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璐
(甘肅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甘肅 蘭州 730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水利工程也隨之蓬勃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效,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不容忽視。由于水利工程施工涉及到多方面內容,其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專人開展高效的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工作,確保每一個施工環節的順利實施。傳統的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工作,顯然已經無法滿足于當下的管理要求,需要融入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創建完善的智慧水利管理系統,從質量、安全等各方面來進行有效把控,從而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質量,實現水利工程施工效益最大化。
水利工程施工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其涉及到的地域范圍較為廣泛,施工項目繁多,施工現場管理部門并不集中,而且存在著較大的施工信息量,受諸多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如施工區域的地質條件、水溫條件等。大多數情況下,水利工程施工都位于一些偏遠區域,需要管轄的面積比較大,施工環境較為艱苦。基于此,在進行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管理的時候,應當改變傳統的分散管理模式,實施集中化管理,實現施工現場信息數據共享,從而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管理水平。
基于“互聯網+智慧水利”的水利工程具有較為重要的應用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提升了水文數據服務能力。我國有著較為豐富的水利資源,尤其是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當下,無論是地下水監測站,還是水質站,或是報信站數量都日益增多,數據監測設備也逐漸提升了自動化水平,播報頻率有所增長,充分發揮了現代科學技術,淘汰了落后的監測手段,常見的有雷達技術、遙感技術等。也正是在先進科學技術的應用下,水文數據量越來越多,數據體積日益龐大,數據種類更加豐富。相較于傳統技術手段來說,先進的科學技術能夠提高數據資源利用率,加強對數據資源的管理,創建了完善的數據庫,實現了數據資源共享。云計算技術、大數據技術的應用,給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能夠有效處理大容量儲存環境,充分挖掘各類數據信息的應用價值,給水利工程施工奠定了扎實基礎。
(2)改變了傳統的水文模式,提升了運行效率。基于“互聯網+智慧水利”的水利工程運行效率得到大大提升,其運行質量也有所保障,突破了傳統的水文模式,開始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式,有利于相關人員充分掌握水文狀況,并對其進行實時描述。可逐步分化流域單元,充分發揮了云計算技術、互聯網技術的作用,提高了計算的準確性和效率,可減少模擬成本,做好洪水預報、水資源評估等工作,也有利于及時發現污染物。
(3)有利于積極應對突發的地質災害。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可實現水利資源共享,所采集的相關數據能夠在各個部門之間流通,水文部門、環保部門、人防部門之間的協作能力有所加強,可有效把控終端設備,做好監控工作,及時掌握最新信息,給防火、防災工作提供可靠的預警信息。與此同時,還能在互聯網技術的支持下,進行視頻會議,保證網絡通訊的暢通性,進行及時預警并作出科學分析。可建立健全的洪水預報系統,設立專家庫,獲取重大危險源信息,以此來保障水利工程相關決策的準確性,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概率,保障水利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的安全系數,從而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質量,確保其能夠按時完工。
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應當重視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工作,要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作用,構建科學的施工現場管理互聯網平臺,將其作為施工現場管理中各個項目的監控中心,確保各個業務系統的正常運行。通過施工現場管理互聯網平臺,能夠實現信息數據采集的自動化,獲取完整的視頻,記錄施工軌跡,收集各項相關數據,并對這些信息數據進行全面分析,自動生成監測數據報表。在構建施工現場管理互聯網平臺的過程中,應當引入先進的前端設備,提升施工現場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此平臺應當包含以下系統:一是勞務實名制一卡通系統,主要負責登記所有水利工程施工相關人員的名稱,發放一卡通,采集和讀取所有相關數據。二是特種設備監測系統,其作用在于對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的特種設備進行有效的管理,確保特種設備的正常運行。三是環境監測系統,主要負責監測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環境的各項要素。四是物料計數系統,其功能在于管理水利工程所需要的各類材料。五是安全質量管理系統,顧名思義主要負責管理現場施工的安全。六是移動終端APP管理系統,其更便于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管理工作的開展。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管理互聯網平臺的構建,需要大數據技術的支持,應當有效融入移動互聯網計數,不斷地創新云服務,將這些技術中的系統數據聯結在一起,以便于實現水利工程現場施工管理的智能化,提高其網絡化水平。
