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飛,許天浩,吳明官
(1.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濟川街道辦事處水利站,安徽 宣城 242000;2.雞西市水務局,黑龍江 雞西 158199 3.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哈爾濱 150080)
穆棱河流域曾先后進行過多次規劃,1959年編制了《穆棱河地區規劃報告》,1976年提出了《穆棱河地區綜合治理規劃報告》,1988年完成了《雞西市水資源利用規劃》,1990年完成了《穆棱河流域水資源保護規劃》,1993年編制了《穆棱河流域修訂規劃》,2000年編制了《雞西市城市水資源規劃》等,以上歷次完成的規劃中均推薦青龍山水庫為一期工程。
1993年10月曾編制過《青龍山水庫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青龍山水庫項目建議書》,1998年3月編制過《青龍山水庫可行性研究報告》,1998年12月編制過《青龍山水庫項目建議書》,2003年1月編制過《青龍山水庫項目建議書補充報告》,2006年3月編制過《青龍山水庫可行性研究報告》,2009年8月編制過《青龍山水庫可行性研究修訂報告》等。
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土地資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堅守18億畝耕地紅線面臨嚴峻挑戰。因此,國家從2009年起,實行嚴格的土地政策,并規定除國家重大工程可以暫緩外,非農建設占用耕地全面實行“先補后占”。
目前,正在實施的《黑龍江省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實施辦法》、《黑龍江省耕地占用稅實施辦法》等土地征用政策,對水庫淹沒補償投資影響非常大。過去一般水庫總投資中水庫淹沒補償投資占30%左右,而如今相同條件的水庫總投資中水庫淹沒補償投資占70%左右,因此,當前大多數新建水庫(包括青龍山水庫)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1]。
由于青龍山水庫淹沒補償投資按全省征地區片綜合地價計算成果與按《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計算成果相差較大,因此,省水院受雞西市青龍山水庫建設管理局委托,于2009年8月編制了《黑龍江省雞西市青龍山水庫可行性研究修訂報告》,其結果青龍山水庫工程總投資由264052萬元,增加至460740萬元,增加了196688萬元,占原工程總投資的74.5%,其中:水庫淹沒補償投資增加16.5億元(占增加投資的84%)。故迄今為止,青龍山水庫前期工作仍處于停滯狀態。
青龍山水庫原工程任務是以防洪、城市供水和農田灌溉為主,結合水力發電、改善下游河道環境用水等綜合利用[2]。
近年來,雞西市區城市供水問題已解決,故擬建青龍山水庫工程任務建議修改為以下游防洪、農田灌溉和工業供水(包括雞東工業園區、梨樹工業谷等)為主,結合水力發電、改善下游水環境等綜合利用。
為了適應變化了的新形勢、新情況、新要求,配套建設穆棱河干流綜合治理(主要是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等)工程的具體需求,特提出如下的青龍山水庫工程建設構想,供地方政府、有關部門和勘測設計單位參考。
由于穆棱河的泥沙淤積和大量污水入河,導致河中污染物濃度上升湖造成的。因此,建議在穆棱河流域全面采取水土流失防治和水污染防治(主要是城鎮生活和工業污水達標排放)等措施的基礎上,配套建設穆棱河干流綜合治理工程,其中:主要工程有青龍山水庫、穆興分水閘(包括泄洪閘和固灘工程等)、穆棱河下游湖北閘以下老河道水環境治理、灌區補水工程、市區供水工程等。
擬建青龍山水庫工程任務建議以下游防洪、農田灌溉和工業供水(包括雞東工業園區、梨樹工業谷等)為主,結合水力發電、改善下游水環境、等綜合利用。
青龍山水庫壩址以上流域面積為6650km2,占總流域面積(17490 km2)的38%,為了盡量減少出庫的水量(含泥沙和污水),同時為了改善湖北閘以下穆棱河下游老河道的水生態環境,青龍山水庫建成后,暢流期通過穆棱河天然河道湖北閘最大按河道安全泄量(50m3/s)補水給穆棱河下游區生態環境用水(含補充地下水,現有虎林市區水源地),每年灌溉期還可以承擔穆棱河下游兩岸灌區自流補水任務。
1942年穆興分洪道和湖北閘建成后,長期以來,湖北閘很少放流,致使現狀穆興分洪道下切擴大為主河道,湖北閘以下穆棱河老河道現狀為區間坡水、城鎮排水水污染較嚴重。
