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增
山西二建集團有限公司(030013)
以往受到廣泛應用的預制柱鋼筋定位裝置,如蠟燭臺等都具有不同程度上的缺陷,定位的方式全部是以平面定點的方式進行,這樣的方式導致無法針對鋼筋頂端的位置進行固定,因此經常出現在下層柱吊裝開始之前,柱頭鋼筋的位置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偏移。施工單位往往只能通過應用二次調整的方式使柱頭鋼筋恢復原位,導致工期拖延。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設計一種能夠針對鋼筋上、下部分同時固定的立體性鋼筋定位裝置[1]。鋼筋下方部分可以通過應用蠟燭臺裝置加以固定,在鋼筋上方應用木板、鋼板等設施進行固定。另外在中間位置選擇塑料桶來提供足夠的支撐強度,進一步保障結構體系的穩定性[2]。
經過施工現場的實踐可以發現,新式固定裝置僅需要2 h 就可以完成所有柱鋼筋的定位,同時這一裝置的實際定位時間往往在上一層樓板澆筑開始之前,這將使其與其他工序之間互相重合,在無形中被轉化為非特殊性關鍵工作,保障系統吊裝時間得到縮短。
在以往的施工過程中柱頭綁筋環節往往會應用現場綁扎的形式,同時實際應用的綁筋大多是多肢箍[3]。施工進行的過程往往要消耗過多的人力成本、時間成本。因此在對這一環節進行優化的過程中,可以選擇應用預制框架柱一筆箍技術對柱頭箍筋補筋處理技術進行綜合優化處理。應用一根鋼筋作為基礎材料,集合圖紙進一步確定其中每一彎折段的實際長度以及彎折角度。在確認最終結果之后將以上參數輸入到數控彎箍機處理系統當中,在經過連續彎折操作之后進一步生成一筆式鋼箍筋[4]。
在對一筆箍纏繞的過程中應當遵循以下原則[5]。首先,要保障最外層箍筋具備整體性,使外箍起到約束性作用。其次,箍筋的肢數必須滿足相關設計要求。最后,應當確保從內箍部分完成繞制。根據經過設定的角度、彎折次數等,在經過連續彎折之后達成外層箍筋完整的結果。
在保障壓力完全相同的條件之下,相較于傳統工藝,一筆式箍鋼筋表現出的圍束強度更強[6]。一筆式箍鋼筋在實際生產過程當中也十分節省人工和材料,同時也能夠較為出色地將傳統的現場制作轉化為加工廠預制,進一步提升施工效率。在傳統裝配式建筑施工過程中,箍筋制作較為麻煩,同時箍筋的四周也常常會有從梁區域延伸出來的鋼筋阻擋,但現階段應用的一筆式箍鋼筋技術能有效率地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這不僅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力、材料投入,同時也能夠降低施工成本。
預制柱節點安裝的關鍵工藝有以下兩種: 一種是較為單一的單筒式灌漿施工,這一施工的實際灌漿時間相對較長,很容易導致后續出現灌漿遺漏問題。另外一種是組合式的灌漿套筒施工技術。相較于上一種單桶灌漿施工而言,組合式的灌漿套筒施工技術實際表現出來的灌漿質量更加出色,不會導致后續出現灌漿遺漏的問題。為了充分保障各個工序環節的施工周期及質量,施工單位應當選擇應用組合型的灌漿套筒施工工藝。
組合式灌漿套筒施工主要是對柱底及樓板面中間的空腔進行處理,以此來保障柱內區域的全部灌漿套筒可以互相貫通從而連接成一個整體[7]。在柱的四周區域可以選擇應用木模板以及漿料等展開封堵,并隨機進行注漿操作。為了充分提升灌漿的質量,可以選擇在柱底中心的部分添設一些排氣孔。在注漿工作的過程中,如果各個套筒的注漿、出漿口區域出現條形狀態的砂漿流出,應當迅速應用橡膠塞開展止漿工作。
如果某一個套筒的出口無法保持常規出漿狀態,應當選擇應用注漿管來對準套管的注漿口,持續向其中注入砂漿,保障每一個套筒都能呈現順利出漿的形態。當排氣孔出漿之后,可針對各個套筒的注漿情況進行確認。
現階段開展預制次梁安裝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兩種。
一是在主梁的部分進行牛腿的設置[8]。這一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次梁下搭設支撐的時間,但要消耗極大的時間、成本預制牛腿。預制牛腿很可能會對后續主梁的運輸帶來較大影響,在運輸過程中消耗的時間也較長。除此之外,因預制牛腿,相應主梁可能由于不平衡性等問題導致后續吊裝十分困難,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單一預制主梁的吊裝時間。二是選擇在主梁的位置設置相應的后澆段,應用這種方法可能會使后續次梁支撐架搭設及定位工作的時間縮減。
這兩種傳統的施工方式具備施工環節相對較多、施工時間較長的弊端。所以在對預制次梁安裝環節進行優化的過程中,如果次梁呈現非直接性承受動力荷載同時實際跨度小于等于9 m 時,施工單位可以應用國外廣泛應用的鋼企口式預制疊合梁連接形式。
在鋼企口兩側的區域應當布置呈現對稱形式的抗剪栓釘。鋼板的實際厚度應當大于栓釘直徑的0.6 倍。施工單位應當注意在預制主梁以及鋼企口的連接區域設置相應預埋件。在次梁端部1.5 倍梁高范圍內部,各個箍筋之間的距離應當小于100 mm。
為了充分保障應用要求,鋼企口接頭應當注意提升對于以下幾個工程的控制力度。
首先,要保障在鋼企口的接頭以及截面區域能夠承受施工階段以及應用階段的荷載;其次,如果凹槽內部的灌漿材料并沒有達到實際設計強度,則要充分保障鋼企口外挑部分具備穩定性;再次,保障栓釘的抗剪強度充分滿足相關要求;最后,鋼企口擱置區域的局部受壓承載力必須保障滿足相關要求。
鋼企口式預制疊合梁施工在吊裝開展方面具備十分顯著的特征,能夠充分降低后續次梁吊裝的時間。與預留現澆段及牛腿設計的施工工藝相比,鋼企口式預制疊合梁施工工藝的應用,能夠從很大程度上減少后續次梁支撐搭設及牛腿現澆大約1 d的時間。
首先,在對傳統的鋼筋定位裝置創新后,通過應用這一新式定位裝置能夠從根本上縮減柱鋼筋定位的時間。
其次,通過在預制框架柱應用一筆式箍鋼筋的方式,可以保障在充分降低鋼筋實際損耗的同時,盡可能減少柱頭鋼筋補筋的時間。
再次,通過一些細微環節的優化,如合理增加透氣孔等措施,能夠在應用組合灌漿套筒工藝的過程當中實施單筒式灌漿,在充分保障施工質量的過程中減少了后續灌漿工作的時長。
最后,在對預制場區開展生產設計的過程中,直接選擇應用鋼企口式預制疊合梁生產工藝,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次梁支撐搭設等一系列施工工序的施工時長。這樣的方式可以在維持原有經濟性的前提下,更加明顯地減少標準層施工的施工周期。
裝配式建筑在我國得到了廣泛應用,現階段正處于逐漸上升的階段,通過持續針對裝配式施工各個施工環節的進一步提升,最大程度上縮短工期將是未來相關人士廣泛關注的研究方向。