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亮,張新,白龍
(中建八局第二建設有限公司,山東 濟南 250000)
優化高層建筑標準層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技術,確保施工質量,必須結合工程目標與施工環境,制定科學可行的施工方案,量化施工流程,準確把握施工要點,全面加強質量檢測工作。本文將舉例介紹工程概況,并分層淺談高層建筑標準層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技術方案。
某建筑工程屬于高層辦公樓,所涉及的機電管線包括弱電橋架、強電橋架、空調送風主管和噴淋環管等。在不同機電管線連接工作中,該工程采用的連接方式包括螺栓式板連接法(該方法主要針對弱電橋架和強電橋架連接)、鍍鋅薄鋼板法蘭連接法(該方法針對空調送風主管之間的連接)和卡箍連接法(該方法用于噴淋環管的連接)。在項目施工中,施工企業需要在規定期限內完成28層樓的所有機電安裝作業,為了按期完成施工,施工企業采用了模塊化安裝技術。此外,該工程有三大特征:(1)工期長。標準層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設備較多,在具體安裝過程中,均會受到施工現場環境與氣候變化的影響,對于建筑電氣工程來講,所處施工環境極為復雜,存在多變性,確保標準層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有序性,必須通過實驗來選用最佳安裝方法,這樣也會消耗一定的時間成本,加之標準層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施工作業量大,必然需要更多時間。(2)標準層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作業的綜合性特征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交叉施工作業量大。當代建筑施工項目繁多,施工企業為了按時竣工,時常會開展大量的交叉施工作業,這在很大程度上給建筑標準層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工程施工帶來諸多不便。對此,必須做好建筑施工企業、電氣安裝企業以及安裝施工人員的協調工作,處理好施工中的矛盾問題。其次,吊裝運輸模式應用頻率極高。因為當代建筑大多屬于高層建筑,所以在施工過程中通常需要采取吊裝運輸模式,尤其是在高處安裝標準層機電管線設備。在使用吊裝運輸模式的過程中,必須確保吊裝設備的安全性,為高空作業提供充分的安全保障。再次,配合面極為廣泛。因為當代高層建筑空間結構復雜,各層建筑與每層建筑的具體戶型均須安裝相應的標準層機電管線設備,所以配合面極為廣泛,在安裝工作中,應著重做好標準層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和建筑施工的配合工作。(3)影響因素多。建筑標準層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施工中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僅要兼顧施工環境、安裝時長,而且要綜合考慮安裝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像施工原料問題、資源供應問題和施工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等,兼顧多方面的影響因素,才能將負面影響降到最低。
做好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作業,必須制定完善的安裝方案。該項目在制定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方案的過程中針對樓層的使用功能設計了統一型號、規格與布局,結合機電管線特征引入了BIM技術、鋼支架組裝模塊技術和綜合模塊分段技術,同時,將機電管線分為長度為6m的標準段模塊,這樣能夠減少廢料,便于運輸和安裝。在標準層走廊區域,機電管線模塊屬于綜合模塊。大多數模塊的骨架是臨時支撐的型鋼支架,這種支架能構成標準的穩定體系與承重體系。為了確保骨架的穩固性,通常需要啟用誤差調整技術以控制誤差。此外,在具體方案設計過程中,施工班組應該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調查與研究,然后制定可行的方案,方案內容應包括施工內容、具體工序、施工班組的分工,注意將責任落實到個人。