因此,為了改善穆棱河下游老河道水環境,達到控制穆興分洪道和穆棱河湖北閘以下老河道分流等目的,建設穆興分水閘和湖北閘改擴建工程非常必要。
穆興分水閘主要包括主河道上的泄洪閘和灘地上的固灘工程等。穆興分洪道現狀主河道寬度約100m左右,兩岸防洪堤左右堤間距約3km左右。
在湖北閘水文站基本水尺斷面上游(八五七農場公路橋附近)擬建穆興分水閘修建后,在正常運行時,將形成水面面積約15km2左右的平原性小型水庫,該水庫可利用八五七農場現有過水路面(路堤結合)段長度約5km左右,將回水影響穆棱河兩岸堤防長度約8km左右(左右堤間距約4km,合計長度為16km),平均水深暫按0.5m估算,正常運行的庫容約750萬m3。該小型水庫建成后,將起到壅高水位方便分流的同時,還起到攔沙和調節污水(凈化沉淀等)的作用。
湖北閘以下穆棱河老河道現狀主河道寬度約10m-30m,行洪長度約80km左右,考慮河道彎曲系數(2.5)后,主河道長度約200km左右。湖北閘以下虎林市區現狀穆棱河治理長度約2km左右,水面寬度約120m左右。本推薦方案的主要優點簡單介紹如下:
通過利用湖北閘以下穆棱河老河道水環境治理工程,即清淤拓寬后的老河道完全可以與近、遠期穆棱河下游本次建議擬建的濕地公園和城鎮建設結合起來,近期先清淤拓寬主河道,只滿足改善水環境需求,遠期不僅可以滿足穆棱河下游老河道水環境治理的需求,而且從湖北閘起沿著穆棱河老河道兩岸的重要地帶(主要指虎林市區),先清淤拓寬老河道,并設置相應的節制閘,有效控制運用水網系統,而且在主河道兩岸栽樹、種草種花,將形成水網、林網、路網,所有跨路的位置建橋,連接穆棱河兩岸交通,盡量擬建橋梁與橡膠壩、節制閘等壅水建筑物結合;盡量與現有的水泡子、取土坑、低濕地、林地、坡水溝、廢棄地等局部區域串在一起,營造一種人工河、人工湖、人工濕地、人工山林、居民休閑娛樂區等,北方寒地生態城鎮優美而獨特的水環境。
虎林鎮現狀供水水源為穆棱河老河道沿岸灘地上的地下水,由于受城鎮排水和水田排水影響,淺層地下水受到污染,致使現有水源地水質較差,因此,亟待改善穆棱河下游段水環境。
為了徹底解決虎林市區供水安全問題,建議最好采用方案。這兩個水源可互為備用,這正符合為了確保城市供水安全,必須有備用水源的要求。
穆興分水閘建成后,除了汛期少部分洪水之外,絕大部分來水量(9.62億m3)均可以用來生態環境用水和農田灌溉補水。湖北閘向穆棱河老河道生態環境供水流量,暢流期(5月-10月,共184d)暫按20m3/s估算,每年用水量約3.18億m3,剩余的時間(181d),冬季枯水期按湖北閘水文站斷面來水量,全部供給穆棱河下游老河道水環境用水考慮,多年平均水環境用水量約3000萬m3,合計穆棱河下游老河道生態環境年總用水量約3.48億m3。余下的6.14億m3來水量,每年的灌溉期(5月-8月,共123d),通過湖北閘以下穆棱河兩岸高地上補水干渠,可以給灌區自流補水。
青龍山水庫(擬建,大型)建成后,青龍山水庫灌區設計水田灌溉面積由原設計65萬畝,可以發展為100萬畝左右。
因此,在已建水庫(西大崗(大型)、西南岔水庫(中型)等)、擬建水庫(青龍山水庫、東方紅水庫)、地表水和地下水,多庫多水源的基礎上,將建立江、湖、河、地下水等多水源多庫灌溉供水體系后,采用多庫、多水源聯合調度運用方式和灌降排蓄生態水利模式,將發展為總灌溉面積達500萬畝的巨型灌區。
雞西市區內地表水供水工程包括團山子水庫、哈達水庫、山南水庫,均為蓄水工程,是向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團山子水庫(滴道區)、山南水庫(恒山區)位于本市區內,哈達水庫位于市區外的雞東縣境內。上述供水水源中,團山子水庫和哈達水庫為中型水庫,山南水庫為小型水庫。
團山子水庫位于滴道河干流,是雞西市礦務局供水水源,始建于1979年,總庫容5740×104m3,興利庫容3500×104m3,設計年供水能力3000×104m3,現狀年實際供水能力2470×104m3,供水范圍為礦區生產用水及滴道、城子河、雞冠、恒山4區工業和生活用水。
哈達水庫位于穆棱河左側支流哈達河上游,是雞西市區市政部門的主要供水水源。始建于1971年,壩址以上流域面積282km2,多年平均年徑流量4500×104m3,總庫容9970×104m3,興利庫容4831×104m3,設計供給雞西市城區年供水量2000×104m3,現狀供水能力1800×104m3,供水范圍為雞冠區、城子河區、滴道區、恒山區工業和生活用水。
山南水庫為一座向城市供水(主要承擔恒山區供水任務)的小型水庫,是興建于日偽時期的半截子工程,總庫容為116×104m3,興利庫容88×104m3,現狀年供水量153×104m3。設計年供水能力為263×104m3。
穆棱河干流上雞西市區供水水源的滲渠12條,地表水補給量較大,故列為地表水工程。滲渠主要有青龍山水源、豐安水源、中心水源、平崗礦、非金屬礦、滴道礦、柳毛石墨礦、城子河滲渠、冶金公司、電廠水源等12條,年供水能力為4570×104m3。
