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軍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重慶 400015)
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推動下,電力系統結構得到了完善,電網規模不斷擴大。當前設備不斷朝著精細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其安裝難度更大;且電氣設備在長期使用中,受到人為、環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可避免會發生故障。為了不影響其正常使用,有關人員要加強對設備安裝、維修的重視,合理應用先進技術,延長設備使用壽命。因此,對電氣設備安裝技術和維修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電氣設備類型十分多樣,通常包括制冷、高低壓電氣、通信等,其質量的好壞和人們日常生活、工作有著直接影響。不同設備對安裝技術要求不同,在實際作業之前,有關人員要深入了解工程特點以及設備的型號、參數等各方面信息,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安裝,避免出現失誤。由于設備所處的工作環境不同,這加大了安裝技術的難度,要準確對其進行定位,做好固定和保護,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提升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安裝過程中不僅涉及到電氣設備本身,還要設備框架、安裝線材等輔助材料的參與,這也是設備運行穩定性的重要保障。如果輔助材料質量不合格,很容易引起設備的運行異常,其功能無法得到充分發揮。
部分設備功率較大,在運行中會產生比較大的損耗,對環境有著較高要求。如果設備在安裝時密封性得不到保障,細小的雜物,例如碎石、塵土就會進入到設備內部,引起短路、故障等,還會縮短其使用壽命。
隨著人們對電氣設備要求的不斷提升,部分設備也正朝著智能化、精細化的方向發展。完善的設計圖紙能夠為設備安裝的順利進行提供可靠參考,如果圖紙中的內容標注不清晰,出現了類似線路連接錯誤的問題,將會對設備安裝的順利開展帶來嚴重影響。不僅如此,安裝人員專業水平的高低、工作態度的認真與否,都會是電氣設備安裝技術能否順利實施的重要影響因素。
(1)做好準備工作。在電氣設備安裝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設計人員要對現場情況進行全面考察,充分收集信息,對設計圖紙、安裝方案進行不斷優化和調整;加強和施工人員之間的交流,做好技術交底,明確安裝作業的重難點,從而充分發揮電氣設備的功能和作用。盡量保證設計的一步到位,以免在后期出現頻繁的設計更改,影響作業效率。(2)線路敷設。可利用套管對設備線路進行保護,以防水性、抗腐蝕性能突出的材料為主,以免電線過快的老化。(3)電箱安裝。電箱是電力設備安裝中的重要部分之一,由于當前人們對電力設備安裝技術的要求不斷提高,因此在安裝過程中也要盡可能遵循精細化的原則。在電氣設備中,配電箱主要負責傳輸和接收電源,類型較多,在安裝時一定要連接好對應的線路。(4)照明系統。作為建筑工程、工業生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部分工程照明設備平直度、水平度相差太大,燈具安裝問題較為突出。在實際作業中,要做好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加強檢查系統的預留和安裝,將誤差控制在合理范圍內。(5)電氣設備防雷接地。如果電氣設備外殼帶電,輕則影響設備的運行狀態,嚴重的還會引起人員傷亡。在設備的金屬支架、金屬外殼等部位,要重點關注,做好防雷接地作業;在設計初期就要合理進行布局,做好主筋引下線、均壓環上焊接跨線等具體工作。(6)消防設備的安裝。很多施工人員都會忽略消防設備的安裝,這是電氣設備安裝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安裝過程中,一定要確保管道、線盒的穩定,否則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振動,讓部分零部件偏移。技術人員要以設計圖紙作為主要參考,精確定位線槽橋架的安裝位置,平整的安裝支架、吊架的鋼材,遵循《電氣裝置安裝施工及驗收規范》中的相關要求。(7)檢查和測試。在所有的電氣設備安裝完成之后,要清理現場,確保設備在干凈整潔的環境下運作;將實際情況和安裝圖紙、設計規范進行反復對比,確保管線敷設的合理性。要嚴格按照相應的技術規范,對電阻進行檢查,復核電氣系統的技術資料等。在上述各工序完成后,拆除臨時接地線,隨后進行送電調試,查看設備是否能夠正常、穩定的運行。如果有異響、振動或高溫、漏電等,及時進行處理。
