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飛
(煙臺市消防救援支隊,山東 煙臺 264000)
氣體滅火系統的消防監督技術要點的細化整合有效推動了我國的經濟建設,在消防救援過程中建立針對性的氣體滅火消防系統,完善現有的消防設備。通過所構建的消防監督檢查技術對現有的消防系統進行合理的優化創新,將以往的消防滅火轉化為多元化的消防科學管理,有效提升消防監督的檢查力度以及消防工作的運行質量。
七氟丙烷是滅火的主要化學元素,但由于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會發生氧化從而引發擴散,在原本干凈的空氣中混入雜質后造成不同程度的輕微污染。因此需對現有的滅火系統進行優化創新,提升滅火系統的時效性,使其在實際生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形成對社會大眾生命、財產安全以及環境合理保護的目標,在此基礎上大量推廣以及合理應用,合理推動我國消防事業的穩定發展,為后續的火災救援爭取更多的寶貴時間。
從廣義角度分析,氣體火災滅火系統可以撲滅氣體、電器、液體、固體的表面火災,從狹義角度分析氣體滅火系統可以撲滅發電機房、計算機房、銀行、金庫、美術館、變配電房、政府、金融機構、貴重設備房等眾多場所。氣體滅火系統通常應用于處理固體表面、電器以及液體類型的火災救援,例如,由石蠟、瀝青等因素引起的火災,可通過氣體滅火系統的二氧化碳氣體進行撲滅。在使用氣體滅火系統進行火災救援時,需在使用前及時切斷氣源,避免因遇到可燃物體而造成爆炸事故,切實保護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為提升消防救援的質量,推動消防救援工作的創新改革發展所構建的氣體滅火系統,充分實現了消防救援工作多元化創新發展的目標。對儲瓶間進行監督檢查時應根據系統要求對其進行合理的控制操作,使其保證儲瓶間的良好通風,確保儲瓶間環境的干燥狀態,設立專業的通風控制設置,在儲瓶間下部設置相應的排風口,為室內向室外通風提供良好的保障。在氣體滅火系統選擇的過程中,首先需考慮可燃物的類型以及周圍的環境、保護對象類型等諸多元素,與此同時對現有的消防滅火系統設備組件進行合理的檢測,通過科學性的檢測確保滅火系統的正常運行,使其在符合國家相應標準的基礎上開展針對性的火災救援任務。
IG541氣體滅火系統是目前為止我國較為常見的滅火系統,具有無毒、清潔、絕緣等諸多優點,在IG541氣體滅火系統檢查過程中應注重以下幾點因素,首先需檢查設備維修管理過程中是否符合國家應有的安裝規范減少設備的消防隱患。尤其是IG541氣體滅火系統的鋼瓶在長期高壓作用下會產生腐蝕、裂紋、泄漏等問題,因此需對此進行重點關注,對安全泄壓閥進行及時的校驗,提升氣體滅火系統的操作精準度,確保后續與相關電氣設備配合時達成穩定的運行效果。
除此之外,在IG541氣體滅火系統檢查過程中,應重點關注藥劑鋼瓶以及啟動氣體瓶的設備資質檢查,由于諸多單位為節省管理成本會將IG541氣體滅火系統的藥劑鋼瓶與啟動氣體瓶交由無特種設備檢測資質的機構進行檢測,不僅無法真正檢測壓力容積與安全附件的安全性,更是為后續的氣體滅火系統運行帶來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在檢測過程中應運用規范操作的流程保障其在日常運行中處于自動運行的狀態,確保設備的安全有效性,避免因氧含量降低而對人身造成的傷害。在IG541氣體滅火系統中應用壓力容器安全附件與氣瓶的檢測需求對其進行統一的周期檢測,相關檢測人員認真記錄檢測信息確保檢測設備的穩定性,對氣體滅火系統所使用的鋼瓶采取三年檢測一次的科學檢測方法,在日常檢測與年度檢測中評估電器設備運行的可靠性,進而提升IG541氣體滅火系統的運行質量。
