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薇
(大慶市道路運輸事業發展中心,黑龍江 大慶 163311)
交通運輸統計數據作為政府宏觀調控和行政決策的重要依據越來越得到國家的重視。近年來,隨著交通運輸統計工作管理水平的逐步提升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交通運輸統計指標體系不斷健全,統計流程日趨完善,統計方法更加科學,統計數據更為精確,各項統計工作都在朝著科學化、規范化、合理化、合法化方向發展。
近年來,國家先后出臺了多項法律法規和政策性文件。2009年對《統計法》作了全面修訂,2016年、2017年中辦、國辦先后印發關于完善統計體制提高統計數據真實性等重要文件,2017年8月1日開始實施《統計法實施條例》,2018年10月1日出臺并施行了《交通運輸統計管理規定》,交通運輸統計工作法律體系逐步健全。
隨著交通運輸行業的飛速發展,交通運輸統計范圍也隨之增加。目前交通運輸統計活動主要包括鐵路、公路、水路、民航、郵政及城市客運領域和綜合交通運輸統計等。
交通運輸部開發了交通運輸企業一套表聯網直報系統、交通運輸部基本名錄庫信息管理系統等多個統計系統。通過使用信息系統進行數據上報,保證了上報的及時性;信息系統自主對上報數據進行分析測算,發現異常數據及時提醒,提高了數據上報的準確性;采用企業上報、主管部門統計、抽樣分析、數據測算、定點觀測等多種方式,確保了數據上報的真實性;通過對統計指標不斷完善,保障了數據上報的全面性。
綜上所述,近年來交通運輸統計工作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有了長足進步,趨于成熟,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現有運輸量統計工作數據來源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企業自行上報;二是運輸量監測測算。目前運輸量監測數據主要通過高速公路收費站和國、省干道監測站點獲得,但是現階段監測站的建設和使用并沒有統一標準。部分地市現有監測站數量并不能完全滿足實際觀測需要,監測數據不能完全體現當地運輸情況。
國家現有交通運輸行業統計系統均為聯網直報系統,數據收集主要通過行業主管部門工作人員手動錄入以及企業自行填報兩種方式,統計系統無法實現與現行運政管理系統進行數據自主對接。由于運輸企業和車輛數據變動頻繁,尤其是規下貨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車輛機動性較大,車輛買賣時有發生,因此數據信息變動頻繁。對于運輸業戶和車輛基數較大的地市,統計工作人員人工數據更新負擔較重,容易出現統計信息更新不及時和錄入不完整的情況。
一方面,交通運輸行業主管部門專業統計人員占比較少,基層統計人員多為業務科室人員兼任。在保證自身業務工作的基礎上,很難對統計工作進行系統的、深入的研究。伴隨著交通運輸行業的多樣性發展,統計數據指標的制定日趨復雜,計算方式更加繁瑣,各項指標反映的行業狀態更加寬泛。大多數統計人員參加專門針對統計工作的培訓機會較少,因此不具備從專業角度對交通運輸統計數據進行全面測算分析的能力,并且不能有效使用辦公軟件進行高質運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交通運輸統計分析的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面,多數交通運輸企業未設置專職統計崗位且招聘門檻較低,人員流動性大,素質參差不齊,未經系統培訓和工作交接直接上崗。因此企業統計數據上報質量普遍不高,行業數據審核壓力較大。
企業的營利性使部分運輸企業經營者對于無法帶來收益的統計工作不夠重視,對統計相關的法律法規較少學習,故而造成對自身統計責任和義務認識不清的情況。甚至有部分企業認為統計過程中要求企業提供的基本信息、財務狀況、運輸量等涉及商業機密,因此對信息的上報存在抵觸情緒。
近年來,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現代化信息技術高速發展,極大地促進了生產方式以及工作和生活模式的巨大變革。推進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現代化信息技術在交通運輸統計工作中的應用,加強和規范配套行業監測設施規劃和建設將會使統計工作更科學、更及時、更準確。
(1)有利于拓寬交通運輸統計數據的來源和范圍。傳統統計數據主要來源于人工數據采集和數據測算。現代信息技術可以從龐大規模的網絡數據中獲得交通運輸統計數據的來源。例如在運輸量調查統計中結合使用衛星影像、地面監測設備、物聯網、傳感器、定位系統等技術來獲取運輸車輛的運輸距離和運輸量,可以更準確的掌握各運輸行業實際的運輸情況。濟寧市統計局依托山東省大數據中心,與華為公司合作建設“統計云計算大數據中心”,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數據采集、匯總、分析和挖掘工作,不斷加強大數據開發應用力度,拓寬了部門數據的來源渠道。
(2)有利于提升交通運輸統計工作效能。人工數據信息采集費時費力,統計月度、季度以及年度數據信息相對滯后。利用信息網絡可以快速獲取實時數據,通過科學篩選分析實現超級匯總,提高了交通運輸統計能力和工作效率,有助于行業主管部門第一時間掌握行業現狀,縮短決策時間。黑龍江省人口普查通過綁定電力大數據,對用戶單日、連續多日、周、月、季等頻度用電情況進行數據分析,通過分析預測居民生活規律,精準鎖定居民居家時段,隨時隨地查詢居民居家情況,提高了普查效率,節約了普查成本。
(3)有利于提升統計數據質量。人工數據采集和測算對統計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較高,比較容易出現偏差,也給行政干預帶來了可能。利用現代化互聯網技術獲取數據進行聯網直報使交通運輸統計數據更為客觀真實,可以有效增強統計數據的抗干擾能力,提升交通運輸行業統計數據質量和公信力。
目前交通運輸統計內容主要包括運輸企業基本情況、財務狀況、車輛情況和運輸情況等,在實際統計工作中多數統計內容在現有橫向部門管理系統中均有涵蓋。例如運輸企業基本情況可以通過交通部門運政管理信息系統和工商部門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平臺獲取,企業財務狀況可以通過稅務部門內部管理系統獲取,車輛情況可以通過公安系統和運政管理信息系統獲取,運輸情況也可以通過對接電子運單系統和運輸監測設備獲取等等。加強交通運輸統計系統與橫向管理系統的銜接,可以有效避免多頭重復錄入問題,大大縮減統計人員數據搬運時間,提升統計工作效率。近年來,海南省、貴州省、甘肅省、山東省等多地統計局相繼建設統計大數據分析管理平臺,打破部門之間、行業之間的信息壁壘,整合各行業數據,融合其他橫向部門數據,對統計數據進行整體、全面的分析,促進了整個統計業務水平的提高。
加強統計工作隊伍建設,常態化開展統計業務培訓,強化統計人員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和統計系統的使用以及統計測算、預測和分析方法的學習,實時掌握統計前沿技術方法,不斷提高統計人員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運輸企業統計法律法規的宣貫,規范企業統計行為,指導企業及時、準確地完成數據上報工作,有效管控源頭統計數據質量。
交通運輸行業要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統計政策規定,推動統計工作改革創新發展,加快現代化交通運輸統計制度和體系建設。明確各級責任分工,強化監督問責力度,嚴肅懲治統計數據不實和數據造假責任人。規范統計行為,營造良好行業統計氛圍,樹立政府統計權威。
交通運輸統計數據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顯象標,是行業規劃和部門決策的重要依據和支撐。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交通運輸新業態的不斷顯現,交通運輸統計工作的改革和發展顯得尤為迫切。交通運輸統計主管部門應不斷完善統計制度體系建設,加強信息化投入,提高統計人員綜合素質水平,致力于提升統計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為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發展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