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乾 付鎧
當前,城市發展迅猛,城市運行管理已向科學化、智能化和精細化管理發展轉變,城市運行標準日趨嚴格,人民對城市穩定、有序、安全和協調的要求越來越高。作為新時代的城市運行人,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指示,積極履職盡責,勇于擔當作為,切實把確保城市安全穩定放在第一位落到實處。結合機構改革和行政授權實際,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市運行局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推動城市運行領域人員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充分激發干部職工干事創業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實現亦莊新城高質量發展不斷實踐和探索。
1992年4月8日,北京亦莊工業開發區在北京東南破土奠基,標志著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北京經開區”)開發、建設全面啟動。30年來,北京經開區從3.83平方公里起步,已成長為擁有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汽車和新能源智能汽車、生物技術和大健康、機器人和智能制造四大主導產業及3萬余家市場主體的亦莊新城。截至2021年底,亦莊新城工業總產值達到5820億元,覆蓋約225平方公里,在217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考核評價中升至全國第三,實現歷史性突破。
2019年,中共北京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同意北京經開區機構改革方案,標志著北京經開區堅持“小政府、大社會、專業化、社會化”原則的大部制改革拉開帷幕。經過此次改革,工委管委會機構由60個減為23個,行政機構精簡60%,北京經開區逐步建立起“準入-審批-管理-執法”鏈條式的“審管執”體系,在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放管服”改革等經濟事務管理方面走在北京市前列,成為全國首個同時歸集前端審批和后端執法職能的國家級經開區。
2019年12月3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決定把北京經開區和亦莊新城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成果轉化承載區、技術創新示范區、深化改革先行區、高精尖產業主陣地和宜業宜居綠色城區,同時由北京經開區管委會在經開區(約60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內行使區級人民政府行使的職權,在亦莊新城(約225平方公里)區域內行使2633項行政權力,其中市級272項、區級2361項。
北京經開區機構改革、行政授權后,將區域安全生產、應急管理、能源保障、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水務管理、園林綠化、交通路政管理、市政基礎設施管理、生態環境保護等職能重組,組建城市運行局(內設9個處室),原環境保護局、城市管理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等單位相應裁撤。新組建的城市運行局全面負責北京經開區規劃范圍內城市運行各項工作,同時逐步行使165平方公里新擴區域內部分城市運行工作。截至目前,城市運行局編制人員42人(人員占比相當于其他行政區行使相關職能人員的1/10),其中共產黨員(含預備黨員)36名,占比超過85%。圍繞“兩區”建設、“三城一區”主平臺重要地位和“四區一陣地”區域定位,在如何充分激發全局干部職工干事創業激情、增強履職盡責擔當能力方面,城市運行局進行了積極探索。
完善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基層組織領導力。結合機構改革實際,城市運行局及時完善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黨組織在城市運行工作中的領導力、組織力和號召力。成立城市運行局黨支部,支部委員包括青年委員、學習委員在內的7人,成員覆蓋主要處室,形成老中青三代共同參與的良好政治環境。組建3個黨小組,選拔政治素養高、黨性修養好的同志兼任黨小組組長,實現對支部黨員無差別、全覆蓋的政治管理。
加強黨員干部管理,提升黨員干部凝聚力。結合人員組成現狀,城市運行局黨支部突破身份壁壘、編制界限,將行政輔助人員等所有黨員納入管理范圍,印發行政輔助人員黨員管理辦法,實現黨員干部一盤棋、一張網統籌管理。嚴格落實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和談心談話制度,定期召開全局黨員干部大會,讓每名黨員心懷“國之大者”、筑牢理想信念根基、錘煉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使全體黨員干部在做好城市運行中心工作上凝心聚力。