高壓二氧化碳氣體滅火系統可采用季度檢查與年度檢查的雙相融合方式,檢查過程中在滅火劑損失10%時及時補充,合理分析高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檢查流程,對滅火系統的存儲容器以及單向閥、集流管、選擇閥、安全泄放裝置、連接管、信號反饋裝置、減壓裝置、檢漏裝置等全部系統組件進行系統的檢查。確保表面無銹蝕、涂層完好、標志牌清晰、手動操作裝置的防護罩以及鉛封的安全標志都保持完整的狀態。對貯存裝置進行細化檢查時,相關工作人員需對貯存裝置的型號、組件等進行細化的檢查與記錄,確保高壓軟管順利安裝于集流管與容器閥之間。
除此之外,在貯存器的檢查中需結合質量、型號以及充裝時間等相關信息使用鉛封手動的方式進行操作,有效提升消防監督檢查的工作質量,為實現保護區域火災的及時撲滅,采用編號的方式制定永久性的標志,進而運用操作手柄進行專項的固化處理,按照介質流動的方向合理控制選擇閥的箭頭指向方向。
在啟動系統運行過程中對現有的容器閥門進行細化的檢查,旋轉選擇閥之前需打開容器閥門與信號反饋裝置、減壓裝置反饋的信息選擇適合的檢查技術。在氣體滅火系統壓力入口的位置上安裝減壓裝置,借助裝置根據氣體的介質流動方向控制箭頭的指向,為后續的消防救援工作提供良好的科學技術支撐。
低壓二氧化碳氣體滅火系統具有較強的經濟性優勢,在目前我國消防領域中運用較為廣泛有效節約管理成本。低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設備占地面積相對較小,自身的性能較為完善,在實際滅火救援活動中呈現出滅火迅速、操作方便的優勢,因此在檢查過程中首先需對貯存裝置的連接總控閥進行合理檢測,使其保證在正常范圍內的運轉。滅火劑貯存容器應按照國家的既定標準進行合理的檢測,合理設定安全閥數值,按照標準規定進行氣密性的實驗。壓力為0.9倍的開啟壓力保壓3min后,確保閥門出口處無氣泡、泄漏,提升滅火系統的耐腐蝕性。日常檢查過程中確保強度、密封、超壓等諸多操作性能滿足滅火系統的運行需求,減少變形與滲漏的現象,按照國家的既定標準進行液壓強度試驗,在試驗壓力為1.5倍公稱壓力時保壓5min,查看閥體及附件的滲漏或變形現象,確保總控閥處于關閉狀態提升滅火系統的運行質量。
二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具有不導電、清潔、滅火效率高的專項特點,因此在對其進行檢查過程中首先需確保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正常使用,以及內部滅火劑的含量滿足后續的使用需求,使其在向指定保護對象進行噴射時可持續進入到輸出。滅火系統涉及的防護區是指在滿足全淹沒滅火系統要求的有限封閉空間,在低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進行檢測過程中,首先需對低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鋼瓶組進行堅固測試,確保鋼瓶組牢固固定在結構板上并充分考慮荷載對結構樓板的影響。
除此之外,鋼瓶間門洞大小應考慮鋼瓶組的最大組件使其確保進出的方便,為其預留出直接吊裝的吊裝孔或就近利用其它設備的吊裝孔也可完成這一操作。低壓二氧化碳氣體滅火系統的管道需穿過樓板處與墻壁安裝相應的套管,管道與套管間的空隙可使用柔性不燃燒的材料進行填充。對低壓二氧化碳滅火系統的總控閥、選擇閥、滅火劑、貯存裝置、控制閥等部件進行細化檢查,其中重點關注滅火劑貯存裝置的制冷系統,通過液位檢測裝置檢測滅火器的泄漏情況。在啟動控制裝置的過程中需連接獨立的火災信號,使其在固定的時間內進行及時的噴射,及時切斷火災災情的蔓延渠道,為社會大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起到良好的科學保障。
