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偉
(沈陽工學院 遼寧 110136)
產品是其外在形象以及包裹在形象內的意義一同構成的統一體,用戶一般都是通過對產品外在形象的觀察與體驗來有效感知其內在意義,文創產品相較于其他產品而言其內在意義越發的突出。在文創產品之中,通常都會植入一些文化以及情感符號,產品可謂是文化載體,能夠為消費者傳遞一定的文化內涵,也能夠很好地體現出產品自身的文化特質以及核心價值,其作為一種情感寄托,還會為用戶提供一定的情感回憶體驗。從這一點來分析的話,文創產品其核心還是在于傳遞文化以及同構情感,而為了能夠有效發揮出其作用,本文則從文創產品粉絲特征出發,對如何建構及培育進行了探索。
身處在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之下,文創產品粉絲特征也有其自身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文創產品粉絲偏愛飾品、美食、文具等輕型的文創產品。在所有文創產品類型中,美食可謂是最受歡迎的一種,其次則是飾品配件和家居擺件,文創產品與我們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十分緊密。在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對于一些傳統的旅行紀念品現如今很多用戶都產生了一些審美疲勞,像是玩偶玩具、旅行用品等等。第二,文創產品粉絲更加關注產品的“美、趣、品”,對于一些價格上具有優勢的文創產品未必有興趣。長時間以來,我國老百姓給人的印象就是對于一些“物美價廉”的商品較為喜愛,可是在社會不斷發展的環境下,我們卻發現文創產品粉絲在挑選文創產品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是將品質放在首位,然后則是趣味性、歷史感、美感以及品位。由此可見,相較于市場上一些普通的商品而言,文創產品粉絲對于文創產品具有較高的期許度,在購買的時候其心理上也更加傾向于一些具有文化價值和創意價值的文創產品,甚至有些人為了能夠獲得更加具有品質、趣味的生活愿意付出更多的錢。第三,文創產品粉絲對于一些高創意具有附加值的產品有較高的購買欲望。就目前文創產品粉絲購買情況來分析的話,他們對于一些極具特色的產品具有較高的興趣,而且現如今一些添加場景式文創消費更是逐漸成為主流,女性、個性化、上班族、年輕化也成為文創產品設計關鍵。
在文創產品粉絲文化建構的時候,獨特性與超越性是其原則之一,畢竟只有真正具有創意的產品才能被稱之為文創產品。而對于這一點,自然需要確保產品是個人的、有意義的、獨創且有用的。文創產品其本質上就是追求“破舊立新”,屬于創造性的產品,所以在建構的時候自然需要追求獨特性與超越性。
文創產品通常都具有雙重屬性,其分別是商品屬性與精神屬性,這也直接決定了文創產品在創作以及生產的時候,不僅要追求其經濟效益,還需要追求社會效益。文創產品因為需要面對市場,所以自然不得不追求經濟效益,可是作為文化產品,其還需要有效發揮出文化對于社會的服務作用,能夠起到一定的創造良好社會效益的效果。為此,文創產品在構建的時候,一定要盡可能提煉出文化元素,同時結合當代年輕人審美表現形式來對文化藏品進行重組,借助好奇、新穎的方式有效呈現出來。
與其他文創產品個體形式不一樣,文創產品大多數都是以某一主題作為載體亦或者是以群體、系列等方式出現在群眾視野內。這種呈現方式則是因為文創產品涉及到時候,大多數都會依賴于某一地域性特色主題,如背景故宮,亦或者是某一娛樂時尚IP,如迪士尼等而展開的設計。因為被開發的文化本身體量就十分的龐大,具有較多的文化因子,所以很難以單一的形式呈現出來,這個時候文創產品文化在建構的時候,自然需要遵守系列性與延續性原則來進行設計,這樣才能確保文創產品的創造性與特色。
相關數據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群眾消費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升,特別是一些城鎮居民其生活素質有了顯著的提升。處在這種環境下,群眾可支配收入自然也有了明顯的增加,而群眾在滿足自身物質方面的訴求之后,自然也會提出更高的精神文化訴求。在文化訴求促使消費升級的時代背景之下,航拍價值自然不再只是局限于其本身的實用性,其更多的還是取決于自身內在的文化價值與內涵所給予消費人員的身份認同以及社會心理實現。為此,在文創產品粉絲文化建構與培育的時候,一定要立足于用戶文化訴求來實現,以故宮文創產品為例,從文化區隔視域來分析的話,其在某些層面而言就是精英文化下移的一種表現,追加改變了之前故宮就是代表皇家文化的地位象征,成為了群眾也能夠消費、關注的文化,是群眾能夠支付的大眾產品。也正是因為這一原因,現如今故宮文創產品才會深受眾人所喜愛,而消費群體在不斷消費的過程中,也積累了一定的故宮文創認知以及喜愛,他們情感的投入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得以強化。