正式開展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作業前,施工技術人員應該先穿好絕緣服,戴上安全帽和絕緣手套,將絕緣防護用具佩戴齊全,在佩戴絕緣手套和穿絕緣靴子的過程中須壓入空氣,檢查是否存在真空缺陷。與此同時,要根據施工現場環境與工程項目要求安置絕緣遮蔽防護用具。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帶入施工現場的一切防護用具和施工工具必須進行清點,事先檢查其安全質量,如果發現某一絕緣防護用品有破損則不能投入使用。對于質檢合格的防護用品,應按照作業班組分發給施工技術人員,讓他們裝入本人工具袋中,在進行施工作業前進行佩戴。其次,在裝載施工工具與材料時.必須分類進行放置,以免絕緣防護用品和遮蔽用具因發生碰撞而出現磨損、刮傷和破裂。通常,在卸放緣防護用品和遮蔽用具時,應將其安置于不會影響施工作業的區域,該區域應干燥清爽,切忌溫度與濕度過高,并在防潮塑料布上進行分類放置。同時,要注意保持緣防護用品和遮蔽用具的干燥性。在搬運使用緣防護用品和遮蔽用具的過程中,應認真檢測是否存在螺帽松動問題以及表面是否存在裂痕、損傷與破碎現象,如果存在這些問題,必須進行替換。對于絕緣斗臂車的準備工作,須根據安全操作要求將其定位于最適宜的工作位置。另外,對于高空作業,必須正確選擇高空作業車升起的方向與工作路徑,讓施工技術人員系上安全帶后乘入高空作業車的工作斗中,并起升作業車,同時,要注意躲避線路與其他設備等障礙物,確保作業車起升與操作的平穩性。當作業車處于接地橫擔下方,須注意規避低壓線,檢查其質量,并全面檢測所有金屬緊固件,查看是否存在漏電現象。
把握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技術要點,首先要借助BIM技術構建完善的施工模型,制作精確的分段圖。通常,運用BIM技術構建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施工模型,必須精確計算相關參數,準確反映管線的排布狀態,構建BIM管理系統,對操作空間、施工空間與維修空間進行模擬和預測,指揮安裝技術人員做好施工現場預留和管線預埋作業,正確落實施工安裝方案。與此同時,要繪制完善的總平面圖,然后,對平面圖進行分段,從而繪制精確的分段圖,在圖中設置合理的模數,指出每平均6m一節分段,確保各分段接口的有機銜接。其次,要準確把握機電管線模塊安裝質量影響因素。從微觀層次來看,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質量影響因素主要有四種:(1)管理因素。該因素特指機電管線方案因素帶給安裝質量的影響,避免出現負面影響,則需要制定科學的安裝管理方案。(2)技術因素。該因素來自施工技術、施工現場監控技術和施工信息管理技術,因而,優化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管理方案,確保施工進度的順利銜接,則需要加強各種技術管理。(3)人員因素。該因素來自所有參與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施工建設的人員,主要包括設計師、安裝工程管理人員、安裝技術人員和監理工程師等,確保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質量,加強安裝施工管理,提高全體人員綜合素質頗為重要。(4)資金因素。該因素決定著機電管線安裝模塊化施工的順利進展,在安裝施工期間,必須合理使用資金,避免出現浪費與資金斷流問題。另外,必須堅持安全施工原則,從整體結構來看,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作業的安全施工原則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1)安全標準原則。該原則要求施工班組應該謹遵安全施工方案與安全施工流程進行施工,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施工技術人員不少于兩名,同時要有安全監護管理人員進行現場指導。(2)臨近帶電體安全防護原則。該原則要求施工班組應合力做好臨近帶電體的導線布置工作,準確定位安全位置,設置好安全隔離和絕緣遮蔽物。(3)全方位安全監督管理原則。該原則要求在整個施工中,不僅要發揮管理人員的安全監督指揮作用,同時要啟用自動化安全監控設備進行全面監督以便于及時發現潛存的隱患并發出預警,將損失降到最低。(4)人本主義原則。該原則要求施工企業應尊重每個工作人員,在施工作業中,對所有工作人員進行觀察,如果發現某工作人員存在不適感或者疲憊狀態,應及時讓該名工作人員休息,不可過度勞累。通常,在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施工作業中,每個人的連續工作時間不宜超過半小時,要進行兩班交替,期間需要按時休息。
初步完成高層建筑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作業后,必須按照標準要求予以全面質檢,仔細查看模塊是否存在變形與松動問題,核對管線模塊安裝方向正確與否,檢驗模塊表面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存在各種問題,必須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修復。
綜上所述,全面做好高層建筑機電管線模塊化安裝作業,必須著重提高安裝技術,制定可行的安裝施工方案,量化施工技術流程,加強質檢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