堅定理想政治信念,提升干部職工戰斗力。堅持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作為全體黨員干部加強思想政治建設的有效載體,強化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的有效途徑,研究制定主題教育實施方案,全面推動主題教育常態化走深走實。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作為全體黨員干部感悟思想偉力、把握歷史規律的重要抓手,將黨史學習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和年度重點工作相結合,引導黨員干部增強理想信念、提升服務意識。
開展業務模塊管理,打造城市運行集群優勢。按照城市運行業務工作需要,重點圍繞主責主業探索打造了市政管理、安全應急、生態環境三大業務模塊,對相關處室業務形成了模塊化管理方式。通過業務模塊相互支撐,實現對模塊內相關處室各類資源的統籌管理,充分發揮各處室人力資源優勢,實現各模塊內干部職工的橫向對比,營造了創優爭先的良好氛圍。業務模塊管理,打破了各處室之間的物理壁壘,促進干部職工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逐步形成了城市運行領域的集群優勢。
實行業務交叉延伸,拓寬干部職工業務領域。在業務模塊管理基礎上,為推動相關處室業務互聯互通、人員互學互鑒,探索實行AB崗聯合檢查、AB業務交叉檢查、AB業務交叉驗收,鼓勵干部職工交叉參與業務活動、互相參與行業管理,每月開展不同領域業務知識學習,推動相關領域干部職工融合貫通,提升綜合能力素質,促進干部職工全面發展。同時,實行業務交叉參與,源頭上解決了由于各處室人員少、任務重、項目多等引起的在資金支付、質量把控、行政輔助人員參與關鍵業務相關方面的廉政問題。
探索處室業務輪崗,激發干部干事創業激情。為增強干部職工隊伍活力,堅持統籌兼顧與實際需要相結合、培養鍛煉與合理使用相結合,探索實施處室業務輪崗,著眼于選拔培養年輕干部、防止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通過處室內業務輪崗、處室間業務輪崗,初步實現了城市運行局人員的動態調整,將一批作風過硬、業務扎實、敢闖敢拼的干部調整到新的工作崗位,人崗相適、人事相宜更加合理,人力資源配置更加合理,干部職工干事創業激情不斷迸發。
搭建多元培養體系,提升專業技能水平。加強干部教育培訓力度,按照干部履職盡責和成長發展需求,制定多樣化的培訓培養方案。拓寬交流范圍,強化與市級主管部門、周邊區域學習交流力度,不斷提升行業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應急處突救援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業務專項培訓,綜合運用主體培訓、專題培訓、網絡培訓、《學習月刊》等方式,進一步提高干部培養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全方位提升干部職工的政治素養、管理水平和專業能力。
培養多專多能人才,促進干部全面發展。城市運行工作覆蓋面廣、專業性強、關注度高,這就要求城市運行干部職工具有一專多能甚至多專多能的工作能力。為適應快速發展的城市運行工作新形勢新任務,強調干部職工懂專業領域、會行業知識、精具體業務,鼓勵對其他領域、其他行業相關知識積極涉獵。通過業務模塊管理、業務交叉參與、線上線下教學、現場觀摩參觀等方式,促進干部職工快速成長、快速成才,逐步成為城市治理領域的“多面手”、“小行家”。
敢于壓實責任擔子,加快干部成長成才。結合城市運行工作實際,圍繞急難險重工作任務,不斷向干部職工尤其是年輕干部壓擔子,深入踐行“一線工作法”,通過搭臺子、鋪路子,為年輕干部成長成才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鼓勵年輕干部加強崗位鍛煉,安排多位優秀年輕干部參與北京冬奧會、疫情防控駐點保障和外省市掛職鍛煉,讓年輕干部在基層奉獻中感悟思想偉力、堅定理想信念。充分利用汛期值守、應急搶險、疫情防控和事故處理等工作礪煉,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的優秀年輕干部選拔出來。
推行從嚴考核要求,夯實目標責任工作基礎。充分發揮平時考核系統信息化管理優勢,加強干部職工平時考核力度,將考核結果與個人績效掛鉤,不斷激發干部職工工作熱情。充分發揮督查考核系統信息化管理優勢,將重點工作、年度工作和臨時工作等逐級分解,限時督辦、定期催辦,促進各項工作提質增效。充分發揮目標責任管理優勢,實行掛圖作戰,按照任務清單、工作臺賬,將工作目標落實到處室、落實到個人,確保“人人肩上有擔子,個個身上有責任”。