群眾在購買文創產品的時候,其整個過程也可謂是對產品符號解碼的一個過程,從本質上來分析的話,就是帶有文化認同感的身份建構過程。有學者在粉絲心理機制這一方面展開過研究,而且還在研究中指出,偶像只是一個過渡性的工具,是粉絲與世界形成有效對話與溝通的渠道之一。文創產品從某些方面而言也是一個承載體,其承載了一定的精神訴求以及文化,消費者在對其進行解碼的時候,自然也會無意識關注其所呈現出來的文化認同。為此,文創產品文化在建構與培育的時候,還需要基于文化認同感的身份建構與培育來展開,而且在設計的時候也需要分析用戶實際訴求,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消費者文化認同感。還是以故宮文創產品為例,消費者在消費故宮文創產品的時候,不僅進行了消費,有些人還成為了其粉絲,而之所以會這樣,他們不單單是為了能夠得到產品本身的實用性、審美性價值,更加重要的還是因為他們意識到了自身“中國人”的社會屬性,所以希望借由消費故宮文創產品來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也正是因此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故宮文創的粉絲。由此可見,故宮文創產品正是因為其自身所具備的民族性以及文化性,還有從精英文化逐漸轉變成為大眾文化的一個變化趨勢,這從某些方面而言能夠很好地喚醒群眾內在的文化因子以及文化使命感,這也是身份認同感建構的重要表現,所以在進行文創產品粉絲文化建構與培育的時候,一定要意識到消費者“身份認同”建構的重要作用。
在文創產品粉絲文化建構與培育的時候,除了上述幾點之外,還可以借助新媒體平臺來實現。粉絲文化這一現象的形成本身就需要借助一些較為特殊的媒介來將分散的粉絲有效集中、聯系在一起,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時代背景之下,催生了各式各樣的新媒體,各式各樣新興媒介也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得到了極為迅猛的發展,符號領域也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較為明顯的擴大,微信、微博這兩個社交平臺現如今可謂是廣受應用,視頻彈幕、電商社區文化等內容的涌現,更是促使一些網絡群體有效聚集在了一起。一方面,新媒體所具備的個性化、時效性、全方位等優勢能夠更好地傳輸信息,而且在傳播的時候整個主體形象也能夠得到擴張和深化,為粉絲文化建構與培育打好基礎。運營主體在此期間即可直接將文創產品投放到這些新媒體平臺上,畢竟這些平臺上的人數優勢較為明顯,這樣消費者也能在反復互動與情感交流中成為文創產品粉絲。另一方面,新媒體傳播多樣性,以及人人均可以成為傳播者的平等價值觀,也在很大程度上增添了群眾政治參與渠道,文創產品粉絲在這一過程中也具有發表意見和想法的權利。粉絲文化創造能力及積極性更是在這一過程中得到了有效的激發,粉絲邊界也有了較為明顯的外擴,所以這也為文創產品粉絲文化建構與培育提供了良好的環境。除此之外,新媒體的不斷發展,以及其所具備的傳播廣泛性、交互性、時效性則能夠讓粉絲文化在這一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拓展和豐富,并且形成相應的社群網絡,以此來形成良好的交互與互動,而文創產品在這一過程中則能獲得更為廣泛的傳播和曝光,從而進一步擴大其受眾群體。
綜上所述,文創產品從本質上而言就是傳達產品蘊含的意義,有效引發消費者共鳴,做好文創產品粉絲特征分析,對于文創產品文化建構及培育而言意義非常。所以本文也從文創產品粉絲特征出發對如何有效建構文創產品進行了探索,希望借此來有效促進我國文創產品得以發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