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冬
(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235)
AP1000是世界最先進的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工程建設采用了“標準化設計、工廠化預制、模塊化施工”的模式,“安全第一、質量第一”的貫徹及核安全文化都是核電行業重中之重,所以AP1000核電項目在建設過程中,質量控制顯得尤其重要。
AP1000建造質量控制存在以下難點:
(1)AP1000核島施工過程采用了模塊化施工建造技術,由此帶來了施工技術、施工計劃安排與施工組織等一系列變化。模塊的范圍覆蓋了傳統的土建與安裝領域,相關區域內同時具有傳統土建和安裝的物項,土建與安裝互相交叉施工的長期存在,給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和物項成品的保護帶來較大的困難。所以模塊和管道、電氣等安裝物項與土建施工的邏輯關系非常重要,必須緊密協調和配合。
(2)在依托項目建造過程中,原設計方的設計問題一直困擾著現場施工,如設計文件不能按計劃及時供應,設計變更過多,設計深度不夠需要現場澄清等等。質量控制人員需花費大量的精力驗證設計變更(E&DCR)的執行。
(3)國內核電建設項目大量上馬,承包商有經驗的管理技術人員和施工人員大量稀釋,造成依托項目現場部分施工組織不順暢,特別由于有經驗人員的缺失,現場較頻繁出現由于施工原因造成的NCR;核電項目需建立完善的質量體系,確保其質保體系的健全和有效。同時,利用檢查試驗計劃(ITP)對施工過程進行質量監控,通過NCR、QOR、CAR 和SWO等工具全面進行質量的控制。
事前質量預控要把各項質量職能活動建立在有充分能力、充分條件保證和運行機制的基礎上,通過施工質量檢查與試驗計劃(ITP)、施工方案、施工技術交底、程序、組織設計等項目管理,針對質量控制對象的控制目標、活動條件、影響因素進行周密分析,找出薄弱環節,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和對策。
(1)施工質量檢查與試驗計劃的編制和審核。施工質量檢查與試驗計劃(ITP)是AP1000核電站現場施工活動過程中重要的質量控制文件。首先,ITP的編制是由施工承包商編制,范圍是對所有的施工活動編制有效的ITP,ITP中同時要列出所有施工活動相關工序及檢驗依據。質量控制人員要對承包商編制的ITP進行審核,審核的內容包括施工圖紙、施工方案、施工相關技術文件、施工程序,施工作業人員資質審查、材料設備是否驗收合格、測量和試驗設備是否校驗、作業環境等是否符合要求。
(2)施工活動的技術交底。在施工作業前,由承包商專業技術人員組織現場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目的是使現場作業人員對施工活動工序、方法、施工要求、特點、質量要求、措施和安全等方面有詳細的了解,避免憑借施工經驗作業,杜絕施工質量事件的發生。施工作業人員需全面掌握交底內容,對施工工序方法等熟知,特別是對易出現質量問題的地方,需提前預防、加以注意、充分預控。施工作業技術交底的內容要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同時,也是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方案的提取,是最基層的技術和質量管理交底活動,也是質量事前預控的有效措施。事前預控是核電工程項目施工質量控制的基礎,要在施工準備、質量計劃、組織管理、檢測方法等環節予以加強管理,明確所需材料的質量要求和技術標準,同時,還要做好施工質量檢查與試驗計劃(ITP)、施工組織設計、技術交底、程序的編制與審查,搜集有關質量管理、質量驗收標準、法律法規、質量標準等等相關文件,這些都是事前質量預控的重要依據。
事中質量控制的目標是確保工序質量合格,杜絕質量事故發生。
(1)自我控制及他人監控。自我控制即作業者在作業過程中對自己質量活動行為的約束和技術能力的發揮,以完成預定質量目標的作業任務;他人監控即作業者的質量活動過程中,要接受來自管理者及第三方的監督檢查。首先,作業人員要對施工質量的內容了如指掌,要嚴格按照交底、規范和程序的要求作業,過程中充分發揮技術能力,合格完成預定質量目標和作業任務。