雞西市區地下水供水工程主要是企業自備井。現狀地下水年開采量達到2867×104m3,其中淺層地下水1000×104m3,深層承壓水1867×104m3。
雞西市區沒有污水處理后大量集中的回用工程,現狀污水處理后回用工程由企業自建,規模很小。雞冠區內現有發電廠、冶金公司、啤酒廠三家企業利用廢棄小水庫、塘壩,采取廢水沉淀,再清水回用方式用于工業冷卻水和洗煤水。區內現有柳毛石墨礦、滴道煤礦洗煤廠、滴道矸石電廠、城子河礦洗煤廠、張興礦等七家企業利用尾礦壩、回用池、儲灰場以及礦井疏干水,采取廢水沉淀,再清水回用方式用于洗煤水和冷卻水。張興礦周邊無水源,凈化井下采煤水500m3/d用于5000戶居民生活用水。
雞西市區已建污水處理廠一座,位于雞冠區東部穆棱河右岸,設計日處理污水能力為5×104m3。2008年8月開工建設,2009年9月29日建成通水,2010年1月1日正式投入商業運營,污水處理成本水價為0.945元/m3。正在準備籌建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設計日處理污水能力為5×104m3。
為了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建設黑龍江省東部煤電化基地》的戰略部署,為加快雞西市煤電化基地建設,扭轉雞西市近年來煤化工項目缺失的局面,雞西市委、市政府決定建設雞西煤化工產業園區,又稱:雞西煤化工園區。
經請示黑龍江省經濟開發區管理部門同意,雞西煤化工產業園區納入雞西經濟開發區。雞西煤化工產業園區由雞東煤化工園,又稱:雞東工業園區(簡稱:A區或東區)和梨樹工業谷,又稱:梨樹工業園區(簡稱:B區或西區)兩部分組成,規劃占地面積30 km2。
雞東煤化工園(A區)位于雞東縣境內,北至雞虎高速公路,南至林密鐵路,西到東海鎮,東達永安鎮雞東縣與密山市交界,規劃占地面積25km2。A區一期規劃面積7 km2(其中:核心區3 km2),位于永安鎮永政村,東起雞東北方焦化公司,西至永生村道口,南至林密鐵路,北至方虎公路。該區內現有1戶煤化工企業——雞東北方焦化公司,建成后投產120萬噸洗煤、24MW煤氣發電、60萬噸焦化和5000噸粗苯等4個項目。該區內雞東北方焦化公司占地面積0.34 km2,預留村屯建設用地0.36 km2,6個自然村屯建設用地0.46 km2,一般農田面積5.8 km2。
A區產業定位:重點引進建設煤制油、煤制烯烴等大型煤化工項目。利用雞東及周邊地區豐富的煤炭資源,能源分級綜合利用,上下游產業鏈緊密銜接,謀劃建設煤、化、油、電、熱一體化的新型煤化工產業園。
梨樹工業谷(B區)位于雞西市梨樹區堿場煤礦西北,規劃面積5km2。規劃區域內現有住戶4500戶,居民1.2萬人。工業谷內資源與能源供應充足,煤炭儲量7957萬噸,年開采量80萬噸;富鎂白云質大理巖儲量3700萬噸(含鎂量在20%以上)。煤矸石、瓦斯發電企業2戶,裝機容量18MW,年供熱量8.6萬吉焦;堿場農電所供電能力5150KVA。工業谷內現有企業8戶,占地面積1.09 km2,在建省級重點產業項目3個,項目進展順利,目前累計完成建設投資11.92億元。
B區產業定位:依托區域內豐富的資源優勢,結合工業谷內現有企業,圍繞煤焦化、新材料和循環經濟產業發展方向,重點發展煤焦電化、新材料等循環產業(即:煤—煤焦化—煤焦油深加工、焦爐煤氣—鎂合金—鎂合金深加工、焦爐煤氣—石墨電極及深加工;廢渣及煤矸石—環保建材,低質煤、瓦斯氣體—發電等產業鏈)。
雞西市城區及雞西煤化工產業園區(A區、B區)周圍水資源合理配置構想為,在團山子水庫、哈達水庫、山南水庫和穆棱河干流等,現有城市供水地表水水源工程的基礎上,通過已建的水利工程,使該區域水資源優勢互補、取長補短、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優水優用、新水新價、水務一體化、科學管理等,將達到有限的寶貴水資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青龍山水庫建成后,以青龍山水庫為中心,陸續與現有水源工程先聯網,然后在正常調度運用過程中可作為互為備用水源,能夠達到確保城市供水安全等目的。
青龍山水庫與哈達水庫、團山子水庫、山南水庫等工程聯網后,重點解決雞冠區、城子河區、恒山區和滴道區居民生活和工業供水問題。
穆棱河干流上雞西市區供水水源的滲渠12條,現狀比較分散,滲渠主要有青龍山水源、豐安水源、中心水源、平崗礦、非金屬礦、滴道礦、柳毛石墨礦、城子河滲渠、冶金公司、電廠水源等12條,年供水能力為4570×104m3。青龍山水庫建成后,上述的分散供水體系一并納入青龍山水庫統一供水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