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兆強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海淀支隊航天城消防救援站,北京 100094)
近年來,由于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火災救援工作的影響因素也日益趨于多樣化,消防部門的救援人員在進行火災救援時遇到的危險程度也在不斷提高。同時,通過相關調查數據分析可以看出利用傳統的救援設備進行火災救援已經難以保證其救援效率,實現高效及時的救援工作。因此,唯有進一步推廣智能化設備在消防救援工作中的應用,實現新型智能化設備在消防工作中的全面覆蓋,才能夠實現消防救援的高效安全。
現階段,研究人員應當提高對智能化設備應用的重視程度,對智能化設備的工作原理和發揮作用進行深入的探究,使得智能化設備在救援工作中得到適宜地應用。同時,相關政府部門還要追加對新型智能化設備研究的投資資金和精力,使得研究人員能夠緊跟時代潮流研制出優化創新的智能化設備,以此提高消防救援工作的安全系數和工作效率。在進行智能化設備的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首先要研制能夠對周邊環境進行感知測量的設備,消防員在進行救援工作時可能難以對周邊火勢進行及時精準地感知,一旦出現火勢大范圍蔓延不僅會導致救援工作的效率降低,甚至會對救援人員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脅,由此觀之,環境感知設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消防救援工作中利用環境感知設備對周邊的火勢情況和穩定進行測量感知,能夠輔助救援人員迅速了解救援環境、對火勢的蔓延情況有初步的估計和預判,使得救援人員在進行救援工作時能夠盡可能避免房屋坍塌、爆炸等事故,使得救援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完成,盡可能保證救援人員和被困人員的人身安全。
在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消防救援人員如果能夠穿戴智能化的保護裝置將會大大提升消防員的安全系數,使得救援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例如在現階段的消防救援工作中較為常見的特殊材質的眼鏡,使得救援人員能夠利用紅外線技術對遠處的火勢情況進行初步的判斷和了解,以便于救援人員能夠精準快速對被困人員所處位置進行精準定位,實現高效安全的救援。另外,部分現代化的智能穿戴設備也能夠幫助救援人員更好地分析救援現場的火情,對較為危險的位置進行規避,使得救援工作能夠更加安全有效。救援人員進行防護服的穿戴也能夠在火勢較大的情況下起到隔絕燃燒,保證救援人員的自身安全的作用。目前來說,智能的穿戴設備并不是一個具體概念,只要是在日常訓練和救援工作中能夠提高消防員的救援能力,使得消防員能夠對周邊環境進行感知預判,幫助救援人員順利開展救援工作,以此促進我國救援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
在進行火災的救援工作中,消防員需要保持團隊的順利溝通。唯有消防員之間保持高效率地溝通交流,和諧協同進行團隊合作,才能夠實現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調查數據顯示傳統的無線通信設備已經難以滿足目前階段的救援要求,在信號較差的情況下很可能導致救援人員之間難以連續進行流暢的溝通,導致出現溝通不便以至于團隊合作救援工作難以展開的情況發生。但目前我國所推行的智能化無線通信設備能夠保證救援人員之間保持穩定的溝通,通過無線通信設備來對隊員進行定位,實現隊友之間的配合救援,提高救援工作的工作效率。
(1)能夠對救援現場進行實時監測。智能化現代化的監測系統可以對消防系統設備的供電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對設備的電流情況和電壓情況的數據進行搜集并對標準數據進行比對,及時對安全隱患進行排除。
(2)對故障問題及時進行警報。一旦消防設備出現故障,智能化的電源監控系統就能夠迅速地對故障的零件進行定位,并及時發出相應的警報聲,使得用戶能夠第一時間注意到設備故障情況,安排專業的檢修人員進行故障的排查和解決。
(3)具有數據傳輸共享功能。智能化的系統設備能夠將數據進行轉發,讓下級的傳感器共同進行數據的整理與分析,以此實現系統數據的高效、快速處理。
(4)雙電源的互相監控功能。我國推行的智能化消防電源監控系統使用雙電源供電的內部核心裝備,使得主設備的供電情況可以進行實時的控制檢測,使得電源監測系統能夠實現自主化檢測。
(5)數據的存儲和分析。智能化消防監控系統能夠與數據庫進行聯系,對數據進行管理存儲,如果存儲設備出現故障能夠及時發出警報,盡可能保證數據的安全性。
(6)自我檢測和打印功能。智能化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的自我檢測功能使得監測系統自身的零件情況設備都能夠及時進行檢修,以此延長監測系統的使用壽命。
智能化的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采取了分級式的設計管理,分別對電源的監控中心、消防設備的監控區域、終端監控的傳感器采取分級的掌控,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來具體設計適宜的模式,確保客戶能夠及時解決消防設備電源的檢測問題。一般來說,對于小規模的消防設備電源進行監控主要使用二級分布式的結構進行布局,對二級區域的消防監控設備和三級終端消防設備的電源監控傳感器進行監控,主要應用于區域較小且集中的地區。而在占地面積較為寬廣的地區進行監控則主要采取三級分布式系統,對不同區域的消防監控系統進行子系統的設置,實現數據的迅速傳輸,更加適宜用于監控區域較為分散的大型區域。
