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青
山西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030032)
近幾年,我國各地都陸續建設了極具特色的高速服務區,也逐漸融入了地域特色和文化、人文特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地區的地域文化已消失在大眾視野中,這種狀況不僅不利于保護珍貴的地域文化,甚至還會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繼承帶來一系列的影響。經過漫長的歷史沉淀之后,地域文化已經融入了廣大民眾的日常生活中,無論對于行為方式還是思想變化都產生了比較深刻的影響。因此,在對服務區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若是能夠充分融入當地文化,就能體現出服務區的鮮明特色,還能使當地的地域文化得到進一步弘揚與繼承。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不同地區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但是卻有著同一個特點,就是非常豐富,是我國的瑰寶。所以服務區設計應該與不同區域的地域文化互相結合,實現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贏得更多人們的青睞和支持。
截止到2020 年,我國的高速公路總里程位居全球前列,按我國每50 km 為標準記錄,高速公路兩側設置的服務區總計已有2 000 多對。在我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明文規定,機動車駕駛人員連續駕駛不得超過4 h,否則就會出現疲勞駕駛,加大交通事故的概率,所以駕駛人員必須在駕駛過程中進行間斷休息。因此,服務區是我國高速公路中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基礎設施。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水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私家車數量大幅度攀升。早在2012 年,我國就制訂了《重大節日免收小型客車過路費實施方案》,所以自駕出行成為了人們出行的首選方式,我國的高速公路車流量也在逐年上升。與旅游經濟相比,旅游帶來的其他產業發展更為突出。旅游首先帶動高速公路事業的經濟發展。但是在當前,我國絕大多數的服務區都僅包含四大基本功能,分別是加油、餐飲、汽車維修、住宿這四點,雖然能夠滿足大多數服務區的基本功能要求,但是很難在建筑的上彰顯出文化、民族和地域特色。所以我國各地區高速公路服務區的設計都千篇一律,缺少良好的地域識別性。此外,服務區建筑還會呈現出與周圍環境不匹配問題,功能比較混亂,甚至還會浪費大量寶貴的空間資源,在設計上缺少生態環境理念,導致服務區很難形成不同城市區域入口的“招牌”,對城市的宣傳和當地非物質文化、文字文化的相關性較差,難以展現出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建筑精華。
地域文化包含了多方面內容,例如宗教、民俗、社會制度、環境、景觀等多重要素。因此,地域文化不僅是構建不同地區區域文化形態的核心內容,而且包含著創新、傳承和繼承等特征。對于我國的不同區域來說,地域文化具備不同的特征,應將地域文化充分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在服務區建設過程中,我國逐漸總結出了很多經驗,在服務區設計上也獲得了明顯的改進[1]。但是在一些區域的服務區設計上,依然存在設計不夠完善的問題,這些設計存在的問題可能會影響高速公路的整體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因此服務區設計人員應該充分認識到不同地區高速公路服務服務區應該具備不同的特征,可識別性特征和特殊性特征。因此,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不同地區服務區地域文化差異上的設計,只有展開針對性的高速公路服務區設計,才能真正彰顯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及文化特色。運用不同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模式,給人們帶來更好的服務質量,提升人們的滿意度。
我國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傳統建筑更是先人經歷數百年時間,以及生態、習俗、宗教、環境等眾多因素的作用之下,逐漸積累沉淀的結果。因此,地域建筑就是地域文化的體現和產物。地域建筑體現了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和人文習俗的相得益彰,與傳統文化形成了一脈相承的設計理念[2]。不同地區的地域環境造就了與環境既協調又不同的建筑形式和建筑符號,進一步生動、直接、全面地展現出了不同區域的地域文化特點,讓地方文化和特色更有標識性。在現代高速公路服務器的設計過程中,要加強對區域建筑符號、形式的應用,也可以是當地有標志性和代表性的符號、文化、顏色、材料、裝潢技術等,不僅能夠傳承地域文化,還能使高速公路服務區的服務更具個性化和地方特色特征[3]。