要轉變有關人員的思想觀念,充分意識到設備維修的重要性,從而充分發揮電氣設備的功能和作用。除非設備已經完全報廢,或是維修也無法恢復其基本功能,在其他任何情況下,都要對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管理。技術人員要制定完善的設備檢修和維護工作方案。可開展相關的講座和培訓,提升設備管理人員的思想覺悟,將電氣設備維修工作落到實處。
設備的故障管理主要可通過以下幾個方式進行。(1)利用綜合統計法,對所有電氣設備的故障發生率進行分析,或是對出現頻率較高的故障類型進行統計,分析其原因,制定針對性的防護措施。例如設備在長期高壓運行狀態下發熱較為嚴重,那么可增設散熱系統,或是保持設備運行環境的通風。(2)利用典型失效的分析方式,當設備出現故障時,利用專業儀器,對設備零部件進行逐一排察,最終確定故障部位。(3)利用故障診斷分析法,找出故障的發生狀態以及變化趨勢,進一步驗證故障結論。
制度體系能夠對有關人員的行為起到約束和管理作用,想要進一步提升電氣設備的日常維修水平,減少其發生故障的概率,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1)預防維修。在設備的日常使用中進行監督和管理,盡早發現質量隱患并及時排除,可以顯著縮短因故障而導致的停機時間。可以采用定期維修、狀態維修這兩種主要方式,前者是以時間為期限,例如每周、每月對所有電氣設備進行大排查;后者主要是利用相應的技術手段,檢測設備的運行狀態,針對性的進行處理。(2)維修預防。在電氣設備安裝完畢之后,要考慮到設備的作業環境、運行負荷等因素,對可能出現的故障類型進行預測,并針對性的預防。(3)改善維修。要在實踐中,對電氣設備維修技術、方式進行創新和完善,從而提升設備運轉效率,確保其不出現質量問題。(4)生產維護。要建立健全預防維修機制,以設備作用的充分發揮作為目標,做好規范的基礎管理。(5)事后維修。即便提前預防工作再到位,電氣設備依然不可避免的發生故障。在發生故障的第一時間就要對故障點進行定位,準確分析故障的類型、嚴重程度等方面的信息,及時采取有效手段。
(1)先檢查再維修。電氣設備較為復雜,當發生故障時,首先要做的是對故障原因、部位等進行分析,判斷故障的類型和嚴重程度,隨后再采取相應的手段進行維護。有關人員要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和實際操作能力,了解電氣設備主要結構以及原理,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解決對策。(2)先外部再內部。在設備維修中,可遵循從外到內的順序,在了解了設備外部結構的基礎上,掌握其裂痕、缺陷以及維修史,排除基本的故障;隨后再拆卸,從內部進行分析,總結故障的原因。(3)先機械再電氣。在檢修時,先保證電氣設備的零件完好無損,隨后可用試驗機來檢測電氣設備,明確故障點,使維修工作更準確。
不管是在安裝還是設備維修中,都要全面提升安裝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能力,讓其了解不同設備的基本構造,掌握不同故障的正確應對方法。除此之外,還要優化電氣施工的流程和標準,使其更加規范,對施工人員的各項工作行為進行約束,確保符合相應的標準。最后,還要控制電氣設備、材料質量。在采購時,對照國家的相關標準和要求,檢查是否具有設備說明書、生產許可證等,在運輸到現場后,還要對其進行抽樣檢查,確定滿足要求后才可投入使用。
總而言之,做好安裝和日常維護,能夠充分發揮電氣設備的作用,降低出現故障的可能性,避免各種意外的出現。在安裝環節,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前往實地進行考察,收集和工程有關的數據信息,加強線路敷設、電箱安裝、電氣設備防雷接地等各方面的質量管理,提升安裝質量。在日常維修方面,要加強對設備維修的重視,做好設備的故障管理,完善電氣設備維修機制。做好以上多個方面,能夠減少電氣設備發生故障的概率,可充分發揮設備的作用,為人們的生產、生活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