除此之外,還應當科學設計施工現場管理平臺應用總體框架。基于互聯網,打造智慧水利,構建信息化平臺,需要優化設計應用總體框架,要合理區分各層應用組成部分,與此同時還要科學劃分應用職能。管理平臺的應用總體框架,可設計為以下幾個層次:一是用戶層。這部分主要涵蓋技術管理人員、安全管理人員、設備管理人員、質量管理人員、材料管理人員、項目經理和總工。二是應用層。這部分主要是包含上述所說的各項系統,如安全質量管理系統、環境監測系統、移動終端APP管理系統等。三是支撐層。這部分則主要是指中間件,包括但不限于數據儲存、互聯網等中間件。四是傳輸層。主要涵蓋了溫度數據采集器、特種設備黑匣子、移動手機等。五是感知層。由不同類型的傳感器組成,如溫度傳感器、角度傳感器、幅度傳感器等。
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通過構建“互聯網+智慧水利”平臺來進行施工現場管理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實行勞務實名制,采用一卡通的形式對所有施工相關人員進行管理。比如說,為規范管理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秩序,避免閑雜人等進入,應當為每一個施工人員配備一張門禁卡。門禁卡的作用不僅是施工人員出入境的依據,還包含了施工人員簽到、就餐、訪客等數據,有利于對施工人員進行考勤檢查,展開巡檢工作,有效監控施工人員的各項行為,及時發現違規行為。除此之外,實施勞務實名制之后,在為施工人員發放工資的時候,有了考勤依據,也能夠貫徹落實工資支付臺賬工作的開展,盡量避免勞務糾紛的出現。施工人員應當和工程方簽訂勞務合同,參與崗前培訓活動,留存施工人員的影像,為施工人員建立員工檔案,然后為員工注冊IC卡,發放到個人,需把施工人員的檔案信息填入到考勤設備中,每一個施工人員每天都要刷卡記錄考勤情況。可直接通過系統來查詢施工人員的考勤記錄,并拍攝照片。
(2)要加強特種設備監管工作。由于水利工程施工涉及到多個專業項目,需要使用不同類型的機械設備,應當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尤其要針對特種設備開展高效的監管工作。傳統的特種設備監管模式,并不能取得較好的監管成果,而現代科學技術的融入,則能夠改善這一狀況。比如說,可于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管理互聯網平臺中,設計塔吊運行監控系統。在塔吊駕駛室內安裝制動控制黑塔子,增設角度傳感器、傾斜傳感器,利用無線通訊技術來進行數據傳輸,于地面進行遠程監控,以全面掌握塔吊運行狀態,避免塔吊出現傾斜狀況,防止碰撞事故的發生,監管人員應當實施監測風速。與此同時,還應當創建完善的物料管理計數系統,以便于加強對施工物料的管理。施工物料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施工物料的使用數量,則關系著水利工程的施工成本,因此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管理,在保障質量的前提下,盡量減少物料成本,杜絕物料浪費。物料管理人員可以利用智能技術終端對所有施工物料進行拍攝,然后輸入到系統中進行自動化計數統計,這有利于提高物料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支持人工修正技術結果。物料工作人員確定計數統計無誤之后,要將所有的數據信息傳輸至施工現場管理互聯網平臺中,主管人員需要根據照片、物料驗收記錄進行監督管理,進一步檢查避免虛報、錯報情況的發生。
(3)要充分利用互聯網系統來實施質量安全監控工作。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會對最終的施工質量產生影響,需要進行有效管理,與此同時還要規避安全事故的發生,提高施工現場的安全性。比如說,在進行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的時候,可以在大體積混凝土試點位置安裝溫度傳感器,創建無線測溫系統,以便于采集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信息,可利用無線中間繼電器、GPRS服務器,來傳輸所采集到的溫度信息,做好數據采集和整理工作,實現監管目標。與此同時,還應當在進行高大支撐模板施工的時候,創建相應的監控系統,利用智能采集儀器、前段采集器,發揮監控軟件的作用,以全面掌握高大支撐模板的沉降情況,檢測其是否存在支架變形問題,通過危險預警和超限預警,來保障高大支撐模板施工安全。與此同時,還應當做好環境監測工作。為貫徹落實我國環境保護政策,在進行水利工程施工的時候,需注意環保問題,盡量減少對自然環境造成的污染,處理好施工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提高水利工程的生態效益。基于此,應當創建健全的環境監測系統,利用科學技術和設備,有效監測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揚塵和污水排放狀況,有效控制施工噪音污染。可根據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的實際面積,來合理裝置揚塵自動監測儀、噪音自動檢測儀,以便于有效監測施工現場的實際污染情況,實現自動化監控,采集相關數據信息。可利用無線網絡技術,將污染數據傳輸至施工現場管理互聯網平臺中,根據采集到的數據來繪制相應的變化曲線圖,以實現對施工現場的全面監控。
(4)有效利用移動互聯網手機APP。在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管理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移動終端的作用,使用智能手機APP來開展管理工作。這種方式更符合時代發展趨勢,順應了科學技術發展潮流。例如,可研發施工現場安全管理手機軟件,直接利用軟件來開展有效的施工安全監控工作。其優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手機作為移動端,其沒有時間、空間上的限制,能夠隨時將安全隱患上報到系統中,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手機軟件來參與到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工作中;另一方面,能夠實時跟蹤施工現場中的安全隱患,進行定期、定點巡檢工作,而且軟件中所采集到的數據能夠進行動態化分析,以全面掌握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另外,在手機工地安全軟件中還設有安全隱患處理模式,指的是當施工人員,或是安全管理人員,發現施工現場存在安全隱患后,可將其拍照上傳到手機軟件中,并用文字進行相應描述,然后由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來進行確認,其需要判斷是否為安全隱患,如若是則要對這一安全隱患進行類型劃分,并做好分級工作,將此信息上報給相關施工單位負責人。負責人在收到上傳的安全隱患信息之后,需要派遣專員去實地進行處理,并做好視頻、圖片、文字記錄,同樣要上傳到手機軟件中。完成處理工作之后,由監理人員、安全員到現場復檢,上傳結果。
總而言之,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來實施高效的施工現場管理工作,以保障施工項目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