加強監督執紀問責,充分發揮警示威懾作用。深化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使監督管理有力度、紀法約束有硬度,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 。充分發揮反面典型案例的警示作用,黨支部紀檢委員定期開展廉政談話和節前廉潔提醒,使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謹慎用權、干凈用權根植于全體黨員干部心中。黨支部每月定期召開全體干部大會,通過及時傳達紀檢監察機關、機關紀委有關文件精神和觀看警示教育片、專題報道等方式不斷發揮警示威懾作用。
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激勵干部職工擔當作為。針對城市運行局招標項目密集、資金撥付頻繁、管理對象復雜等特征,不斷探索以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為原則的容錯糾錯機制,通過全面辯證地寬容履職盡責中的失誤、錯誤,激勵干部職工在城市運行工作中敢于“試錯”、學會“試錯”,鼓勵干部職工在城市運行工作中敢試、敢闖、敢干,敢于破題、善于破局,從根本上解決“不想干、不愿干、不會干、不敢干”的難題,確保干部職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近幾年由于城市運行工作需要,為解決編制人員專業力量不足的問題,深入探索運用第三方監管模式提高專業隊伍工作能力,陸續引入垃圾分類指導員、交通運輸行業檢查員、安全生產檢查員、危險化學品及生態環境專業雇員等專業力量參與城市運行工作。但由于人員身份不同、業務素質參差不齊,部分人員只能參與輔助工作,導致績效考核、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等只能在編制人員開展,無法覆蓋全部履職人員,在急難險重等工作任務落實上很難壓擔子、挑擔子,不利于城市運行工作高效、迅捷的開展。
北京經開區作為北京市唯一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精尖產業云集,同時也是北京基本沒有“城市病”的標桿區域,因此對城市運行工作標準高、要求嚴。作為城市運行領域的行業主管部門、業務管理部門和綜合服務部門,城市運行局使命重大、責任光榮。隨著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走深走實,干部職工業務專業化水平與城市定位、經濟發展和產業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在生態環境保護、安全生產、應急管理等方面業務服務指導能力亟待提高。
當前,北京經開區正探索實行城市大腦“一網統管”,穩步提高城市科學化、智能化和精細化管理水平。近年來在高級別自動駕駛、智慧交通和智能網聯標準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蹄疾步穩,城市可知可見可感水平不斷提高。但是,干部職工在做好城市精細化管理、城市運行服務保障工作等方面政治站位不夠高、服務意識不夠強、專業技能不夠硬,在充分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云平臺等現代管理手段方面經驗不足、創新不強、舉措不實,與群眾期盼的標桿城市、天藍水清路暢安全宜居的現代化新城要求還有差距。
教育引導全體干部職工堅定理想信念、提高黨性修養,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在學深悟透、學懂弄通上下功夫。不斷為全體干部職工成長成才提供優渥的事業發展與成長環境,以引育用留為核心,厚植人才成長沃土、構筑人才發展平臺,打造一支作風務實、工作扎實、本領過硬的干部隊伍,構建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城市運行工作格局,以朝氣蓬勃的工作熱情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城市運行新篇章。
深入踐行“一線工作法”,加大統籌整合力度,將多次會議統籌整合、將多個檢查統籌整合、將多項任務統籌整合,有針對性地開展業務指導及行業監管工作,減少到企業檢查次數,對企業“只幫不擾”,引導各處室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借鑒。加大干部職工培養力度,圍繞黨性修養、管理能力和專業技能等全方位培養現代化經濟功能區管理人才,不忘初心使命,練就過硬本領,發揚擔當和斗爭精神,切實提高干部職工履職盡責能力。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團組織、工會和青年創新院等橋梁紐帶作用,凝聚干部職工、團結干部職工、服務干部職工,千方百計解決干部職工急難愁盼的各類工作、生活難題,關心愛護廣大干部職工,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打破干部職工身份壁壘、突破體制限制,探索實行行政輔助人員績效考評,著力解決行政輔助人員薪資福利水平、繼續教育培訓和職務職級晉升等各類問題,讓全體干部職工感受到組織的溫暖,為當好首都高質量發展開路先鋒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