建筑特色是人們在生產與生活當中逐漸創造的人文空間,這種空間本身就具備內涵與外延兩個部分。具體來說,建筑的室內空間和室外空間是兩個獨立的整體,二者是缺一不可的,在我國建筑行業當中展現出了豐富、獨特的價值。在建筑的空間中,外部庭院的空間是室內和室外協調與補充的重要內容,更是建筑設計風格的延伸和擴展,是室內空間向室外空間過渡的空間。
日本設計師曾經提出:“室外空間和自然環境是截然不同的,外部空間的創造遠比室外空間的創造更具有難度和價值意義[4]。室外空間需要建設成從外向內的秩序,同時也要形成延伸、擴展的中心。在傳統的建筑行業當中,建筑設計始終都是文化傳播的載體,建筑的空間精神能夠營造出文化的靈魂,傳統建筑需要在適應現代建筑需求和功能的基礎之上,讓精華再次重現。當前,我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的設計相同性過于明顯,在建筑空間和功能上幾乎呈現“一”字形,服務區不僅路徑較長,還會出現干擾較大、人流交叉、空間千篇一律等弊端。因此,服務區在建設設計中,需要充分借助傳統建筑空間的特點,體現地域特色的同時,展現人文特征,給人們留下深刻的視覺印象,提升審美品味與建筑品味[5]。
近年來,我國經濟的發展促進了高速服務區的發展,因此新時代下的服務區需要展現出良好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車輛駕駛員在高速公路中經過長時間的駕駛之后,需要進入到能夠讓自身放松和緩解的環境當中,然而高速公路服務區的設計就具備了休息、服務的雙重功能。同時,服務區還是供給駕乘人員休息、飲食的場所。從當前我國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發展來看,很多地區高速路段的服務區建設都僅局限于餐飲和休息方面,駕乘人員不僅希望在服務區內滿足自身的需求,獲得休息,還希望能在路途的過程中欣賞到不同區域特色的景物[6]。
因此,高速公路服務區需要結合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來增強自身的服務特色。若是服務區根據地域特色來增強自身吸引力,就能給人們帶來更為新穎的服務,增強人們的審美體驗。我國不同地區的地域文化是不同的,所以服務區要符合地域的文化特色,為駕乘人員提供服務時,始終以打造高速公路特色化服務區為原則。在栽培綠色植物上選擇抵抗力強、易成活的樹種,不同高速公路在建設階段會穿過很多地區,服務區在建筑設計上要融入當地的文化特點。如服務區設計師可以在服務區內部增加一些休閑景觀,通過這一方式給受眾人群帶來良好的人文體驗,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的綜合價值。
高速公路融入地域特色的設計中應該運用多種材料,同時體現出獨特的文化符號。我國地大物博,不同地區的地域文化、自然環境等都存在著不小差異,所以需要運用個性化的方式,采取文化符號來表達。在服務區設計過程中增加視覺符號,能從整體上彰顯服務區設計的新穎性。設計師需要讓傳統設計與現代設計的符號類型相互結合,在材料與顏色的選擇與搭配上,始終秉承著創新性和新穎性的原則。如具有濃厚歷史文化地域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就可以把屋頂設計成灰色、磚紅色、土黃色,屋頂設計成不同的形狀。在服務區內部增加一些能展現出地域特色的建筑擺件、裝飾,提升服務區的傳統文化氛圍,提升高速公路服務區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給路途中的人們提供更貼心的服務,同時加強人們對當地的文化體驗。
當前,我國自駕旅游發展尚未成熟,與自駕游相關的產品服務也正在發展當中。但是人們對自駕游是比較渴望的,而且熱情也日益高漲,成為未來常態化的旅游方式。因此,利用我國高速公路逐漸發達的優勢,發展高速公路服務區,讓服務區的功能更加多元化,通過公園、文化、景點、宣傳功能等措施,積極促進我國自駕游的未來發展。
高速公路沿途的優美風景和度假休閑,可能會是未來服務區的主要發展方式。可以選擇在地理環境比較優越、自然景觀優美的區域,擴大服務區來發展農業,增多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建設農業休閑公園,發展果樹采摘園或者農家樂等,讓游客不僅能夠休息、餐飲,還能提供良好的娛樂地點,提升地方經濟收入,解決當地人口的就業問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長期在不斷的生活實踐下積累下來的文化,具有著區域性、民族性、稀缺性特征,文化價值不可估量。若是將非物質文化轉化成文化資本,就能形成大量的經濟價值。高速公路服務區在增加旅游和度假功能之外,還需要進一步挖掘地方的文化資源,如手工、舞蹈、音樂、節日等,保證非物質文化在傳承的過程中,輸出文化產品,增加文化、社會和經濟價值。
不同地區都具有著不同的地域文化,若是能夠把地域文化充分融入到高速公路服務區的建筑設計當中,不僅能進一步宣傳當地的文化特色,還能推動我國高速公路事業以及其他產業的發展。當前,我國大多數服務區都在不斷嘗試,希望在服務、建筑、設施等各方面融入地域文化特色,加強視覺設計,讓服務區成為良好的地域文化傳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