氣體的驅動裝置是在氣體滅火系統運行過程中,將所有的驅動裝置按照國家要求的規范進行合理的選擇,在大小保持一致的基礎上為后續的裝置啟動以及運行奠定堅實的基礎,在實際運行過程中機械啟動裝置運用鉛封的技術手段保證設備的完整性。除此之外,在驅動裝置運行過程中需與其管道進行有效聯合,運用管卡固定相應的管道通道,使所有管路的橫向、縱向均保持一致的運行方向,滅火劑的輸送管道是在管網氣體滅火系統中所運用較為廣泛的管道。規格、大小、型號、組件等諸多元素都應滿足國家規范,并對現有的管網進行四通管件的分流設計,穿墻套管的長度需結合實際環境的需求,結合規格的型號大小以及數量對其進行科學的優化創新。
氣體滅火系統是近年來消防救援工作中運用較為廣泛的滅火系統,在后續的發展過程中應秉承現有運行過程中所涵蓋的優勢,并對其進行適當的科學創新,細化現有的工作流程,使之達成現代化的科學技術轉型。由于氣體滅火系統設計的工程相對較為復雜,因此在制定標準的流程過程中需對現有的施工人員以及設計人員綜合素養進行優化提升,運用配套的相關軟件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將精準的計算方法提供給專項的設計人員,有效推動消防救援工作的快速發展。
通過調查和資料整理數據分析,最早出現的氣體滅火器是在19世紀的美國,美國將高壓的二氧化碳應用到滅火作業當中,這也是最初的滅火系統應用實踐案例。在20世紀初期美國通過不斷的努力成功研發了鹵代烷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隨后在全世界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應用。目前為止,根據走訪消防器材生產商的調查結果得知,諸多企業仍沿用傳統的生產模式完成消防設備產品的制造,嚴重制約了我國智能消防的發展進程。基于此,應不斷提升滅火救援系統產品的科學技術性,將智能消防的發展理念融入到消防設備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大力推廣智慧消防的建設設施,主動投入創新型的科研技術與設備豐富現有的生產流程,提升消防設備產品的制造效率,有利于消防設備制造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在此過程中,不斷完善氣體滅火系統的消防檢查要點,運用云記錄的方式整合對氣體滅火系統的檢查數據信息,例如:滅火器的過期時間、煙霧感應器的電池時效等,將氣體滅火系統消防檢查過程中的隱患進行及時的記錄與檢修,提升監督質量與管理水平。消防救援工作離不開管理人員的認真態度,因此在消防救援過程中為提升滅火救援系統的運行質量,合理分析產品零部件的特征、價格、結構以及性能參數,使其在后續的消防救援活動中充分發揮氣體滅火系統的優勢。
規范的氣體滅火系統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仍存在諸多的現實性問題,因此需對滅火系統進行及時的維修與更換。在此過程中,為提升消防救援工作的質量對現有的滅火設備以及工作流程進行細化說明,構建科學的資質管理體系使工作人員在接受專項考核的基礎上,樹立正確的崗位責任感。除此之外,向社會大眾招收高質量、高素質的專項技術人才豐富現有的人才架構,將創新型的發展理念融入到氣體滅火系統的檢查工作當中,不斷探索行之有效的檢測辦法,提升氣體滅火系統的使用安全,并為其提供科學合理的整改方向,推動綠色消防技術在創新改革過程中的合理應用,加強社會大眾對環境保護的認知,為我國實現高質量的消防工作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在我國消防救援工作運行過程中合理運用氣體滅火系統,對現有的消防監督檢查要點進行深度分析,細化氣體滅火系統消防檢查技術的要點,結合相關部門的配合積極探索更多的解決方案,在保障工作質量的基礎上確保防火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合理發揮自身的功能,并在后續的消防救援工作中樹立創新改革的參與意識,為后續的消防救援工作爭取更多的救援時間,促進我國消防行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