(2)施工質量檢查與試驗計劃的過程控制。施工質量檢查與試驗計劃(ITP)中施工工序的見證工作是事中質量控制的核心。ITP編制審核批準后,相關各級質量控制人員會在ITP中選取施工工序控制點(R點、W點和H點)。ITP在執行的過程中,質量控制人員需嚴格監督執行。每道施工工序驗證點,相關各級質量人員依據控制點到現場進行質量驗證,質量人員不僅重點檢查現場施工質量,還應檢查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相關施工記錄,檢查施工記錄的正確性、準確性。原則是上一道工序質量未驗證合格的情況下,決不允許進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為了更好地發揮過程控制的作用,ITP在執行過程中,采用了分次放行的方式(對工作范圍及量較大的工作編制在一份ITP中,然后再把工作進行細化,進行分次驗收,等各分次驗收完畢后匯總至ITP 相應步驟上確認)。采用分次放行的質量控制方法,各質量控制人員能夠更細致地把握施工的進度和質量,從而能夠更加全面細致地進行事中質量控制。
(3)質量控制文件的應用。質量控制人員如在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施工質量問題,視具體的施工質量情況,質量人員可先考慮開啟質量監督單(QSR)來警示跟蹤施工作業人員。施工質量情況各有不同,必要時根據相關程序要求開啟質量觀察報告(QOR)、不符合項報告(NCR)、停工令報告(CAR)等跟蹤處理,充分運用必要的手段,杜絕施工過程中發生質量問題,防止施工質量問題流入下一道工序。
由此可見,事中質量控制關鍵是增強質量意識、發揮自我約束、自我控制能力、每道施工工序檢查都要嚴格依據質量規范標準、干出符合質量要求的產品。質量控制人員的現場檢查是很關鍵性的環節,過程中堅持質量標準,有效地進行過程質量控制,以完成事中控制的目標,即確保每個施工工序質量合格,杜絕施工過程中質量事故的發生。
事后質量控制的任務是對已經完成的質量活動結果進行評價、認定,對工序質量存在問題進行糾正,對不合格施工結果進行整改和處理。
(1)質量控制文件的應用。如果發現已完成的施工質量不滿足要求,可依照不符合項程序規定開啟不符合項報告(NCR)。NCR開啟遵循“一事一單”的原則,開啟NCR后及時對質量問題處懸掛標牌、隔離等,以防止誤用或誤裝。NCR最終由設計方給出最終處理意見,處置意見分為照用、返工、返修和棄用。現場依據NCR的最終處理方式,對施工質量問題進行整改處理,質量人員也會對NCR的處理過程現場見證,驗證合格后解除標牌、隔離等,收集完成相關記錄即可關閉該NCR。對于重復發生的或者比較重大的質量問題可依照停工令程序規定開啟停工令報告(CAR),即要求承包商立即停止相關現場施工活動,直至質量問題得到解決。承包商需按照CAR中所要求的糾正措施進行整頓,包括質量問題的整改、分析質量問題產生的原因、制定有效預防措施、培訓相關作業人員、制定質量問題再次發生的措施等。承包商完成CAR中所要求的糾正措施并提交相關證明資料后,質量人員驗證合格后方可關閉該CAR。
(2)施工質量檢查與試驗計劃的關閉。現場施工活動結束后,質量人員應確保施工質量檢查與試驗計劃(ITP)中所有工序點都已驗證合格,各級作業操作人員及質量控制人員均已簽字完成,以及施工中所產生的所有文件和記錄資料都符合要求。關閉ITP質量控制人員重點審核內容有:與ITP相關的工作內容是否合格完成、ITP中控制點(R點、W點和H點)是否已簽字確認、ITP所包含的檢查記錄、質量證明文件、施工過程產生的文件(EDCR、QOR、NCR等)是否完成并驗證關閉、控制點簽字時間是否符合施工邏輯等。
對于AP1000核電項目建設項目來說,如果計劃預控過程中所制定的行動方案考慮的越周密,事中自控能力越強、監控越嚴格,實現質量預期目標的可能性就越大。建設工程項目事后質量控制,具體體現在施工質量驗收各個環節的控制方面。
事前、事中、事后質量控制,不是孤立的和截然分開的,它們之間構成有機的系統過程,實質上也是質量管理PDCA(計劃、實施、檢查、處置)循環的具體化,并在每次循環過程中不斷提高,從而達到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的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