理的多元投資機制,令礦產資源在開發中獲得最大限度的保護[5]。
地質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科學勘查對于我國經濟的進一步持續化發展、文明的高度繁榮具有積極影響。地質礦產資源勘查是對資源加以保護的有力措施,要篩選優秀的作業單位,進行合理定價,嚴格把控驗收關,以法律法規來約束各種不良現象的發生,并積極鉆研和創新高新開采技術、勘查監測技術等,提升地質礦產資源開發和勘查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