相較于傳統的計算機,目前所推行的可穿戴計算機的靈活性更高且更加便于攜帶,可穿戴計算機能夠隨意裝卸放置在身體的不同部位,達到隨取隨帶的效果。另外,可穿戴的計算機不僅僅能夠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使得救援人員在火場救援的安全系數大幅增加,還能夠利用液晶顯示器對數據信息進行反應,實現信息的傳輸和共享。例如現代化設備的特殊眼鏡,其外表與太陽鏡類似,但智能化程度極高,能夠輔助救援人員對周邊環境進行感知并與團隊成員保持穩定溝通,實現了溝通的便利。
可穿戴的智能化計算機由于其體積較小且便于攜帶,在火災救援工作中具有以下幾方面的優勢:第一,具有攜帶的便利性。救援人員在進行救援工作時佩戴該設備不會影響救援人員開展相關工作,也不會給救援人員帶來負擔;第二,操作方法極為便利。可穿戴智能化計算機只要進行手勢或語音就可以進行操作,操作簡單便利;第三,能夠實現穩定無線交流;救援人員可以通過該設備對隊友進行定位溝通,統籌安排團隊工作,使得團隊救援效率大幅增長;第四,穿戴靈活,能夠佩戴在身體的各個部位,靈活方便。
可穿戴現代化的計算機能夠幫助救援人員對周邊的火場情況進行感知,使得救援人員能夠迅速精準地甄別出現場中危險系數較高、火勢較猛的地區,對這些地區進行規避,確保自身的生命安全。相較于傳統的經驗判斷來說,可穿戴的計算機的數據計算更為有效,比如在難以尋找濃煙中的出口等情況下能夠更為及時地幫助消防員對安全隱患進行排除,使得消防救援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雖然傳統的消防人員能夠通過培訓依據自身的脈搏、呼吸情況對自身的身體情況進行大致的了解,但將這些信息進行傳輸再由管理人員進行統一調配需要損耗大量的時間,如果遇到火勢較為兇猛的火場將很可能導致救援人員出現傷亡情況。但可穿戴智能化計算機的產生卻使得管理人員能夠通過數據庫對每個消防員的身體情況進行實時監測了解,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和消防員的自身身體情況進行人員調配,確保人力資源的最大化利用,使得消防員的安全得到了堅實的保障。
雖然我國目前階段主要利用對講機來進行消防員和指揮中心現場的溝通交流,但對講機的限制條件較多,要求彼此的通話半徑必須小于50m,如果遇到影響因素較多的復雜火災現場甚至還出現通話不穩定的情況出現。但可穿戴智能化計算機卻能夠通過無線網絡來進行信息的溝通與交流,將現場的實際圖像、視頻和相關描述文字傳輸至指揮中心,讓指揮中心的管理人員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指揮工作,提高救援工作的工作效率。
火災現場由于火勢較大,如果貿然安排消防人員直接進行救援將很可能導致消防員的人身安全受到威脅。因此,利用無人機對火災現場的實際情況和相關數據進行搜查是極為必要的。設計人員需要搭建不同種類的模塊,控制無人機對火場的溫度情況、氣體組成成分、視頻資料和風向情況進行搜集,并根據數據進行分析,實現救援工作的高效展開。目前階段,我國在消防救援中主要利用無人機對火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偵查和對森林防火情況進行檢測,利用高清攝像機、氣體分析儀以及紅外分析儀器來實現指揮部對現場的實時監測,以便于人員安排的調度。
除了上文中提及的信息收集和火情偵查之外,消防部門還可以安排無人機輔助消防員進行救援工作,無人機主要可以進行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第一,利用無人機對消防員所需要的緊急物資進行拋投。消防員一旦深入火場就會造成物資的不斷消耗,而被困人員如果具有充足的急救物資和食物也能夠支撐更長的生存時間,使得救援人員能夠順利開展救援工作。因此,安排無人機攜帶呼吸面罩、救生衣、急救藥品和食品水源等援助物資投放給被困人員,使得被困人員能基本保存體力增加火災救援的生存比例,使得救援工作的時間得到縮減,保證了救援工作的安全性。第二,利用無人機進行廣播通報。無人機能夠先一步對被困人員的所在位置進行精準定位,利用無人機進行廣播通報不僅僅能夠簡化消防人員的搜查步驟,還能夠給被困人員以鼓勵,安排被困人員有序撤離,避免出現秩序失控的情況發生;第三,起到照明作用。無人機所配置的探照燈能夠幫助消防人員在較為惡劣的情況下對現場情況進行照明,使得消防人員能夠免受光照環境的限制,使得消防救援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第四,無人機可以輔助救援人員機芯通信交流。如果出現火情影響以至于通信斷開的情況,無人機能夠利用通信模板進行通信交流,避免出現救援人員失聯的情況,確保人員的合理調配。
目前階段,我國已經有多例將無人機投入消防救援工作的情況,無人機輔助消防救援機制已經基本趨于完善,下文筆者主要就某次實際案例進行無人機救援工作的介紹:無人機在進行森林防火設備的檢測過程中接收到消防部門的救援治理,安排4架無人機依據制定路線前去火災現場進行數據搜集,將火災發生位置進行精準確定后對火災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視頻拍攝并傳輸至指揮中心,使得指揮中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人員安排,迅速展開火災救援工作。無人機攜帶消防彈對火災較為嚴重的地區進行投彈,使得火災得到初步控制。同時,無人機也在救援工作中一直與指揮中心保持通信,避免出現救援人員失聯的情況。在救援工作完成后,無人機對周邊地區進行進一步的監測,確保其安全隱患被排除,避免二次火災的情況發生。
綜上所述,在消防救援工作中應用現代化的智能設備能夠提高救援人員的救援效率和安全系數,盡可能減少環境因素的影響,實現消防救援工作的順利開展。在進行實際救援工作的過程中,智能設備能夠對救援人員的救援工作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使得救援人員能夠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設備應用,對被困人員進行及時地解救工作,保證人民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